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感覺國產手機對像素的追求越來越執著?

珍惜內女人


感謝閱讀,我是AI科技猿,聽我庖丁解題。

國產手機像素確實越來越高,小米10的像素更是達到1億。那為什麼國產手機的像素不斷創新高?

手機像素創新高,並不只是國產

三星最新發布的Galaxy S20系列手機的像素是1.08億,甚至比小米10的更高。所以,國外手機也鍾愛刷新像素。攝像鏡頭大佬蔡司CEO就曾經批判三星當時的6400萬像素根本沒有必要,十分幼稚。

刷新手機像素只是權宜之計

當國產手機在不斷刷新手機像素的時候,iPhone最新的iPhone11還是停留在1200萬像素。但拍照效果上,iPhone並沒有差太多。究其根本,是因為iPhone的圖像處理算法十分的強大。現在包括華為在內,手機拍的照片都經過AI算法的處理。

但國產手機廠商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有限,加上積累時間短,算法上無法十分強大。軟件上不強,也就只能從硬件上下功夫了。

創造新的噱頭,增加賣點

國產手機需要保持持續的業績增長,就需要每年創造新的賣點。在手機創新乏力的情況下,加之手機像素上升空間依舊很大。因此,每年都在刷新像素數量。

但將來是否還能繼續刷新,我認為很難了。手機面板總不能放太多攝像頭。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AI科技猿


當然是為了噱頭!從早期的4800萬,到現在的一億像素,高像素真的只是利於宣傳而已...為什麼這麼說?

1.目前手機的鏡組設計,完全喂不飽一億像素。換言之,照片的精細度、解析力的提升微乎其微。打比方,將一個黑色像素,分成四個黑色像素,畫面的解析力會有提升嗎?其實和PS裡放大圖片差不多~

2.你會發現現在的高像素相機,其實在日常使用中,大多數都工作在四合一、六合一甚至九合一模式下,靠單像素帶來更大的進光面來提升畫質。

3.高像素並非沒有益處。目前的幾個高像素底子都很大,通過剛剛提到的多合一像素模式,可以提高畫面純淨度。另外拍照景深更淺。

-----------------------分界線----------------------

以上


科技蟹


以前堆像素是因為很多人不懂攝影,而且從功能機時代過來很多人只追求畫面清晰。現在人懂了,也催生了很多技術的出現,例如像素四合一技術。

所以倒也不是對高像素有多執著,大家都在用索尼的cmos,華為能定製不說,其他廠商基本都在使用,類似於公版的,一樣的cmos,索尼用像素四合一技術,讓4800萬像素在光線充足時可以用於裁切變焦或者提高畫面解析力,光線不足情況下又會合成1200萬像素提高暗光下的畫面質量。但這4800像素又是基於cmos尺寸變大而加入的。

國產手機廠商肯定都想先拿到新技術做首發,而且通過直接升級硬件來提升成像質量要比蘋果鑽研那一個三年沒變的cmos通過算法來改善畫面並使這個cmos發揮到極致來說,成本要低很多,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要少很多,尤其是國產廠商根本沒有蘋果那麼可觀的利潤,更不可能花大量的錢幹收益不多的事。

但很顯然只通過一直堆硬件得到的只是一個短期的優勢,畢竟手機裡能給cmos留下的位置也不大,更別說現在動不動三攝四攝,甚至五攝都出現了,所以手機攝影的硬件能力基本已經觸及天花板,將來的發展趨勢將是算法攝影,靠軟件算法算出圖像,最大能力發揮硬件能力。這也是蘋果谷歌近幾年的想法,以及國產廠商後幾年所必須要改變成的路線。所以蘋果和谷歌在自家手機的攝像頭硬件上並不是十分激進,卻花了大量人力財力解決算法問題。谷歌一直在解決單攝像頭成像問題,而蘋果則是解決了多攝像頭協同成像問題,它們以後換上更強大的cmos加上自己啊強大的算法,將會對一直以來堆硬件的國產廠商造成很大的衝擊


