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因為符堅制訂的戰略利於帝國迅速擴張,所以前秦帝國用二十多年時間就進入了鼎盛的階段。如果把符堅的這種成就放在歷史長河中,自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在那種眾多王朝並立、而且迅速出現、滅亡歷史年代裡,符堅的這種成就自然顯得非常耀眼了。


前秦向西,把立國六七十年的前涼滅掉了,更派呂光率軍向西征服更遠的地區。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前秦向北,打敗了在長城以北佔據統治地位的拓跋家族,讓長城以北也納入了前秦的版圖。
前秦向南,把東晉帝國徹底逼回了江淮以南;更組織了一場空前浩大的征伐戰爭,試圖一舉把東晉帝國徹底征服。但很不幸,前秦帝國就在最輝煌的頂點上瞬間磚崩瓦解了。
涼州地區的歷史,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它在兩晉南北朝歷史中一直都處於邊緣地位。至於比這更西的地區,就更不用說了。這種地區的歷史,淚痕通常就是一筆帶過,因為這種枝節的內容說得太多,會影響我們對這段歷史的整體理解。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長城以北地區的歷史,與涼州地區的歷史差不多。單看前秦此時對長城以北的擴張,也是可以一筆帶過的,只是這段歷史是一個歷史主角(北魏帝國)的前身,所以不得不詳細交待一下。
鮮卑拓跋家族在長城以北地區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東晉帝國建立之前,鮮卑拓跋氏就已是北方最舉足輕重的一股勢力了。劉聰、劉曜與拓跋猗盧相爭時,都也是一再受挫。從某種意義上,當時的拓跋家族就有入主中原的機會。但很不幸,拓跋家族在當時發生了家族內訌。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當時拓跋家族的大首腦拓跋猗盧竟然讓自己兒子(拓跋六修)殺掉了。而從此拓拔家族就陷入了內鬨之中不能自拔,雖然他曾一度有過復興的跡象,但終於還是因為內鬨原因無法實現真正的復興。
在前秦崛起的時候,拓拔家族也開始復興了。拓跋家族的新一代首腦拓跋什翼鍵,再次成為長城以北的霸主。但他的這種霸主地位,顯然還受到兩個強勢的匈奴首領(劉衛辰、劉庫仁)的威脅。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如果中原王朝還處於分裂之中,那拓跋什翼鍵也許還有機會徹底征服劉庫仁、劉衛辰這兩個匈奴首領的。但很不幸,在拓跋家族事業正在上升期時,長城以南被前秦帝國統一了。在這種背景下,拓跋家族統一長城以北的步伐自然受到了阻礙。因為強大的前秦帝國會通過支持劉衛辰、劉庫仁等匈奴首領的方式,干預長城以北的軍政事務。在這種背景下,拓跋什翼鍵自然沒有機會徹底凌駕於這兩個匈奴部族之上了。
而在這種關鍵時候,拓跋家族竟然又發生了內鬨。在這種背景下,拓跋家族終於再次喪失了長城以北的霸主地位。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拓跋什翼鍵能成為拓跋家族的大首領,很大程度上是源於自己弟弟拓跋孤的支持。很久以前,因為拓跋什翼鍵在後趙帝國當人質,所以在推舉新首領時,鮮卑部族都支持拓跋孤當新首領。面對這種天下掉下來的餡餅,拓跋孤並沒有利令智暈。
我們知道,拓跋什翼健能在後趙帝國當人質,本身就意味著他在拓跋家族內部擁有重要的地位。否則,拓跋什翼健也沒有資格到後趙帝國當人質。而拓跋家族需要向後趙帝國遞交人質,本身就意味著拓跋家族的首領權力是需要後趙帝國支持與認可的。在這種背景下,拓跋孤如果沒有得到後趙帝國的同意,就敢擅自稱王,本身就是利令智暈的作法。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於是在人們都支持拓跋孤當首領的時候,拓跋孤卻親自到後趙帝國請求自己當人質,用此換自己哥哥回去當首領。拓跋孤的這種行為,表面上看實在稱得上義薄雲天了、兄弟情意深重了。但這應該只是政治行為,因為拓跋孤當時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後趙帝國的認可與支持。
當時後趙皇帝石虎看到拓跋孤的這種行為,自然也大為感動,所以他就讓他們兄弟兩個人都回到了長城以北。從表面上看,這也是因為拓跋孤的義氣感動了石虎。但實際上,這應該也只是政治行為。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如果石虎把拓跋兄弟都扣留在後趙帝國,那鮮卑部族還可以從當地再找一個拓跋家族成員出任首領。如果石虎這樣做,那他當年向拓跋家族要人質又是所為何事呢?
如果石虎只讓拓跋孤兄弟中的一個人回去,那就意味著拓跋家族很可能會出現一個無可爭議的首領。這對後趙帝國並不是一件好事。
石虎把拓跋孤兄弟都放回去,那拓跋家族就很難出現一個無可爭議的首領,因為拓跋孤與拓跋什翼鍵誰也沒有完全壓倒對方的實力。從結果去看,石虎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成功的。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而拓跋家族後來的內鬨,大約在此時就種下了。
因為拓跋什翼鍵的首領地位,從某種意義上是拓跋孤給予的。所以拓跋什翼鍵與拓跋孤就各管當地的一部分。他們兄弟兩個人一直相安無事,但在拓跋孤死後就出現了問題。從正常的理解去看,拓跋孤死後留下的軍政遺產自然應該歸他兒子繼承。但拓跋什翼鍵卻把這些軍政遺產都收歸了自己手中,拓跋孤的兒子(拓跋斤)自然不幹了。於是他就想尋機殺自己的伯父。這就更讓拓跋家族的內鬨已呼之欲出了。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拓跋什翼健的嫡長子(太子)死了,而嫡長孫(太孫)歲數又太小。所以他的幾個兒子就開始了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戰爭。這更讓家族內鬨已無可避免了。在這種背景下,拓跋斤就挑撥自己堂哥(拓跋什翼健的庶長子拓跋寔君)殺了拓跋什翼鍵,這場內訌,使拓跋家族徹底喪失了應對前秦帝國進攻的能力。
前秦雖然因此征服了長城以北,但符堅依然還是一貫的政策,那就是對當地各大豪門貴族用懷柔的政策。總而言之,他征服了長城以北,但長城以北普遍豪門貴族的既得利益並沒有損害。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在鮮卑勢力佔據優勢的長城以北,前秦就扶植兩大匈奴部族首腦(劉衛辰、劉庫仁),讓他們成為長城以北的最高軍政首腦(劉衛辰管理黃河以西,劉庫仁管理黃河以東)。這兩大匈奴部族本身缺乏控制鮮卑部族(主要以賀蘭、拓跋為主)的實力,所以他們想維持這種地位,就必須得與前秦合作。而這兩大匈奴部族也難以實現聯合協作的可能,所以前秦不用擔心自己北方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實體。
這種處理辦法,使鮮卑勢力在長城以北的影響變小了;這種處理辦法,使拓拔家族在長城以北的影響變小了;當然也使前秦帝國對長城以北的控制權增強了。

前秦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拓跋鮮卑崛起

但這種憑前秦帝國強大武力支持建立的政權格局,本身就存在著不穩定性。隨著前秦帝國的崩潰,兩大匈奴部族(劉衛辰、劉庫仁為代表)終於無力控制鮮卑勢力了。在這種背景下,鮮卑拓跋家族再次奪回了當地霸主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