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從去年開始,關於“力帆倒閉”的傳聞就接連不斷,各種壓力席捲而至,包括銷量大跌、工廠停工、經銷商維權,負債百億等等。進入到2020年,受疫情影響,力帆更是難上加難,據公告顯示,力帆汽車2月的產銷量均是雙0的狀態。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不過最近倒是少見地迎來了“利好”的消息,在汽車板塊衰落的情況下,力帆曾經的支柱產業——摩托車有了新動靜。日前力帆對外公佈,自2月22日復工後,力帆摩托和通機共接到近5億元訂單。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實際上,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力帆倒閉破產已經註定的事了,但這背後還有另外一種聲音:力帆不能倒!此前為了幫助力帆重啟,重慶政府甚至成立了債委會,要求各大銀行出手相救。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而力帆也在積極自救,賣球隊、賣工廠、賣資質……試圖斷臂求生。有的觀點認為,力帆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地方的就業問題,如果放任其轟然倒下,將影響到數以萬計人的就業。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同時指出,一旦力帆倒下了,就會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到其它的三四線國產品牌,例如東南、陸風、獵豹、華泰等車企。道理都懂,但疆哥想說的是,中國就沒有不能倒的車企!或許有人覺得這種說法太偏激了,但咱不妨先來回顧下力帆的創業史,再來評判。

1、尹明善創舉,中國摩托車大王的崛起

尹明善,力帆集團創始人,1992年在重慶闖出了名堂,一舉創辦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這就是力帆集團的前身,依靠生產摩托車及發動機發家致富,。2001年,力帆正式完成由“轟達”向“力帆”的變身。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而在1992-2001年,這9年間,力帆累計售出了184萬臺發動機,銷售收入38億元,在這個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毫無疑問,當時的力帆就是國內的“摩托車大王”。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2、進軍汽車圈,搞定生產資質和技術

伴隨著城市禁摩令的頒佈,摩托車利潤下降、中國加入WTO等各種因素的影響,2002年的力帆尋求新的轉變,進軍汽車圈。這樣的行為並不奇怪,因為在它之前,做冰箱起家的吉利,也做了同樣的選擇。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那麼力帆想要造車,需要解決兩大難題,一是拿到準生證,二是獲得造車技術。2003年,力帆先是收購了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並將產品商標改為“力帆牌”。2005年恰逢政策風口,力帆終於成為繼吉利、奇瑞、比亞迪之後,又一家被承認的自主品牌轎車生產企業。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可以造車了,那造車技術怎麼辦呢?力帆選擇的路其實和大多數自主車企一樣,那就是買和模仿。2006年,力帆第一輛轎車520正式上市,雖然銷量不算好,但好歹也算打開了造車的大門。

3、模仿成癮,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偏

抄襲、模仿、逆向研發……這些是早期國產車的通病,在中國汽車工業落後的當時,還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要不及時止住,就是自甘墮落了。力帆顯然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偏,山寨寶馬MINI的力帆320,福特S-Max版的山寨軒朗、漢蘭達版的力帆X80等等。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雖然一系列的山寨產品撐起了力帆的產品線,提升了一定的銷量,但是由於缺乏核心競爭力,質量問題成了硬傷,市場口碑逐步走下坡。從2014年開始,力帆開始出現虧損,慢慢陷入銷量和利潤雙跌的困境。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後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力帆走向崩盤。而直至今日,力帆也沒有打造出一款真正爆款的車型,或許正如有些人所說的:力帆從來就沒有輝煌過。

4、中間插曲,力帆尹公子的豪車緋聞

力帆進軍汽車圈後,還有一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網上流傳很廣的,關於力帆掌門人的大少爺尹公子,江湖人稱“精彩哥”。在力帆集團還在攀升期的時候,因為購買大量的豪車被媒體曝光。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其名下的豪車數不勝數,例如國內第一輛布加迪威龍,全球限量的奔馳SLR722,此外還有寶馬、法拉利、保時捷、蘭博基尼、雷克薩斯等。身披“力帆集團掌門人之子”的標籤,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雖說力帆集團興衰和尹大公子並沒有什麼太直接的關係,但是很多人還是會有意無意地拿這些花邊新聞來進行調侃,這其中的意味相信大家都懂。

5、自斷後路,在新能源上栽了跟頭

實際上,自2014年出現崩盤跡象後,力帆還是有想過“洗心革面”的。2015年,力帆就高調宣佈,將藉助政策的支持,佈局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並計劃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新產品,實現新能源整車累計銷售50萬臺。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鑑於這個時期正是新能源大潮起勢之時,力帆這一招確實有讓其起死回生的機會。但結果呢,2016年,由於其生產的新能源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存在騙補行為,不但被取消政策補貼,還為此斷了自己重生的後路。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2017年,恰逢尹明善退位,這時候的力帆雖然有心要繼續發展新能源,但也已經是無力經營了。據數據顯示,去年力帆新能源銷量只有3091輛,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有抓住。

6、地方援助+摩托車輸血,力帆還有重生的希望?

前面也說到了,力帆雖然深陷困境,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暫時避免了倒閉。而當下又傳出力帆摩托車業務的回暖,這樣的跡象似乎給人一種“未完待續”的希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實際上,力帆的摩托車業務一直在做,但早已不是當年的龍頭老大了。只是由於力帆汽車業務的衰落,凸顯了其摩托車的存在感罷了。疆哥並不懷疑力帆能靠摩托車繼續生存,但想要回血給汽車,那是不現實的。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同樣的,鑑於力帆在汽車業務上已經無牌可打,政府的干預也只是短暫解決了力帆的資金缺口,並沒有真正解決其背後隱藏的深層性問題。

結語:中國沒有不能倒的車企!

作為最早一批進軍汽車圈的中國企業,力帆還是有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因為它的加入,帶動了相關汽車零配件和汽車人的興起,一定程度加快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親民的價格也圓了許多國人的汽車夢,並迫使合資車放下身段。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曾經的力帆也是真的有機會成為像比亞迪、吉利、長城這樣的國產品牌,可它偏偏沒有緊隨時代潮流,去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圈,更沒有痛定思痛,抓住新能源的機會。如果說力帆不能倒,那麼對於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悲哀。

全靠摩托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因為這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也是它本身的因果循環。而像力帆這樣的汽車品牌,中國還有很多,例如眾泰、東南、獵豹、野馬、中華……救得完嗎?在疆哥看來,我們的重點並不是放在替它們感到惋惜上,而是要把更多的資源聚集那些在 “優勝劣汰”中生存下來的車企身上,因為它們,才是國產車能否真正崛起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