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巨人,他瀟灑不羈、快意恩仇,是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早期領導人,他的思想和風骨,光明磊落的處事以及清正廉潔的作風深深影響著近代國人,連毛主席都說深受其影響,此人就是陳獨秀。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落難之際,卻遇後半生最愛,陪他走完人生最後十年

陳獨秀的一生意氣自豪,早年領導了五四運動,並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上擁有極高的名望。是一個讓蔣介石既恨又怕且敬的人物,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陳獨秀髮表一系列文章,批評蔣介石的對外政策和國民黨政府抗日的不作為,因此被國民黨懸賞三萬元通緝。迫不得已他只有用化名,躲進上海貧民窟,深居簡出。

人生最落魄之時又往往是一段嶄新生活的開端,時年52歲,滿面塵土之色飢寒交迫的陳獨秀遇上了小他二十九歲的潘蘭珍。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潘蘭珍是上海英美菸草公司的一個普通女工,四歲隨同父母逃荒來滬,從小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她變得懂事且堅強,後世的人們杜撰各種兩人之間如何相知相愛的往事,妄圖解釋為何一個妙齡女子會喜歡上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其實事情哪有那麼複雜,這位知書明理的“鄰居先生”,溫和的同她說話,耐心的教她識字,這是從小受盡他人白眼和欺凌的潘蘭珍從沒有感受過的,她認定了陳獨秀,愛情有時候本來就是那麼簡單,你能給我此生最想要的,那也就夠了。

兩人同居近兩年,患難之人的相互扶持使得彼此之間感情極深,陳獨秀不敢告訴潘蘭珍他的真實身份,害怕通緝犯的身份會嚇到她,他時常在夢中驚醒,擔心被捉走,再也不能見到心愛的蘭珍了。

第五次入獄依然風骨依舊,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很不幸的是,陳獨秀還是被國民黨特務抓到了,這件事情震動了全國,極右分子大呼“立即處決”,直到此時潘蘭珍才知道這位鄰居先生的真相,她駭極而泣,但卻絲毫沒有退卻,她為自己是這樣一個偉大人物的女人而感到驕傲,發誓要照顧陳獨秀一生,不離不棄。

陳獨秀在監獄中見到了前來探望的潘蘭珍,很是感動,他勸潘蘭珍回到上海去,那裡才是她的家,她有工作,有老幼要照料。可是潘蘭珍什麼都沒說,只是在監獄旁邊租了個小房子住下,每天做些零工補貼家用,一心一意的照顧獄中的陳獨秀,她愛這個男人,敬仰他的一切,這就是全部的理由。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陳獨秀入獄後,昔日的好友甚至是敵人們,感念他的貢獻,尊重他的人格,拋開政治派別,紛紛展開營救工作。蔡元培、柳亞子、胡適、楊杏佛等人或公開,或暗地裡疏通關係,爭取少判或者輕判。

宋慶齡甚至專程從上海飛到南京,給蔣介石施加壓力。最終陳被判刑十三年,後來又減為八年,這對於性格睚眥必報的蔣介石來說,已經實屬難得了。

獄中的陳獨秀有了大量自由的時間可以看書寫作,他通宵達旦的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經常會有朋友來看望他或者寄東西,潘蘭珍都會把這些分給獄卒和獄中的難友。因此陳在獄中也沒有受什麼苦,他有一個十多米的單間,伙食是兩菜一湯。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胡適是陳獨秀的好朋友,每次路過南京都會專程前來探望,有次因為公務繁忙未能看望,還專門寫信致歉。陳曾託胡適把《資本論》翻譯成中文,只為能夠認真研究資本社會的起源,他還撰寫出版了《獨秀文存》,蔡元培親自為之做序。這麼多國民黨高官要人如此善待一位“共黨”要犯(已被開除黨籍),也不知蔣公心中作何感想。

數年的牢獄生涯並沒有改變陳獨秀,他還是那個性情中人,自由不羈。

一次畫家劉海粟來看他,陳笑著戲弄劉海粟說:你真偉大,居然敢畫裸體模特。劉不甘示弱還嘴到:你是更偉大了,坐牢也不老實。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原來陳在獄中,潘蘭珍時時探望,偶爾也會行夫妻之事,這事情傳到了監獄長耳朵裡,遂讓獄友轉告陳獨秀,收斂行徑,傳出去不好聽。

沒想到陳獨秀聽到後大怒,說:孔聖人有云:食色性也,這是人性,難道我就不是人麼?

晚年避居四川,無米下鍋也不接受國民黨政府人員資助

1938年,日寇兵臨城下,陳獨秀終於被提前釋放。剛一出獄,陳果夫兄弟就宴請他,並提出了蔣介石的想法,請其出任勞動部部長。陳獨秀毫不客氣的一口回絕:“叫我當部長是假,撐門面是真,這些年殺了我們多少同志,抗日我可以同蔣先生合作,其他一切免談”!

在友人的幫助下,陳獨秀一家來到了四川江津避難,走到哪裡,他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聽到陳獨秀前來,縣長專程前來拜訪,當地百姓也紛紛探望,大家都深以為榮。

出乎意料的是,胡宗南和戴笠也便裝來此,敢情是奉蔣介石之命,來請教對當前形勢的看法。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陳獨秀侃侃而談,講了三點:一定要同共產黨合作抗日,團結一切力量是最重要的;敵強我弱,不要想著速勝,要有打持久戰的決心和勇氣;前途必然光明,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雖然以禮相待國民黨要員,但是對於所有來自國民黨的饋贈,陳獨秀一概不收,比如羅家倫、朱家驊,這些都還是他北大的學生,以學生之禮孝敬老師的些許財物也被一一退回,陳說的很明白:你們的心意我理解,但是這些東西不能收,收了就說不清楚了。

他和周恩來的關係很不錯,對周恩來處理事情的手段和待人的寬厚很是欣賞,有一次,周恩來也來拜訪,邀請他回延安。陳說:回黨工作一直是我的願望,可是我這個人你也知道,不喜歡被人牽著鼻子走,何必以後再鬧的不歡而散呢?

蔣介石眼中釘,獄中同小三十歲嬌妻私會。好友勸諫答曰:此乃人性

這就是陳獨秀,剛強正直、有個性更有原則,有脾氣更有本事。

1943年5月27日,陳獨秀逝世,享年六十三歲。

蔣介石這才敢派人送來鉅款七千元,作為喪葬費用。沒有人敢退回這筆錢,生前清廉自守的他“享受”了一個豪華的葬禮。如果泉下有知,陳先生應該不會高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