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女真初興的時候,他的勢力如火如荼,卻到元朝一興,就“其亡也忽焉”,這是什麼原故?女真的部落,實在很為寡弱,而且很窮,乃至皇族也有粥身為奴的。金朝人開化本晚,所居的地方又瘠薄,又累代用兵不息,這也無怪其然。

然而金朝人卻因此養成一種堅苦尚武的性質,這就是女真崛起的主要原因。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然而從進了中原以後,他這種優點,就都失掉了。原來女真的兵制,是分為千夫長、百夫長,千夫長喚做“猛安”,百夫長喚做“謀克”。本來都是自己人。後來諸部族投降的,也都授以猛安、謀克;漢人遼人也如此;這是因為本部族人少,不得不招攬其他部族的原故。到熙宗以後,又想把兵權都歸諸本族。於是把遼人漢人渤海人承襲猛安謀克的,一概罷掉。南遷以後,又想用本族人來制馭漢人。於是把猛安謀克所統屬的人戶,搬到內地;把民田給他耕種。這種“猛安謀克戶”所佔的田,面積很廣,納稅極輕;而且都是好田。然而他們的經濟能力,很是薄弱。得了這種好的家產,並不能勤墾治生。大抵是不自耕墾,盡行租給漢人。有“一家百口,隴無一苗”的,“有伐桑為薪”的。“富室盡服紈綺,酒食遊宴;貧者多慕效之。”於是漢族長於殖產的好處,並沒學到;本族耐苦善戰的特質,倒先已失掉了。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金世宗是最想保存女真舊俗的。然而推翻海陵之後,也就定都於燕,不能還都上京。這大約因為當時的女真,都希望留居內地,不願重還本土之故。大抵一個民族,總要往物質供給豐富的地方走的。眾心難逆,金世宗雖有先見,卻也無可如何。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成吉思汗的伐金,上距海陵的南遷,凡五十八年。這時候的女真人,早已有名無實。所以蒙古兵一到,就不免潰敗決裂。1209年,成吉思汗伐夏。夏人請降。次年,遂伐金。先是金人於河套以北築邊牆,迤東北行,直抵女真舊地。汪古部所守的,就是這邊牆的要隘。汪古部既歸心蒙古,成吉思汗兵來,就導之入隘;而且藉以放牧之地,恣其休息。於是蒙古士氣倍壯。進攻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棄城遁。蒙古破桓(在如今直隸獨石縣北)、撫(在如今直隸張北縣北)二州。金獨石思忠,完顏承裕,以兵四十萬,拒戰於會河堡(在如今直隸萬全縣西)大敗。蒙古兵遂入居庸關,逼京城。金衛卒力戰,乃退。1213年,衛紹王為紇石烈執中所弒,立宣宗。十月,成吉思汗自將伐金。至懷來(如今直隸的懷來縣),執中使術虎高琪拒戰,大敗。蒙古兵遂圍中都。高琪出戰,又敗。怕執中要加罪,就把執中殺掉。成吉思汗命右軍攻河東,左軍徇遼西,自率中軍南掠山東。所過之地,無不殘破;河北遂不可守。次年,正月,成吉思汗還軍,屯燕城北。金人把衛紹王的女兒嫁給他,請和。蒙古兵才退出居庸。蒙古兵退後,宣宗因河北殘破,遷都於汴。成吉思汗說既和而又遷都,是有猜疑之心。又進兵伐金,圍中都。金朝遣兵往救,都給蒙古人殺敗。次年五月,中都遂陷。中都陷後,儻使蒙古人以全力進取,金人一定亡不旋踵。幸而有西征的事情,替他緩了一緩兵勢。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1218年,成吉思汗拜木華黎為太師國王,經略太行以南,而自率眾西征。從此到太宗南伐以前,金人僅得維持守勢。金朝所受的致命傷,在於河北殘破。惟河北殘破故,得其地亦不可守,即無從努力於恢復。而南遷以後,盡把河北的兵,調到河南,財政大為竭蹶。於是不得不加賦以足軍餉;濫發鈔票,以濟目前之急。經濟界的情形,就弄得更為紊亂。又因怕出軍餉故,想叫兵士種田;於是奪了百姓的田,去給兵士耕種;兵士未必能種,百姓倒因此失業。於是河南山東,也弄得所在盜起。又因宋朝罷其歲幣,財政竭蹶之秋,看了這種損失,也頗有些在意。於是就想到用兵於宋,儻使僥倖勝了,不但可以復得歲幣,而且還可以格外要求些經濟上的利益。《金史》上說宣宗時用兵於宋的真原因是如此。其結果,就弄得和宋朝開了兵釁。又不知為了什麼原因,和夏人也開起兵釁來。連《金史》上也說不出他的原因來,只說是“疆場細故”。於是格外弄得兵連禍結,不能專力對付蒙古了。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到1223年,宣宗死,哀宗即位。才南請和於宋,西乞盟於夏。1225年,和夏人以兄弟之國成和;而宋朝人到底不答應。隔不到幾年,蒙古的兵,也就來了。1227年春,成吉思汗伐夏。這一年夏天,成吉思汗死。諸將遵汗遺命,等夏主安全出降,把他殺掉,然後發喪。1229年,蒙古太宗立。遵成吉思汗遺意,議伐金。這時候,金人盡棄河北,從潼關到邳州(如今江蘇的邳縣),立四行省,列兵二十萬以守。1230年,太宗攻鳳翔。次年,陷河中。叫拖雷假道於宋。宋統制張宣,把他的使者殺掉。拖雷就闖入大散關(在如今陝西的寶雞縣),硬行通過宋境,從漢中經襄陽而北。

金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道路?

1232年,正月,太宗從白坡(在河南孟津縣境)渡河,叫速不臺圍汴。拖雷也北行與之會。金完顏哈達,移剌蒲阿,本是去抵禦拖雷的兵的,聽得汴京被圍,撤兵北上;和拖雷的兵,遇於鈞州的三峰山(在如今河南禹縣)。大戰三日夜,金朝的兵,畢竟大敗。於是良將銳卒都盡。閿鄉行省(如今河南的閿鄉縣)和關陝總帥,撤兵東援。走到潼關,又為蒙古兵所追擊,大敗。於是外援全絕。幸而汴城守禦甚堅,速不臺連攻十六晝夜,還不能克。乃議和,蒙古退軍河洛。不多時,金朝的衛卒,殺掉蒙古使者三十餘人,和議又絕。這時候的汴京,飢窘已甚。金哀宗出走河北,派兵攻衛州,不克。1233年,退到歸德。蒙古速不臺再進兵圍汴。金西面元帥崔立以城降。蒙古盡執金太后、后妃等北去。金哀宗逃到蔡州。這時候,宋朝和蒙古,又起了夾攻之議。這一年十月裡,宋朝的孟珙、江海帥師會蒙古的塔察爾圍蔡。次年,正月,城破。金哀宗傳位於族子承麟,自行燒死。承麟也為亂兵所殺,金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