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這些,你還敢讓她懷孕

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住院部5樓,一名待產孕婦從樓上墜下身亡。隨後醫院發表聲明稱,產婦馬某第一胎41+1周待產,經檢查發現胎兒頭部偏大,陰道分娩難產風險比較大。檢查後醫護人員就向產婦、家屬說明情況,並建議剖宮產,然而家屬堅持順產,並在《產婦住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產婦丈夫則聲稱是醫院害死了老婆。隨後醫院放出監控視頻,視頻中產婦曾有兩次下跪動作。一時間街頭巷尾都能聽得“產婦想剖腹產被拒絕後跳樓身亡事件”。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文化水平較高、素質較高、氛圍較好的家庭對產後抑鬱都有所瞭解並能妥善處理,不少中產階層除了產後抑鬱還會關注到產婦整個孕期的心理變化。可惜的是也有很多家庭,對產後抑鬱不甚瞭解更不用說孕期心理注意事項了。


A.在評論裡,我看到了很多妹子們的痛心:

“不到懷孕生孩子,你都不知道你嫁的是人還是狗。”

“產婦不是死於疼痛,是死於醫院和家屬的冷漠和絕望。”


B.的確,這則社會事件能引發人們思考的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如何更好的愛自己or愛自己正在孕期的另一半。


不瞭解這些,你還敢讓她懷孕




一、不同階段孕婦心理狀況


1.妊娠最初的3個月


孕婦的心理波動往往是隨著妊娠反應出現的。

起初,她可能只是憑想象感覺著腹內的小生命,想象著他的模樣,甚至想象著把他擁抱在懷裡的感受。無疑,此時的心境是無比甜蜜的。

不久,她開始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使她疲憊不堪。於是她開始感到抑鬱和煩惱:擔心懷孕的失敗,恐懼分娩的痛苦,憂慮腹內胎兒的健康,甚至產生莫名其妙的壓抑和焦慮。

總之,這最初的3個月中孕婦的內心體驗是矛盾的,既高興又憂慮,心理上存在眾所周知的“早孕抑鬱”


2.妊娠中期的3個月


隨著妊娠的繼續進展,孕婦的情緒起了變化,妊娠初期出現的不適症狀逐漸消失了,食慾和睡眠又恢復了正常。

尤其是胎動的出現對未來的母親來說無異於一劑強心劑:胎兒實實在在地活著,並且以他的能力向他的母親自我介紹,這對孕婦是一個極大的安慰,懷孕失敗的恐懼驟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覺。

但同時由於身材的走樣,孕婦害怕自己的形體引不起丈夫的性興奮。有些丈夫會無意中流露出對妻子形體的譏笑

,這就更刺傷了孕期女人的自尊心,使她們沒有信心輕鬆自如地投入性生活


3.妊娠最後的3個月


在妊娠的最後3個月中,孕婦重新感到壓抑和焦慮,身體內出現的種種更大的不適,使她們開始為分娩和胎兒是否健康而擔心,這時,她的精力往往都投注到胎兒身上。隨著預產期的迫近,她迫不及待地盼望著孩子早點出生,以解除負擔。這種焦急不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孕婦對分娩的懼怕心理。


不瞭解這些,你還敢讓她懷孕


二、伴隨整個妊娠過程的心理變化:移情、焦慮


女人在懷孕期間還會出現移情現象。這裡的移情是指婦女在孕期以及產後的一段時間內,將大部分情感由丈夫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

當一個女人腹中有了一個新生命的時侯,她會不由自主地將情感的大部分傾注到那個生命上。雖然此時她仍然依賴丈夫,甚至比以前更加依賴,但她只是希望從丈夫那裡得到所需要的情感關懷,卻將丈夫所需要的自己的情感關懷全都傾注到了腹中的新生命上。就是說其情感中心在胎兒那裡,而不是在丈夫那裡。

移情現象在產後繼續維持並有強化趨勢,使丈夫產生被疏遠、被忽視的感覺,久之會影響夫妻關係。

一個人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的時候往往都會焦慮。懷胎八月對於女性而言是極強的焦慮事件。焦慮的強度與現實的威脅的程度、失控的感覺相一致,並隨刺激的消失而消失,因而產前產後焦慮是正常的。

