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清朝建國之初就立下一條“家規”:皇家貴族不允許收受官員財物

。大明王朝的教訓歷歷在目,所以在清朝初年,這條規矩無人敢去觸碰。然而,人一旦手握權力,就有踐踏制度的慾望,腦子裡的那點責任感,漸漸地就被趨利的本性所侵蝕。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到了清朝中期,這條“家規”的約束力已經大打折扣,不過收禮還是得遮掩一下,一旦被發現腦袋就不保。晚清時期,這條規矩就已經名存實亡,只有遇到彈劾舉報才會處理一下,一般都睜隻眼閉著眼,裝作沒看到。真正把這條制度一腳踢開,公開收禮、伸手要禮的不是別人,正是晚清的統治者——慈禧。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打入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惶“西狩”。從京城到西安,一路風餐露宿,別說什麼錦衣玉食,能吃一頓飽飯就不錯了,常常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還時時擔心追兵殺來。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地方的官員豪紳都帶著禮品前來慰問。

也許是一路受夠了艱辛,慈禧看到眾人前來送禮,竟然十分開心,不僅照單全收,對那些送禮送的到位、送的稱心的,慈禧當場提拔任用。陝西有個女富豪周瑩,還被慈禧認了乾女兒。這下可不得了,留守京城的、外地的官員們心理不平衡了:“我們埋頭苦幹不受重用,他們送點禮就被提拔,真是豈有此理!”(下圖:兩宮迴鑾)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於是,當西方列強在國都肆虐、塗炭大清國民之時,官員們卻絡繹不絕地奔向西安送禮。一時間,慈禧的住處車來車往、熱鬧非凡,簡直就是一個交易市場。第二年,清政府簽了《辛丑條約》,政局暫時穩了下來。1902年初,慈禧太后帶著大量金銀財寶、古玩字畫,大搖大擺的回了京城。然而,送禮的風氣一開,孝敬太后就成了常態。(下圖:慈禧回京的氣派)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忽然有一天,慈禧召見榮慶和瞿鴻禨,說:庚子西狩期間,許多官員都前來送禮慰問,我深知違背祖制,可當時情況特殊,吃飯都成問題;更何況,人家大老遠的跑過來,實在是不忍推辭。如今形勢仍然嚴峻,唯有勵精圖治,方可圖中興。所以,送禮的口子不能再開了,以後官員進京還帶著禮品,該批評批評、該處分處分。今天召你們來,就是想聽聽你二人的看法。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榮慶一聽,當即跪下磕頭,大喊:老佛爺英明!可話還沒說話,一旁的瞿鴻禨就拽了他一把,順便把話茬接了過去,先是給慈禧戴了頂高帽,然後話鋒一轉,說道:“其實,各地送來的不過是些土特產,不值幾個錢,主要是對老佛爺您的感情深。老百姓走親戚,還要帶一隻老母雞呢,都是一片心意。現在國家大事難事特別多,這等小事就先放一放,等局勢穩了再定也不遲。”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慈禧聽了,微微一笑,沒吭聲。瞿鴻禨很識趣,拉著榮慶退了出去。剛出門,榮慶就質問道:“老佛爺的決策太英明瞭,你怎麼能唱反調呢?”

瞿鴻禨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弟,你真是太年輕啦!在領導面前說錯一句話,那可就前途盡毀了。俗話說‘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記住這一條,保你今後官運亨通。”瞿鴻禨一番話,讓榮慶“受益匪淺”,後來果然青雲直上,先後擔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最後進了軍機處。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清朝的開國之君,對明朝的滅亡有切膚之痛,所以才能總結教訓,定下嚴刑峻法,試圖讓江山永固。然而,一旦領導“上樑不正”,“下樑”自然也就跟著歪了,他們正好有機會揩油。瞿鴻禨這些官場老油子,揣摩上意得心應手,自然知道“上樑”歪到了什麼程度。既然如此,何不上下同腐呢?至於江山是誰打下來的,他們也不心疼。


大清建國就立了一條“家規”,卻被慈禧一腳踢開,當大臣的最高興

當權者起個壞頭,下屬就會順水推舟,政權則墜入萬劫不復,這段歷史正勾勒出了晚清官場的一般規律。值得注意的是,榮慶和瞿鴻禨在晚清官場,還算比較出名的清官。這個小故事不僅具有歷史意義,現實意義更加深遠,值得當今的父母官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