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女孩L,大學四年,戀愛兩年半。


畢業一年後,和男友開始談婚論嫁。男友家在一個省會城市,據說家裡經濟條件不錯,而L家在小縣城,爸爸媽媽都是普通工人。


說到訂婚,L平日沉默寡言的爸爸建議,一定要去男孩家裡小住幾天,看看男孩和家人的相處狀態。還說爸爸媽媽不會替她的婚姻做主,只會提出自己的意見。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男友家一百六十多平的房子,在那個省會城市,至少也價值小三百萬,四室兩廳,生二胎,三代同住也沒問題。


但待了一天,L就感覺不對勁:四五十平米的客廳,窗簾上打著補丁;男友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課本、試卷,擺了半個房間;用了十幾年的粥鍋,鍋蓋壞了,纏幾根花花綠綠的繩子繼續用。


幾個人坐在一起聊天,男友的媽媽張口閉口就是過去如何如何。而對於一切自己不曾接觸的新事物,比如微信,比如手機照相,比如微波爐,總是一句話:我哪兒學得會!


L跟男友說,你耐心把他們教會,就不用老替他們操作了吧?男朋友的態度是隨他們去。


看著男友對爸爸媽媽言聽計從,L突然想到,戀愛幾年來,對於專業之外的事情,男友也是從不關心的。


讓L做出分手決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某次去廚房,男友的媽媽竟然拿著自己老公破洞的內褲擦廚房灶臺!


L當時覺得心裡很堵。她自己家雖然並不富裕,但整潔衛生是必須的,穿的用的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體面些。之前男友經常把襪子隨意扔到茶几上、飯桌上,L說過好多次都沒有效果。這件事讓她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他媽媽都能用內褲擦灶臺,那他把襪子放桌上也不算什麼了。


因為內褲擦灶臺這事,L很認真地和男朋友談,因為他們倆結婚的話,和公婆免不了會住在一起,所以生活習慣挺重要的。結果,男朋友來了一句:“破舊的內衣洗乾淨了當抹布,很正常啊。”一句話,讓她寒了心。


一個朋友,結婚紀念日領了離婚證。聊起原因,她想了半天,竟然沒有一個理由擔得起離婚。


她努力想,最後說:“也許是三觀不合吧。”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比如她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戀愛時老公還能偶爾陪她;但婚後她提起來去電影院,老公總說在家下載來看就行了。


比如,她喜歡一家人每週至少一次外出吃飯,老公總倡導勤儉節約,覺得太浪費錢。


不管上學時還是工作後,每年她都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學烘焙、考駕照、學插花、練習簡筆畫等,每個都學得像模像樣。而男友畢業後基本停止了成長。自己不成長,還覺得老婆瞎折騰,直到前些日子被迫下崗。


倒是在外人看來極不對等的H夫婦,卻過成了夫妻典範。


H父母都是醫生,典型的中產家庭。H老公出身偏遠地區的農民家庭,家境一般。


第一次去男友家,H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的。此行需要先坐飛機、後倒汽車再坐農用三輪車,他們一行四人下了汽車後,臨時得知三輪車壞在了路上。


男友不急不躁,直接打電話給家裡,開玩笑地跟父親說啟動預備方案。因為村裡路不好走,車子也多破舊,壞掉的事時有發生,為防萬一,男友一家早早和另一個鄰居說好,如果訂好的車壞了,就暫時租用他們家的。


站在大太陽底下等第二輛車來時,體會著這曲折的“婆家路”,H並沒有信心把這段愛情走下去。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在老公家的村莊,準婆婆家的房子是最好的;和村裡人聊天,得知準公婆是他們村第一個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的、第一個裝有線電視的、家裡藏書最多的……


那次,在老公家的小村,H和父母一住就是半個月。那是個重男輕女的地方,公婆卻總一起做飯,飯後準公公也會一起收拾碗筷。兩位老人最遠只去過縣城,但和H父母聊起來,雖然有點緊張卻無絲毫諂媚。H和男友拿著iPad打遊戲,準公公還很感興趣,主動讓倆孩子有空了教他和老伴打遊戲。


有次吃飯,公公端著湯,不小心踉蹌一下,湯撒了。婆婆的第一反應是起身,關切地問了句:“沒燙著吧?我再做一個去。”這麼有愛的畫面,很多家庭裡都看不到,這種情況下,女方多半是責罵另一半不小心、笨手笨腳。


回家路上,H的爸爸跟她說:

“如果你喜歡,就嫁吧。你們會窮一時,但不會窮太久。他們家考慮周祥,沒有因為車壞掉而耽誤行程;他們在村裡能把日子過在前頭,換到城市裡也不會差,缺的只是環境。他們家庭和睦,對待我們不卑不亢,雖然見的世面不多,但格局不小。他們不牴觸未見過的領域,這種對新鮮事物的熱情,和你的習慣很像,這才是你們日後和睦相處的根本。”


爸爸這些話,就是精神上門當戶對的最好解釋吧?


事實上,H和老公的小日子,婚後確實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聽說過的最簡單粗暴的分手故事是這樣的:過年時,女孩因為父親生病,給老家打了兩萬塊錢回去;男孩老家呢,覺得女孩出嫁後就是外人,孃家的事能少管就少管;當時他們倆正計劃買房,看到女孩的匯款條,男孩說了句:“很快就要還貸款了,錢能省點就省點吧。”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從這句話裡,理智的女孩看到了婚後的一連串戰爭:男友的老家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不可能改變“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觀念;大男子主義的他,一直表示以後家裡的錢要由他管理;公婆的思想更是“男人為天”,女人要低眉順眼。思前想後,她直接提出了分手,因為“三觀不合”,無法愉快生活。


所以,如果我有一個女兒,一定讓她明白這些——


你喜歡去西餐廳,他喜歡擼串,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裝,這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到美髮沙龍做頭髮,他喜歡街邊的5元剃頭攤兒,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太奢侈,再詆譭一下你長得不漂亮,那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運動,他喜歡宅,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去健身房都是錢多燒的,那就關係大了。


精神上的門當戶對,並不是說你們對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完全一樣,而是懂得尊重和欣賞對方。不然當激情褪去,日子平淡成一地雞毛時,聊個天都雞同鴨講,你眼中的生活就是他眼中的浪費,動不動演繹成一場夫妻大戰,日子過得還有什麼意思?


戀愛時,女孩很容易被“對自己好”迷惑,卻忽視了堅強勇敢和有擔當對一個男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品格。除了下雨送傘、下車接站這類“小恩小惠”,多觀察他思想上是否與自己契合,才能越過熱戀的荷爾蒙,找到值得相伴一生的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