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珍珠港是夏威夷檀香山附近的一個美國海軍基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在這裡發動了一次毀滅性的突襲。就在那個週日上午快到8點的時候,數百架日本戰鬥機突然出現在該基地的上空,他們摧毀或損壞了基地中的近20艘美國海軍艦艇,其中包括八艘戰列艦,以及300多架飛機。超過2400名美國人在襲擊中喪生,其中包括部分平民,另有1000人受傷。襲擊後的第二天,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要求國會對日本宣戰。

01 為入侵“南部資源區”掃除障礙

二戰初期,日本依賴美國提供自然和工業資源,尤其是石油,如果沒有這些,日本的軍事力量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1940年日本入侵法屬印度後,美國停止了對其廢鐵和航空燃料的供應。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從空中鳥瞰珍珠港。

隨後,日本與德國和意大利簽署了三方協議,而美國則對其實施了更加嚴格的資源禁運。這迫使日本把目標轉向了礦產和石油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在日本人眼中,東南亞就是他們的“南部資源區”。他們知道,如果入侵東南亞,無異於對美宣戰,無論如何,美國都會對其動武。

因此,日本人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於是他們決定率先摧毀美國的海軍主力——太平洋艦隊,以防止美國干涉其獲取東南亞國家資源的計劃。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總部就位於珍珠港,這就是日本襲擊珍珠港的主要原因。

02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本於1941年11月5日批准了對珍珠港進行襲擊的作戰計劃。但是在11月6日和11月20日,日本裕仁天皇還兩次向美國提出建議,試圖為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美日爭端做最後的努力。他們提出,只要美國給日本提供一定數量的石油,取消各項制裁,停止援助中國,他們就會從印度支那南部撤出所有軍隊,並保證不會攻擊東南亞。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二戰時的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

但是在談判期間,美國截獲並破譯了日本人的密電碼,發現日本確實有佔領中國北方的計劃,並且正在向印度支那增派更多兵源。這表明,日本在談判中撒謊,完全沒有誠意。為此,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向日本回復了著名的《赫爾照會》,要求日本軍隊完全撤出法屬印度支那和中國。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在日本人看來,《赫爾照會》就是一份最後通牒,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迫使日本最終做出了偷襲珍珠港,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決定。

03 山本五十六的創意

襲擊珍珠港的計劃始於1941年初,是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的創意。在第一聯合艦隊的航空參謀源田實的協助下,海軍少將草鹿龍之介制定了攻擊的具體戰略和戰術計劃。源田實還負責對部隊組織實施進行攻擊所需的新技術培訓。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戎裝照。


04 不宣而戰背後的14條信息

雖然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並沒有向美國正式宣戰。但日本還是試圖遵守戰爭公約,同時又想保持出其不意,於是它給美國發出了一個包含了14條內容的信息。它的第一條內容表示日本打算中斷談判,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讀了之後說道——“這意味著戰爭”,並向日本天皇發出了要求進一步談判的信息。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

但他會見天皇的願望被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拒絕了。在這14條內容的最後一條中,暗示了戰爭可能會爆發。這條內容在偷襲發生之前沒有被送達。因為它本該在襲擊發生之前的那一刻發出的,但日本大使花了太長的時間才將其抄錄下來。

05 美軍雷達提前監測到了來襲的日軍戰機

由指揮官淵田美津雄領導的第一波攻擊由183架飛機組成。美軍雷達發現了來襲的飛機,但當陸軍中尉柯密特·A·泰勒收到警報時,他以為這是按計劃抵達的6架美國空軍的B-17轟炸機。雷達操作員從來沒有在雷達上見到過如此龐大的飛行編隊,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沒有理會,也沒有告訴泰勒飛機編隊的規模,而泰勒也從來沒有告訴他們——按期抵達的B-17轟炸機應該只有6架。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1970年美國拍攝的電影:《虎虎虎》。


當淵田美津雄駕駛的第一架俯衝轟炸機抵達珍珠港上空的時候,驚喜地發現防禦工事無人值守,沒有防空火力,也沒有戰鬥機巡邏。然後他向日本指揮部發送了著名的“Tora,Tora,Tora”(虎!虎!虎!)的消息,這是他們事先約定的暗號,表明日本戰機已按期抵達珍珠港,一切順利。1970年,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根據這段歷史,拍攝了一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戰爭片,片名用的就是這三個字。

