足協為何不放心合力萬盛?天海准入重回“起點”

一場“香河會議”集合諸多元素,翻開歷史也很難看到這般場景。由萬通控股、合力萬盛高層以及天津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組成的天海方代表,在會上對中國足協關心的問題做出解答。

與外界想象不同的是,這一次近似“答辯會”的過程,決定的並非是天海的准入前景,而是萬通控股與天海間的“聯姻”是否成立。關於天海准入問題的倒退式“發展”,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足协为何不放心合力万盛?天海准入重回“起点”

早在中國足協計劃約談萬通控股之際,外界對此已是眾說紛紜。畢竟在此之前,天海剛剛接受了第三方審計機構的檢驗,財務方面並未出現問題。按照既往經驗,在中超聯賽的准入問題上,中國足協重點考察的是上賽季各俱樂部的財政情況,這一點天海無疑是達標的。

但為何中國足持續增添附加動作,這一次的“香河會議”給出了答案,問題並非出現在天海的准入資質,而是與萬通控股權間發生的股權轉讓是否符合規定。

其實對於天海遭遇的種種磨難,外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中國足協“故意刁難”天海。也有人覺得天海不能准入,自是有不符合條件之處,這一點還需在懸念揭曉後,由中國足協給出答案。

隨著該事件的不斷髮展,可以肯定中國足協內部對於天海能否准入存在較大分歧,甚至有人想天海“死”的傳言也並非空穴來風。

足协为何不放心合力万盛?天海准入重回“起点”

不過中國足協近來的一系列操作絕非看上去那麼簡單。早在萬通接手天海之初,俱樂部內部就曾有人對天海的准入前景抱以擔憂,雖然之前傳了許久的萬通地產連年盈利,但從萬通控股的主體出發,卻存在著虧損的情況,這一點是不符合要求的。即便這種情況並非個例,依舊能充當為一種藉口。

加之足協目前並不放心合力萬盛將來在這傢俱樂部背後可能的作用,而後者在行業內口碑和經營國外俱樂部的情況都不樂觀,中國足協需要驗證萬通控股是否有能力獨自運營一家中超俱樂部。

理論上講,若中國足協真想“卡掉”天海,在此之前就曾有多次機會。天海最早與萬通談判時,曾申請過半天延期,若中國足協執意拒絕,也有其理由。而後,天海並未在第一時間交齊准入的相關材料,同樣得到了迂迴的時間。

從這一角度出發,看得出至少中國足協其中一部分力量,並不想看到天海出局。在4月1日這一天安排“香河會議”;在會議中安排紀檢部門列席,並聘請第三方評審小組給出相應意見,是中國足協能夠想出的相對公平、公正的方案。

足协为何不放心合力万盛?天海准入重回“起点”

只是以投票這樣的方式決定天海生存是否合適,這些由中國足協邀請來的第三方代表能否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夾雜任何個人情感評判此事,在一些天海的支持者看來,本就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這次會議後,中國足協並未第一時間公佈投票結果,看得出在天海的問題上,中國足協依舊難以決斷,第三方評審小組的投票結果只能作為參考,並非最終的決定依據。

只是這一切決定的並非是天海的准入結果,而是萬通控股有無資質入主中超,從這一角度來看,天海的准入問題似乎回到了“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