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深陷債務危機和各種法律訴訟的力帆汽車近期又遭打擊,由於此前生產新能源車質量不合格,被自己旗下的汽車租賃公司——盼達用車申請仲裁,索賠近8億元。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4月2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公告稱,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於近期收到重慶仲裁委員會送達的《重慶仲裁委員會參加仲裁通知書》、《仲裁申請書》等法律文書。因力帆乘用車與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重慶仲裁委員會受理了該項仲裁申請。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仲裁申請顯示,盼達汽車因運營需要,於2015年6月與力帆乘用車簽訂了《關於採購新能源汽車的框架協議》。2015年至2018年期間,雙方及其指定公司共計簽訂《購銷合同》22份,盼達汽車向力帆乘用車購買新能源汽車近1萬臺。

盼達汽車表示,在購買車輛後,標的車在運營過程中出現電池嚴重衰減、設計缺陷等嚴重質量問題,導致大部分車輛出現故障需長期維修、甚至無法運營問題,給盼達汽車造成了嚴重損失。2018年9 月,雙方針對盼達汽車的損失賠償簽訂了補充協議,約定標的車出現質量問題需維修造成停運的,每停運一天,力帆乘用車應按110元/車賠償盼達汽車營收損失,另包括交強險、因停放下線故障車輛產生的停車費、車輛救援費等一系列損失。

2018年至2019年期間,雙方在往來函件中確認,因標的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力帆乘用車應賠償盼達汽車資產損失613595822.89元,營收損失160630635元,交強險損失22186109.04元,租賃停車場的租金損失1989077.3元,總計798401644.2元。

然而,盼達汽車多次向力帆乘用車催收,力帆乘用車至今未賠償。迫使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發出仲裁申請。

企查查數據顯示,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股東方包括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5%和26%,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而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是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子公司。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官方信息顯示,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是“盼達用車”的運營主體。作為力帆的出行平臺,盼達用車於2015年11月上線運營,主營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所用車型大多為力帆新能源生產的力帆330EV。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盼達用車位於重慶的一座網點,所用車型大多為自家生產的力帆330EV

盼達用車宣稱,截至目前2019年12月已在全國多個城市累計投入運營了超過2萬臺新能源汽車,全國累計用戶數超過500萬。

然而自上線以來,盼達用車的用戶體驗卻不盡如人意。根據第三方平臺“黑貓投訴”的數據,有關盼達用車的投訴量超過15000條,用戶滿意度僅為兩星(滿分五星)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300弄車評註意到,近一個月來,與盼達用車相關的投訴內容幾乎全為“押金無法退還”。

被旗下公司索賠8億元,力帆汽車陷入“我告我自己”窘境

力帆汽車與盼達用車的糾紛,自然與母公司力帆集團的窘境密不可分。

截止目前,力帆股份尚未公佈2019年財報。根據今年1月發佈的業績預虧報告,力帆股份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81億元,同比預計減少 52.34億元,同比下降2068.77%。力帆股份表示,業績預計虧損是因為受汽車行業大環境及公司資金緊張的制約,公司汽車業務受影響、收入大幅下降所致。

根據力帆股份發佈的汽車產銷快報,2019年力帆共銷售傳統乘用車402輛,同比下降75.52%;新能源乘用車192輛,同比下降69.49%。今年1-2月,力帆共銷售傳統乘用車55輛,同比下降99.47%;新能源汽車15輛,同比下降96.74%。其中在2月,力帆汽車的產銷全部為0。

截至2019年9月末,力帆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48.28億元,同比減少35.20%,資產負債率高達78.39%,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13.7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