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德國:一場捐贈,一次救助,一場難忘的戰爭,一次絕佳的教育

一場疫情引發了全球性的醫療資源短缺。

幾天前,我國駐德使館突然收到了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一位醫生的求救信。表示自己現在急需中國生產的一批藥品,不僅僅是為了挽救自己的家人,更是為了挽救自己的患者。

捐贈德國:一場捐贈,一次救助,一場難忘的戰爭,一次絕佳的教育


這位醫生就是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

中國使館馬上同國內進行聯繫,浙江一藥企得到消息後無償進行了藥品捐贈。

此消息一出,馬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拉貝是誰?對於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來說,似乎有些陌生。

捐贈德國:一場捐贈,一次救助,一場難忘的戰爭,一次絕佳的教育


這得從82年前那場令世界震驚的南京大屠殺談起。

1937年末到1938年春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南京對我國平民進行了長達6周的瘋狂屠殺,德國友人約翰拉貝冒著生命危險在南京自己的居所建立了和平之家,挽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

並且依據事實撰寫了《拉貝日記》,成為了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有力鐵證。

捐贈德國:一場捐贈,一次救助,一場難忘的戰爭,一次絕佳的教育


一場捐贈,引出了我們對一位老人的追憶,對一場戰爭的回憶。

我們感恩老人,痛惡戰爭!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也是信守承諾,懂得感恩的民族。

在全球抗疫的困難時刻,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大國擔當與感恩之心。

當年你冒著危險挽救我國人的生命,如今,你的後代遇到了困難,我們一樣鼎力相助。

捐贈德國:一場捐贈,一次救助,一場難忘的戰爭,一次絕佳的教育


一場捐贈,一場感恩回報,讓孩子們瞭解了戰爭得殘酷,明辨了正義與邪惡,同時還懂得了感恩。

知恩圖報,從小我們就這樣教育著孩子們,而這樣的事件,對於孩子們這不正是一次絕佳的教育機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