06 襲擊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

1941年12月7日上午7點53分,第一顆炸彈落在珍珠港水上飛機停機坪的腳下。在第一波攻擊中,魚雷轟炸機攻擊了最重要的艦艇,而俯衝轟炸機攻擊了美國空軍基地。幾分鐘之內,5艘戰列艦被擊沉,188架飛機在地面被摧毀。由島崎茂和中校率領的第二波攻擊由171架飛機組成。它襲擊了位於卡尼奧赫附近的貝羅斯空軍基地的機場和福特島。上午9時45分,日本戰機開始返航,戰鬥結束。整個襲擊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現場戰況。

07 美軍傷亡慘重

美國人被這次襲擊徹底震驚了。許多人在警報聲、炸彈爆炸聲和槍炮聲中醒來。有些人認為這是一次演習。在襲擊中,共有2403名美國人死亡,另有1178人受傷。一共有18艘船被擊沉,其中包括5艘戰列艦。共有188架飛機被摧毀,另有159架受損。日軍則付出了很小的代價,其中包括損失了29架飛機、5艘小型潛艇,僅有64人陣亡。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日軍撤退後,美軍在進行救援。


08 陰謀論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有一種陰謀論甚囂塵上。在一些美國人的設想中,美國首先故意向日本提出了苛刻的談判條件,比如從中國撤軍。主要意圖就是刺激日本對其宣戰。其次,美國總統羅斯福和高級官員們早已經提前截獲並破解了日軍的軍事情報,他們事先就知道日本人要進行此次偷襲。

但是之所以沒有通知珍珠港海軍基地做好相關防範準備,是因為他們想通過犧牲珍珠港海軍基地,最大限度地激起美國人民的憤怒和愛國熱情,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去。畢竟,當時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還是非常高漲的。要不是這樣,珍珠港怎麼會一點兒防備都沒有?被打得這麼慘呢?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美國記者羅伯特·斯汀內特和他的著作:《欺騙日:羅斯福與珍珠港的真相》。

這種大膽的設想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美國記者羅伯特·斯汀內特。他在二戰時期是一名美國海軍無線電話務員,後來轉行做了記者。他經過八年鍥而不捨地研究,寫出了一本書,並於2000年正式出版,書名就叫——《欺騙日:羅斯福與珍珠港的真相》。書中對這種陰謀論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引以各種資料加以論證。儘管如此,大多數主流歷史學家對這種陰謀論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美國當時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並且一直奉行“歐洲優先”戰略,所以並沒有對日開戰的計劃。

09 美國被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襲擊發生後的第二天,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在演講的第一句話中,羅斯福就講到,“昨天,1941年12月7日,永遠是一個恥辱的日子。 ” 他將12月7日定為美國的國恥日,並呼籲對日宣戰。演講後不到一小時,國會就通過了對日本帝國正式宣戰的戰爭宣言。12月11日,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當天晚些時候,美國也正式向德國和意大利宣戰。至此,美國全面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2001年拍攝的好萊塢戰爭大片:《珍珠港》。

10 日軍的失誤之處

日本集中精力摧毀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因為它認為太平洋戰爭的最終勝負將由戰列艦決定。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如果日軍將攻擊重心不侷限於艦隊,而是擴大到海軍修理廠、油庫、潛艇基地和舊的總部大樓,它可能會造成更重大,也更持久的破壞。

美國國恥日是怎樣誕生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10大歷史真相

1980年,美國在亞利桑那號戰艦沉沒之處,建立了一座珍珠港事件紀念館。

而且,對於美軍來說,不幸中的萬幸在於,當時太平洋艦隊一共擁有三艘航母,其中一艘正在船廠大修,另外兩艘都在外出執行戰鬥任務,並沒有停泊在珍珠港內,所以僥倖逃過一劫。這給了美國海軍一個重建的機會。在經歷了1942年之初的軍事挫折之後,美國最終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逆轉了日本。日本海軍上將原忠一曾經總結道,

“我們在珍珠港一戰中贏得了巨大的戰術勝利,卻因此輸掉了這場戰爭。”

如今,那場戰爭早已煙消雲散。關於那場戰爭的真相,或許也將永遠被埋葬在歷史的塵埃裡。你認為這場事件是羅斯福總統的苦肉計嗎?(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