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糾結於孩子,還是離婚不知所措,進退兩難時?不妨看看這裡

離婚就得放棄孩子,不離婚就得自己痛苦,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怎麼辦?

請看下文分析:

當你糾結於孩子,還是離婚不知所措,進退兩難時?不妨看看這裡


一、先來看孩子:


1. 如果你的孩子大於12歲。


為什麼是12歲,因為12歲的孩子基本已經形成自己的個性,習慣,也有判斷是非的能有,更有自己的想法,也基本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


這時,你的婚姻不論是哪方面的原因,總之是讓你苦不堪言,那麼你的選擇應該是離婚。

讓你解放出來,即使沒有孩子的撫養權,孩子還是你的孩子,他們都會明白你離婚的原因和帶不成他們的理由,至於能不能理解那是後話了。


而且即使你老公以後再娶,起碼不害怕孩子會遭到虐待,即使孩子們的父愛會分一半出去,但生活上不會有太大的虧待。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都會讓自己活得自在。其中也許會有一部分孩子此時出現嚴重的叛逆,但這不是大部分,只是小部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慢慢好轉。

如果你此時不離婚,那麼你會一直痛苦,耽誤了時間,浪費了青春年華。

同學穎13歲時父母離婚,穎留給了父親,14歲,父親再婚,還帶了一個女兒,比穎小兩歲。

穎後媽她爸在一個樣,她爸不在一個樣;明裡讓自己孩子什麼都讓著穎,暗裡不讓還想搶。

已經初二的穎很有自己的主意,也很聰明,也很會保護自己,知道什麼情況下該掙,什麼情況下不該掙;什麼東西該掙,什麼東西不需掙。

後來,穎考上大學,工作,生子。

再後來父親病逝,但留給穎的財產一樣也不少。

如今穎把母親接到自己身邊,讓其安享晚年。

2. 如果你的孩子12歲以下。

那麼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把婚姻最遲也拖到男孩5歲左右,女孩12歲左右。


原因,依然是如果孩子太小,你們離婚,娃的身心還正處於塑造和發育期,這時如果耽誤那是一輩子的事。


常說: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爸。

寧可要討飯的娘,不要當官的爹

網上後媽虐待孩子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些小時候身體和精神被虐待的孩子,他們的心裡陰影很多都會跟隨她們一輩子。


如果娃太小離婚,即使後媽不壞,那又有幾個後媽會把你的還是視如己出,假如他們再有自己的孩子,即使不在生活上受虐待,也會在精神上受冷落,而此次此刻的娃都是異常的敏感,常常懷著一顆玻璃心。這都會影響他們正常的身心發展,有的甚至會影響一生。

當你糾結於孩子,還是離婚不知所措,進退兩難時?不妨看看這裡


二、再來看婚姻


婚姻最讓人無法忍受,不想忍受的痛苦一般應來自:


1.無愛、無性或者無話。

2. 婆媳關係惡劣,老公始終站在老孃的一邊。

3.老公出軌了,讓你覺得像吃了個蒼蠅一樣噁心。

4.家庭暴力。

5.老公沾染黃賭毒。

6.老公不思進取,好吃懶做遊手好閒。


除了這些,其他的理由都不是問題,不足以讓你不離婚就覺得自己好似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在這裡爆發便在這裡滅亡。


本來就是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哪有什麼十全十美的婚姻,只是很多人認識到不完美的婚姻才是最真實的生活。


即使你放棄了這段婚姻,你就能保證下一段就是永遠的陽光燦爛,婚姻本就在於經營,如果不願經營,給你一百段婚姻,也感覺痛苦。


再即使你可以帶著孩子離婚,你就能保證你帶給孩子們的會比他們留下的更好。

如果是男孩,你就能確定能把他教育好,男孩還是需要父親教育,那缺失的父愛,你怎能彌補的了。


如果是女孩,你就怎麼能保證帶著她改嫁,就不會遇到人面獸心,狼豺虎豹。


其實在孩子們的心裡,有多少大人並不知道,一個完整的家對他們來說有多麼的重要。他們有時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能在同學面前說我爸爸媽媽怎麼樣,那就是他們最驕傲的時刻。

珍無數次的說:她要離婚,等娃中考完就離。她實在受不了他老公了,她寧願一個人生活也不要和這種男人生活。

珍老公退伍軍人,現在是一名交警,但軍人和交警的幹練並沒有體現在家裡。老公雖然在家裡也是忙前忙後,大事小事都不用珍操心,他都會主動辦的妥妥當當,尤其是珍孃家的事,老公堪比親兒子。但是就是什麼事都像唐僧一樣愛叨叨,大到買房買車孩子上學,小到買菜、做什麼飯、怎麼拖地,都要安排。最珍讓受不了的是,只要這事和他的錢占上邊,他就會無休止的叨叨。

珍說每天聽他叨叨,就像聽緊箍咒一樣,不離她會瘋掉。

但是一次女兒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

女兒是住校生,宿舍裡有六個孩子。一次禮拜六珍去接女兒,回家的路上,女兒說:她宿舍的娃都不太說話,也不太理她,因為六個孩子除她以為,五個父母都離婚了。她說她很驕傲,每次說話的時候都能說:我爸爸怎麼樣,我媽媽怎麼樣,我家裡怎麼樣。

珍突然明白,一個完整的家對孩子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當時她就發誓:即使再大的事,她這輩子都不離婚。

當你糾結於孩子,還是離婚不知所措,進退兩難時?不妨看看這裡


三、最後:還是四個字“權衡利弊


你的一生不是全為孩子而活,也不是全為自己而活。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且行且珍惜。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這場難得的緣分,對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一生的重大課題,也是推脫不了的責任。


同樣,面對無法重頭再來的人生,善待自己也是必須的課題。


望都能再三思考,權衡利弊。


也許: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