HarveyS


提升像素用戶感知最明顯。有意向買相機的新用戶通常會問“這個相機像素高嗎”,而不是去問“這個相機高感怎麼樣”“連拍快不快”“有沒有雙核對焦”“是不是有損raw”“塑料機身還是鎂鋁合金機身”。1億像素聽上去就有排面,買了之後還有自豪感。2:高像素到底錯了嗎?並非手機領域,哪怕是高像素的相機也有一定的爭議性。比如尼康d800這臺相機,比同期佳能5d2高了1600萬像素,當年也有很多人認為高畫質無用,哪怕是現在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認為2400萬像素甚至1200萬像素就夠用了。還有一臺相機是索尼a7r4,爭議也挺大的,6000多萬像素已經趕超了部分中畫幅,相當多的鍵盤攝影師認為沒有鏡頭能餵飽6000萬像素,6000萬像素已經超過了全畫幅的極限,並沒有意義。有一點很有意思,最早的像素大戰佳能5d2對陣尼康d700的時候,尼康用戶說高像素無用,相機重要的是均衡;d810對陣5d3的時候,佳能用戶說高像素無用,相機重要的是均衡;佳能5dsr上市後尼康用戶說還是來比比寬容度吧。高像素沒有錯,錯就錯別人的相機有高像素。只要自家相機廠商上了高像素相機,那些高像素無用論分分鐘真香。3:提升像素是提升畫質最有效的途徑目前4000萬像素的手機在強光下分辨率完全超過了兩千萬像素的全幅機,這就是競爭力。手機很難上光學變焦,那就通過高像素數碼裁切來獲得高畫質變焦,1億像素的cmos四倍數碼變焦依然有600多萬像素,用來彌補手機廣角到長焦兩個鏡頭中間的數碼變焦綽綽有餘。有人說高像素會影響相機的高感,其實是不對的,高像素噪點確實更多,但是細節也更多,即“信噪比”,有更多的細節信息就有著更大的降噪空間。高像素的優勢在於強光下分辨率更高,弱光下可以通過犧牲細節(機內塗抹)來換取更少的噪點,手機還可以通過超採樣實現物理大像素,還可以通過多幀合成進一步控制噪點。效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確實非常厲害。


剛哥聊手機正品價格低


其實並不是國產手機對於像素有著過高的追求,而是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已經處於瓶頸期了,如果技術沒有突破的話,那麼手機的同質化就會越來越嚴重,遮住廠標的話,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猜得出是哪個廠家的手機。因此在別的技術都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大家也就只能相機上做做文章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真的可樂


準確說應該是手機功能需求發生了大的改變。手機除了通信以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也充當了過去千元級別的卡片數碼相機的角色。隨著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生活的依賴,我們很多的生活行為都需要拍攝這個功能。最後,在不斷追求高畫質的需求背景下,對像素最求越來越執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電子司機


國產手機都是以提升硬件作為宣傳亮點,因為只剩下這些東西可以有亮點宣傳了,軟件方面都是蘋果和谷歌的,沒有廠商能做多少優化。而硬件上其實也有諸多限制,除了華為自研,CPU基本都是高通的,內存顆粒三星的最好,攝像頭基本都是索尼的,而屏幕最好的還是是三星,我們國產手機只能在夾縫中找亮點進行宣傳,可以說很多是廠商炒起來的,其實有多大的用真的不一定。謝謝,碼字不易,請採納


碎蜂評測SO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用相機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現在專業相機普遍都是比較笨重的,而手機攝像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方便的多,如果手機攝像能夠達到攝像機的水平,人們就可以隨地隨拍,便再不用因為攝像機的笨重、不方便攜帶而煩惱。


嵐徹


主要是轟炸式的銷售宣傳,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其實很多手相像素雖高比如4千6,6仟8,現在上億的都有。我看照出耒的效果跟2千左右的差不多。


手機用戶3913243156


電池沒有突破,高像素和高刷新率都是耗不起,續航難以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