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助力春耕農業生產小記

“今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修剪比去年推遲了一週時間。目前,山陽核桃樹即將發芽,因此,修剪採穗時間緊、任務重,大家可要看清楚了。” 3月13日,陽光明媚,春回大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陽核桃試驗示範站,彭少兵、張曉鵬兩位老師正在為群眾示範核桃修剪採穗技術。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時農事不等人。隨著天氣回暖,活躍在農業生產線上的西農師生,為春天的綠色增添了豐收的希望。

田間做示範 手把手傳授科學技術

人勤春來早,農時不等人。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定點扶貧縣合陽縣,北尹村貧困戶王忠民在看到蔡宇良教授的一剎那,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你可算來了,我心裡有底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助力春耕農業生產小記

3月17日,蔡宇良教授在合陽縣金峪鎮進行櫻桃技術指導

王忠民兩口子都是殘疾人,新建了五畝櫻桃園,去年才剛剛掛果,今年的收成好壞可是從現在開始的。因為腿腳不方便,蔡宇良教授為他家量身定做了適於他們作務的多主幹籬壁形栽培櫻桃園。

“你這個園子,要注意多培養直立枝,留30到50個,多施有機肥……到病蟲害防治季節我會再來。” 蔡宇良教授在王忠民的果園裡手把手教技術,給他吃下了定心丸。

櫻桃被譽為“春果第一枝”,抓好春季管理工作對保障今年優質豐產尤為重要。3月17日,作為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蔡宇良教授在金峪鎮開展科技培訓,為群眾講解適合本地樹型培養及整形修剪、豐產提質栽培管理等技術,對果農有關櫻桃管理疑惑方面進行了詳細解答。

在果農王養虎、王懷禮等7戶果農的櫻桃果園,蔡宇良現場指導“V”字形和超細長紡錘形早春修剪技術,示範推廣櫻桃建園技術,指導果農發展優質、大果形厚皮櫻桃新品種。此外,對櫻桃酒加工感興趣的果農講授了鮮食加工兼用型酸櫻桃品種特性、加工技術及良好的市場開發前景。

3月20日,合陽縣果農人合作社迎來了西農的馬建祥副研究員,“新品種給咱訂下了沒有?”“脫毒苗是個啥情況?”4月初,是新一季草莓苗露地擴繁的季節。面對大家的急切,馬老師耐心進行了回答:“放心,我已聯繫好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給咱們引進了脫毒草莓苗新品種章姬、香野、甘露、寧玉,可擴繁優質草莓苗32萬株,實現合作社草莓苗升級換代。”

“走,到你棚裡看看去。”馬老師走進合作社負責人張曉龍的日光溫室草莓地,仔細查看草莓生長情況,並對近期草莓管理進行指導,建議及時追肥,摘除老葉、病葉,及時去掉結果後的花序,以促進新花序的抽生。張曉龍表示,“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做技術後盾,自己心裡很踏實,依靠產業致富的信心大增,有能力有信心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春甘藍、松花菜、番茄,如何栽培?怎樣病蟲防治、配方施肥?西農閻良現代農業試驗示範站的蔬菜專家許忠民、黃煒、劉俊,分頭走進芹閆蔬菜專業合作社、秦之源產銷專業合作社、國強瓜菜專業合作社、富秦瓜菜專業合作社,現場開展惠農政策宣傳、科技諮詢及技術服務等工作,為疫情下的閻良瓜菜生產提供技術支持,為農業科技服務開篇佈局。

“我在閻良十多年了,我們這裡有七位常駐專家,還有不同專業的專家二十多人不定期來站,走進閻良各大農業園區進行技術指導。”許忠民說。在閻良,與農民交朋友,與群眾一起進大棚,講科技、拉家常,專家教授成了群眾的親人,更是他們致富的領路人。

與西農大農業試驗示範站僅一步之遙的國強現代農業園區更是直接受益者。其負責人邢國強表示,專家教授免費給周邊群眾提供技術指導,提供新品種,及時帶來一些全國農業農村方面的信息資源,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很大幫助,更增強了廣大種植戶的信心。

在保證安全前提下,西農大第一時間派出48名推廣專家奔赴陝、甘、寧、青4省區20多個市縣的試驗示範站和示範基地,為廣大種植戶提供甜瓜、梨、獼猴桃等果園管理及牛、羊等牲畜飼養指導,幫助解決農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搖身變“專家” 村裡頭幫了鄉親大忙

“刨、鋸、剪、刮、塗、解、清、噴,這是春季清園很重要的8個環節。刨就是刨除病樹,弱樹,枯樁,死樁……” 2月10日,陝西省咸陽市乾縣薛錄鎮盤州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研究生高晨,站在果園裡給村民上起了保豐收的大課——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

高晨是2017級植物病理學研究生,師從黃麗麗教授。黃麗麗教授帶領的團隊長期致力於影響蘋果產量和品質的腐爛病致災機理及其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寒假的時候,我把蘋果腐爛病防控技術指導手冊帶回了家,想著送給鄉親們,這次正好用上了。”