據調查顯示,有98%的孕婦在妊娠晚期會產生焦慮心理,有些人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會使焦慮心理減輕,有些人不善於調節,心理焦慮越來越重。

嚴重的情況下,過度焦慮會使孕婦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焦慮還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產時宮縮無力造成難產。如果由於焦慮,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生產時會造成滯產。所以孕婦在孕晚期要採取積極的態度消除產前焦慮,當然這需要孕婦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不瞭解這些,你還敢讓她懷孕


三、需要你一定注意的產婦心理問題:產前抑鬱和產後抑鬱


1.產前抑鬱症表現:

1、做什麼都覺得沒意思,沒樂趣。

2、難以集中精神,有時候脾氣很火爆,或者經常哭泣。

3、睡眠困難,或者睡眠過多。

4、莫名的內疚感,覺得自己沒用,看不到希望。

5、經常吃東西,或者什麼都不吃。


2.產後抑鬱症表現

1、常常會覺得絕望、焦慮、負罪、孤獨。

2、深深的疲憊感和被困住的感覺。

3、情緒低落、經常哭泣、焦慮嚴重、煩躁不安、容易發火生氣。

4、覺得自己只是生孩子的工具,生完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3.造成孕婦心理問題的原因

醫生常說:懷孕心理變化大於身體變化。造成孕婦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多,

首先對“妊娠”認識的缺乏,認為妊娠是病態,對妊娠過程的任何不適過分重視,引起對妊娠的恐懼不安。

其次過分擔心胎兒,擔心胎兒的健康擔心胎兒有無畸形。

第三對分娩過程的恐懼及一些社會因素,如對分娩陣痛的恐懼,擔心難產的發生及生男、生女、計劃生育問題。

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通過開展孕期心理教育課堂,開展孕期心理諮詢有利於降低孕期心理問題的發生。因此,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對孕婦在建立圍產期保健卡時首先強化孕婦心理衛生知識,讓每個孕婦充分了解妊娠的相關知識,同時將孕期心理諮詢工作貫穿在整個孕期,及時解決孕婦思想顧慮,疏導孕期心理問題使每個孕婦安全渡過孕產期


4.具體措施:

①家庭方面

在妊娠最後階段,孕婦常表現為心理依賴性強,希望尋求保護,引起他人重視。這種反應並非嬌氣,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孕婦可能會喋喋不休,這是宣洩不良情緒的合理渠道。

此時丈夫

要:

理解妻子情緒上的波動,

耐心傾聽妻子訴說,

給予妻子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打消其心中顧慮,

特別是在孩子的性別上不要給妻子施加壓力。

腹壁緊繃會給孕婦造成多種不適丈夫可在晚間為妻子輕撫腹部,


一方面是與尚未謀面的寶寶交流,另方面又減輕了妻子的不適,使妻子依賴心理得到滿足,焦慮情緒得到改善。

孕婦的母親、婆婆:

最好也能現身說法讓孕婦瞭解生產的全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②自我調節

除了家人的關心體貼外,孕婦自己也要注意身心調節:

a、要糾正對生產的不正確認識。生育能力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生產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絕大多數女性都能順利自然地完成,如存在些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問題、現代的醫療技術也能順利地採取剖腹產的方式將嬰兒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安全。

b、孕婦應學習有關知識,增加對自身的瞭解,增強生育健康寶寶的自信心。

c、有產前併發症的孕婦應積極治療併發症,與醫師保持密切關係,有問題時及時請教保持良好情緒。

d、和一些媽媽們交流一下,討教一些經驗。

e、臨產前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動,如編織、繪畫、唱歌、散步、佈置嬰兒房間等,不要閉門在家,整日躺在床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未來的擔憂上。


不瞭解這些,你還敢讓她懷孕



女生本弱,為母則強。經歷過分娩的痛苦,聽到嬰兒啼哭的那一剎那,每一位母親的眼眶都是溼潤的。無論是喜悅還是感動,無論是痛苦還是心酸,此刻,我們終於迎來我們生命階段的又一次昇華——分娩希望,播撒母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