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

第四單元梳理

13.最後一次講演

一、助學資料

聞一多(18991124—19467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最後一次講演》是聞一多先生在19467月的李公樸追悼會上所做的講演,在講演中先生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當天下午先生就遭到了國民黨特務人員的暗殺。這篇講演就成了他的最後一次講演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曉得dé     卑劣liè     無恥chǐ

毒dú手 旁徵zhēng博引 屠tú殺

悲憤fèn 捶chuí擊 恐怖bù

蠻橫mán hèng 勢shì力 毀huǐ滅

賦fù予 卑鄙bǐ 挑tiǎo撥離間jiàn

魅mèi力 誣衊wū miè 撰zhuàn寫

義憤填膺yīng 光明正zhèng大

2.詞語解釋

旁徵博引:旁,廣泛。徵,尋求。博,廣博。引,引證。

義憤填膺:胸中充滿義憤。膺,胸。

撰寫:寫作。

卑劣:卑鄙惡劣。

無恥:不知羞恥;不顧羞恥。

誣衊:捏造事實毀壞別人的名譽。

屠殺:大量殺戮行為,通常與戰爭犯罪或暴行相關。

悲憤:悲痛和憤怒。

捶擊:用棍棒敲打;敲打。

恐怖:(由於生命受到威脅而引起的)恐懼。

卑鄙:(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

蠻橫:粗暴而不講理。

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

光明正大: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

3.辨字組詞

勵:獎勵(厲:嚴厲)  洽:洽談(恰:恰巧)  拔:選拔(撥:挑撥)三、重難點透視

1.怎樣寫演講稿。

第一: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辯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並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層次。

第二:可講性。演講稿的要求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演講稿寫成之後,必須通過試講加以檢查,以修改調整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

第三:鼓動性。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體性。演講主體、聽眾對象、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

第五:口語性。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第六:臨場性。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於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餘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2.內容層次結構圖。

講演》(一次)揭示人民必勝,真理永恆()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助學資料

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祖籍山東日照。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69年後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專家。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大都高分低能。這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鑑於此,著名科學家丁肇中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經驗,聯繫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向我們提出了忠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丁肇zhào中  檢jiǎn討    激jī變

探tàn察 模稜léng兩可 彷徨páng huáng

緬miǎn懷 探tàn討 汲jí取

格物致zhì知 華裔yì 精湛zhàn

燻xūn陶 瞭liào望 含辛茹rú苦

袖xiù手旁觀 不知所措cuò

2.詞語解釋

瞭望:人登高遠望。

緬懷:遙念,追思。

探察:探究審察;考察。

探討:指探索;研討;探索講求。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

彷徨:徘徊,走來走去,猶豫不決。

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裡,在一旁觀看。

不知所措:意指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激變:指事情發生突然而激烈的變化;急劇變化。

含辛茹苦:比喻忍受千辛萬苦。三、重難點透視

1.重點句子背記。

(1)《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2)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裡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3)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4)“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2.論證方法。

(1)引用古語。如,第2段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學》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條目說明格物致知的目的。

(2)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道理論證與事實論證相結合)。如,列舉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事例,闡明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列舉通過實驗瞭解竹子的事例,闡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地觀察,而是積極地、有計劃地探測的道理。

(3)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

3.內容層次結構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

一、助學資料

王選(1937—2006),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被譽為當代畢昇”“漢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國現代漢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國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先驅。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2001年,王選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抉jué擇     扶植zhí     阻礙ài

