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作為籃球運動品牌的兩大巨頭,耐克和阿迪在籃球鞋市場上份額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緩震作為籃球鞋的一大重要指標,一雙擁有良好緩震科技的籃球鞋可以很好地過濾和緩衝運動中為關節帶來的強大沖擊,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影響球員的發揮以致左右比賽的勝負。

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良好的緩震可以一定程度保護運動員



阿迪的lightstrike科技

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adidas Harden Vol.4搭載lightstrike科技

阿迪的lightstrike科技已經代替了boost成為中高端鞋的首選。當家球星詹姆斯-哈登新一代的籃球戰靴adidas Harden Vol.4已經啟用了新型的lightstrike科技,相比boost,lightstrike具有更輕的重量和更好的穩定性。boost科技帶來了極其強烈的緩震和彈性,但是作為籃球鞋鞋底科技而言,它的劣勢也是顯然易見的。過度追求“踩屎感”的緩震帶來的形變使得穩定性變差,橫向支撐不足和拖沓的啟動更是影響甚大。

lightstrike很好的解決了上面幾個問題,啟動迅速不亞於bounce,而更加輕質的lightstrike自然成為高端籃球的首選。可以說lightstrike是基於bounce和boost之間的產品,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運用密度更低的新型材料製作的改良版bounce,優點和缺點都不太明顯。


耐克的zoom科技

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Nike Air Zoom LEBRON 17的氣墊單元

耐克的zoom科技已經玩了30多年,可以說zoom是一項最適合籃球的緩震技術也不為過,作為單獨的緩震單元,zoom可以配合諸多的中底材質和鞋底支撐片達到不一樣的性能。和老麥的巨無霸漢堡一樣,zoom可以根據需求,可做大,可做厚,一層不夠做兩層,一個氣室不夠做兩個,就是這樣的“微調”持續了30幾年,zoom依然是最牛X的籃球鞋底緩震科技。耐克新一代籃球戰靴Nike Air Zoom LEBRON 17就是搭載了LEBRON 系列有史以來最大的氣墊單元,前掌搭載zoom air和後掌max air雙結合使得具有強大緩震之餘還具備良好的緩震。

這麼強大的技術就沒有缺陷了嗎?其實並不然。Zoom的厚度成為雙刃劍,如果厚度低的話緩震效果不明顯,像 LEBRON 17這樣“巨無霸”的厚度帶來了就是球鞋重心的抬高,帶來了側翻的風險和場地感不足。外露的zoom單元也極其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開裂漏氣。巨大的zoom地墊單元也需要一定的體重才能駕馭,這也是zoom飽受爭議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