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76年5月8日,一個女子離開了人世,她遺囑裡唯一的願望是“希望人們不要解剖、展覽她的屍體,在她死後,將她燒成灰灑到海里即可”,然而如此簡單的願望卻沒能得到滿足,2年後,她的屍骸被挖了出來,並放在博物館裡公開展出長達98年。她是誰?為何要遭受如此的噩運?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12年,一個健康的女嬰在塔斯馬尼亞島南部的布魯尼島呱呱墜地,父親曼加納為她取名為楚格尼尼,曼加納的來頭可不小,他是布魯尼島的酋長,所以楚格尼尼從小就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

這座美麗的小島上生存著20個部落,約10000多人,雖然島上的原住民們過著相對落後、原始的生活,但大家自給自足,並沒有任何不妥。然而隨著一陣陣炮響,殖民者徹底打破了他們寧靜美好的生活,面對英國殖民者,塔斯馬尼亞人其實也曾發起過反抗,但面對堅船利炮,他們完全不堪一擊,楚格尼尼一家也被迫分離。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24年,一位名叫喬治·亞瑟(George Arthur)的人來到了塔斯馬尼亞島擔任總督,比起前任總督,喬治算是一位溫和的統治者,他對原住民採取了懷柔政策,所以楚格尼尼所在的布魯尼島是整個塔斯馬尼亞到上衝突最少的區域,但這依舊無法掩蓋殖民者侵略的本質。

不久之後,酋長之女楚格尼尼嫁給了伍瑞迪,夫妻二人面對殖民者無比憤怒,但又無可奈何,為了活下去,夫妻二人擔任了負責保護原住民的英國人羅賓遜的導遊以及語言教師,平時還幫著羅賓遜與各部落的人民進行溝通和交流,讓羅賓遜的許多任務順利完成,這讓羅賓遜對楚格尼尼刮目相看,“楚格尼尼”這個名字逐漸在白人殖民者的圈子裡火了起來,不少人都專門跑來“圍觀”她。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再後來,楚格尼尼部落的倖存者越來越少,等到1830年時大約只剩下100餘人,羅賓遜為了保護這些僅存的原住民,決定帶著他們搬到旁邊的弗林德斯島,然而羅賓遜沒有想到,在行進途中,他們遭遇了某種傳染病,最終只有楚格尼尼夫婦和其餘12個原住民活著抵達了目的地。

1856年,羅賓遜同意楚格尼尼回到自己的部落,然而丈夫伍瑞迪卻死於歸途,後來楚格尼尼便改嫁給了布魯尼島的威廉‧連恩,他是當年唯一倖存的純種塔斯馬尼亞男性原住民,就這樣,楚格尼尼和她的丈夫過上了相對平穩的生活,但依舊被殖民者們盯著。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71年,威廉去世,成為最後一位離世的塔斯馬尼亞男性原住民。英國殖民者們一聽到這個消息,立馬趕來搶走威廉的遺體,將其進行解剖,並製作成標本放在博物館展覽,以榨乾這個可憐的原住民的最後一絲價值,楚格尼尼無比悲痛。

1876年,楚格尼尼一病不起,她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回想起丈夫死後的慘狀,楚格尼尼流下眼淚,默默立下了“死後把她燒成灰”的遺囑,就是為了避免被殖民者們解剖和展覽,然而殖民者們又怎麼會給她這個機會呢?

丈夫被解剖展覽,她留下遺囑,請求放過她,死後卻仍被展覽98年

1878年12月,皇家塔斯馬尼亞學會強行挖出了楚格尼尼的屍骸,迅速進行解剖,然後便放在塔斯馬尼亞博物館公開展示,前來觀看的人絡繹不絕。直到98年後,人們才將楚格尼尼的遺骸火化,並灑到大海里,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