疫情期間,她除了現場指導,還將村民們提出的難以解答的問題記錄下來,通過和導師交流以及查閱資料,給了村民滿意的答覆。一位果農激動地說:“蘋果樹腐爛病一旦發生就很嚴重,今天這娃就像個專家,教給我們的防治措施很詳細、很有用,西農培養的娃娃們就是不一樣。”

2月中旬的湖南省邵陽縣,油菜正處於花期。但14日晚的一股強寒潮,讓研究油菜凍害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秦夢凡馬上警惕起來。第二天一大早,他匆匆來到村裡的油菜地,查看花期冷害對油菜結實、坐果的影響。

通過調研,秦夢凡建議村委會及時噴施多菌靈等抗病菌農藥,通過選擇晚花品種來躲避寒潮,預防花期低溫脅迫,同時要做好病情監測預警。“你這個‘油菜博士’,真是幫了咱們村大忙!” 村委會主任不禁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知農愛農,學農興農。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奮鬥的汗水最幸福。

家在安徽省大別山丘陵地區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研究生盧洋亮,急鄉親們所急,就獼猴桃種植初期建園管理向學校發起了求助:“我村地處江淮,6—9月份降雨量大,獼猴桃基地是由原水稻田改建而成,基地挖溝的槽深、槽寬等尺寸該如何確定?”在樊恆輝老師以及陝西省獼猴桃首席專家劉佔德教授的遠程指導下,問題最終得到圓滿解決。盧洋亮表示,“這讓我看到了農業農村及所學專業的廣闊前景,將來要在這個舞臺上幹事創業。”

2018級農藥學碩士研究生趙禕寧家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新早屯鎮,是生薑種植基地。但因缺乏系統指導和科學種植標準,難以形成大的產業鏈。當地合作社牽頭與山東一家公司以及當地種植經驗豐富的老薑農一起,通過網絡會議開始了適合當地氣候的高產生薑種植技術詳細指標手冊的編著工作,趙禕寧成為專業資料查詢的負責人,忙前忙後。目前,該手冊已印發第一版,成為姜農們快速掌握科學技術的“法寶”。“能幫上鄉親們的忙,我的學沒白上。”

專家成“主播” “雲指導”開出生產良方

“花果的管理,當前要做好花前復剪工作,同時為蘋果授粉工作做好準備……” 3月1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政陽教授就春季果園管理技術在白水蘋果試驗示範站進行了一場直播,群眾在線學習5萬人次以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助力春耕農業生產小記

趙政陽教授正在進行春季果園管理技術直播

白水蘋果試驗示範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把技術送到群眾身邊的第一個試驗站。14年來,讓白水蘋果走出了陝西,走向了全國,邁向了世界,產值由5億多元增加到30多億元,一大批果農因科技務果走上了致富路。

為了做好這次直播工作,王雷存研究員於3月11日發佈了直播預告,徵集群眾當下的生產難題。針對群眾需求,趙政陽教授從病蟲害的防治、春季果園管理、肥水管理、老園改造、新建園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接地氣的內容和方式!”“真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理論與實踐都很牛,不愧是蘋果首席科學家!”群眾學習熱情高,互動區一片叫好聲。由於直播培訓可回放觀看,目前已有7.6萬人次在線學習,受眾遍及省內外蘋果產區。

“這次直播沒想到這麼多人,也沒想到效果這麼好,受益面這麼大。看來以後,要多當當‘主播’。”趙政陽教授表示,田間地頭的培訓效果固然好,但單次受益群眾不夠多,直播的話就可解決這個問題,“以後兩手抓,還要抓好。”

依託“雲課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構建線上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建立“科技助農在行動”專題線上農技推廣服務平臺,60多位專家變身“主播”為廣大農戶免費答疑解惑。建立互聯網授課平臺,推出60餘期“三農精品公開課”。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對農技部門工作人員、種植大戶及農資企業人員等群體開展分類調研,為廣大種植戶開出科技良方,提供生產技術指導。

動醫學院的周宏超老師,是校企合作的派出技術專家,進駐正能集團,每天通過網絡視頻、微信等方式,給正能集團分佈在全國9省區飼料板塊的戰略合作客戶規模化豬場進行線上技術諮詢、視頻診斷豬病,及時給戰略合作客戶規模化豬場做出具體的免疫保健程序及防治方案。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果園一年管理中最為關鍵的階段。為保障增收增產,西農獼猴桃試驗站堅持疫情防控和獼猴桃產業生產技術指導培訓兩手抓,針對廣大果農在網上開展了“獼猴桃系列培訓講座”活動。從2月12日起,劉佔德、李建軍、姚春潮、安成立和鬱俊誼等專家,化身“主播”,就春季管理技術、花期充分授粉技術等進行講授,同時建立了“農大技術交流群”針對培訓講座中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受到了廣大果農好評。

戰“疫”不忘春早來,春耕生產正當時。從種植業到養殖業,從線上到線下,從校園到田園,每一條農業生產戰線上,都不乏西農人奮鬥的身影。(張晴 王學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