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錯、拘謹這些都是難免的。”
研究員:零號
出品:塗鴉研究所
我看了老羅的直播,總支付交易額1.1億元,總銷售件數超91萬件,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這份成績單整體來說是符合預期的。
作為直播帶貨的新人,出錯、拘謹這些都是難免的,不用因為他是羅永浩就過多苛責,更談不上“理想主義的死亡“。
從麻辣小龍蝦到小米生態鏈,再從洗面奶到投影儀,意料之外的是,羅永浩的第一次直播無論是方式還是品類的選擇,都似乎和李佳琦與薇婭這樣的頭部網紅電商沒有分別。
沒有分別——這四個字才是整場直播最偏離我們預期的事情。羅永浩之於網紅電商,在我看來兩者之間應該是能發生一場化學反應的。但反觀李、薇,流量和銷量上的成功,是否就能定義“直播就該這麼做”?未必。
SBC模式
我們熟知的網紅電商模式是什麼?我將它稱為S2B2C,S即為品牌商家亦或是供應鏈,B則是一眾帶貨主播,C則是消費端。
這樣的循壞如今正漸漸陷入一個怪圈,S端的商家面臨的選擇很單一,即帶著他們的產品以及天價“坑位”費去參加B端網紅的招商選品,而這場選品的標準則可能是品牌關注度、折扣力度、贈品多少以及團隊品味等等。
S端的商家面對的是一場“囚徒遊戲”,如果不參與,那麼等於在剛開始就輸給了同業的競爭對手。即使選擇了參與,一場直播帶來的引流與品宣又真的能讓品牌“值回票價”嗎,這可能是一個沒有準確結論的問題。
這樣的循環直接導致的,便是商家在推出新品時核心考慮的問題不再是產品質量本身是否超過競品,而是他的新品能否被列入一場直播列表裡,因為這就意味了曝光和銷量。
從長遠來看這樣的邏輯不僅損害品牌價值,最終也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S2B2C模式下,對B端過高的依賴性造就了網紅經濟,也造就了直播帶貨的紅利。
那麼這場網紅經濟到底是場美麗的泡沫,還是真的能成為下一個電商生態現象級的產物,其根本是在於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目前看來這樣的可持續性是趨近於零的。
頭部網紅們將他/她們在線下或者線上銷售的模式與話術搬運到了直播間裡,在短短一分鐘或是幾十秒內完成數以萬計的成交量,高效率的買賣儼然是一場大型線上團購。
在整體網紅電商朝著折扣與“性價比”前進時,羅永浩的入局能否為網紅電商模式帶來新的方式,是我們所期待的。
羅永浩帶來的,也許是使命感
這樣的期待可能是過於主觀了,無論被賦予多少前綴,羅永浩或許只是看中這場風口選擇進來享受紅利,被動地承擔過多的期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有一種看法認為,賣情懷、賣產品、賣技術、賣理想、賣熱點本質上都是為了掙錢,我很難贊同這樣的看法。
“我只賺10%,其餘的讓利出去就叫體面;你賺40%就叫吃相難看。“
這樣的價值觀忽略掉了企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傳遞價值,亦或是使命感。在網紅電商已經成勢的現在,這個行業還缺少著這麼一份使命感。
從新東方、牛博網再到錘子手機,羅永浩是一個有使命感的創業者,也正因如此他的擁有了自己的擁躉。
這樣的一個人在他48歲之際再度抱著“創業者”的心態進入一個陌生的賽道,很難不讓人心生期待,套用“鯰魚效應”來講羅永浩一直都是行業裡那條引發動盪的“大鯰魚“。
目前僅僅結束了屬於羅永浩的首場直播,很難去斷定它未來的發展,但是我們仍然期待羅永浩能為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改變和思考的可能性,我不確定這個行業是否真的還需要下一個李佳琦,但我認為網紅經濟不僅只是現在的狀態,如果一定有人能走出一條新的路,我們認為會是羅永浩。
閱讀更多 財經塗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