趨qū勢 奠diàn基 干預yù

墮duò落 膏gāo藥 狡jiǎo辯

陽奉陰違wéi

2.詞語解釋

抉擇:挑選;選擇。

扶植:扶持培植。

阻礙:阻擋。

趨勢:運動的方向。

干預:指干涉、過問與他毫無關係的事情。

墮落:思想和行為向消極的方向傾斜。

膏藥:中藥外用的一種。

狡辯:指詭辯;把無理的事說得似乎很有理。

多多益善:東西或人等越多越好。益,更加。

陽奉陰違:表面遵從,暗中違反。

招搖撞騙:撞騙,尋機騙人。

風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鬥爭前哨。

強詞奪理:指無理強辯,沒理硬說成有理。

平易近人: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

不修邊幅:隨隨便便,不拘小節。

出類拔萃:才幹、實力、能力大大高出同類。三、重難點透視

1.課文節選了作者人生中的三次抉擇,這些抉擇看起來互不相干,但讀者看來卻彼此相連,渾然一體,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每一個抉擇作者總是讓我們看到:所做抉擇的原因、抉擇後的實際行動和“抉擇”對於作者的影響,這些都有內在的聯繫,作者選取合適的角度把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在“重要”這一前提下作者又分出主次輕重,並用“時間”這根紅線貫穿起來,條理清楚地敘述內容,層層深入地揭示主題。

2.寫作特色。

(1)主題鮮明,邏輯嚴密。

真正成功的演講,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啟迪人。這種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隨聲附和,而是經過自己頭腦思考而來的真知灼見。這點在王選教授的演講中表現得尤為充分。課文始終圍繞“人生中的重要抉擇”來寫,避免說教,注重用實例和事實說話,深入淺出。

(2)語言詼諧,通俗易懂。

這篇演講以精闢的見解和詼諧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學家精彩絕倫的語言魅力。不但有科學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學術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論的清晰度,而且有語言的幽默感。這一切構成了王選演講的獨特風采。

3.內容層次結構圖。

要抉擇》(的重)幽默通俗()

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週年

一、助學資料

顧拜旦(1863—1937),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18631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非常富有的貴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並設計了奧運會會徽、奧運會會旗。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國際上譽為奧林匹克之父。《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週年》是作者於19194月在瑞士洛桑舉行的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週年紀念會上的演說。

二、字詞通關

1.字詞讀音

浩劫jié    指摘zhāi    襁褓qiǎng bǎo

闡chǎn述 縈yíng繞 枷jiā鎖

拙zhuō劣 祈qí禱 絢xuàn麗

膚fū淺 奠diàn定 目睹dǔ

摯zhì愛 束縛fù 相輔fǔ相成

分崩離析xī

2.詞語解釋

襁褓: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膚淺:(學識)淺,(理解)不深。

分崩離析: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瓦解。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自圓其說:使自己的論斷或謊話沒有破綻。

暴風驟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猛的群眾運動。

行將就木:快要進棺材了。指人臨近死亡。木,指棺材。

呈現:顯出;露出。

誤入歧途: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嵌入:牢固地或深深地固定或樹立。

含苞欲放:形容花將開而未開時的樣子。

嚴峻:嚴厲;嚴肅。

湛藍:深藍。三、重難點透視

1.作者認為完美的、民主的奧林匹克精神應該是什麼?

他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吸收古文明遺留下來的全部精華,用以構築未來”的力量之一,這種力量體現在:雖“不足以保障社會層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類生產勞動,分配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消費必需品”,但可以促進和平、公平、公正;雖“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與他們的能力相當而與其家庭出身無關的才智培訓機會”,但可以促進教育。“奧林匹克精神致力於讓社會底層的人們接觸到現代工業所塑造的各種鍛鍊形式,享受到強身健體的樂趣。”由此可見,和平性、公平性、公正性、教育性、大眾參與性,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奧林匹克精神。

2.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1)比喻論證。論證“奧林匹克精神開始為漸趨平和而又充滿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這一觀點時,運用了比喻論證,把“勇氣”比作“花朵”,把“平和”和“自信”比作“姊妹”;闡述“重振奧運會的途徑”時,將“奧林匹克的恢復”比作“再次含苞欲放的花朵”;論述“狂風驟雨之後,我們迎來破曉的黎明”時,把“美好的未來”比作“沉甸甸的金黃麥穗”。

(2)舉例論證。通過“他喜歡施加於肌肉和神經上的那種壓力感,因為壓力往往給人一種勝利在望的感覺,即便有時到最後他未能獲勝。這種享受,深入運動員的內心,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只涉及自身”的事例,論證奧林匹克運動與一般運動的區別。

(3)假設論證。“請想象一下,當這種愉悅向外噴湧,並與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藝術的奔放激情融為一體;當它為燦爛陽光所縈繞,為音樂所振奮,或被嵌入圓柱式大廳時,會是怎樣的情景。”作出這一假設,更好地論證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