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在西安市東南20華里的白鹿塬上,如果你從長安區沿韋砲公路直行上塬就走進了砲裡。塬上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平坦肥沃土地,砲裡就佔了整個塬面積的五分之一。這裡有瓜果飄香、果實四溢的美景和聞名遐邇的鯨魚溝。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春天站在砲裡原鳥瞰風景無限好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鯨魚溝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20多年後,本文作者重訪故地,感慨頗多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砲裡是建國初期設的鄉建制,1961年建人民公社,1984年又改為鄉,轄炮裡、伯坊、新村、答嘴、古溝、上原、西凹、寨子、楊魏、韓家、姚車、西嶺、南桑、布村、劉村、朱耿、前村、後村、東嶺19個行政村。2011年7月,砲裡撤銷鄉人民政府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至此“鄉”建制已退出西安市長安區歷史舞臺。

在砲裡關於周朝的傳說甚多,當地許多地名均有2000多年的歷史。

相傳周天子欲在白鹿塬上建都,鯨魚聞後,怕擔負不起城池的重量,便順溝向西逃跑,逃跑途中,鯨魚怕被發現,便化成一個寨子,即現在西安市南郊的“魚化寨”。玉帝發現後,用鐵索將其縛住,關押在長安城下,並在上建都城,以防鯨魚逃跑。傳說鐘樓下有一水眼,與大海相通。解放前,二虎守長安時,西安城內十分缺水,人們在城中鐘樓附近井內打水時,打到一條很長的鐵鏈,眾人將鐵鏈拉上一半時,頓時地動山搖,打水人趕緊把鐵鏈扔入井中,方的安寧。

每當雨過天晴,頭枕在伯夷廟門前的門檻上便可以看到長安城東門(現在仍可看到西安市)。這便是民間盛傳的“臥看長安”。白鹿原亦因此得名(史書中有記載)。從太空中看,白鹿原如一條東西走勢騰空起伏在八百里秦川腹地之上的巨龍,十分清晰。

砲裡古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相爭時謂之“霸上”,商滅周興時,伯夷叔齊深感亡國之痛,選定這風水寶地隱居而終,故又稱“首陽山”、“長壽山”。

據史傳說,伯夷、叔齊逃離孤竹國後,向西而行,聽說西伯周文王姬昌養賢納士,堪為明主,於是二人決定投奔。經過千里跋涉,終於到達西岐。二人見到周文王已死,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振軍備械東行伐紂。見此情景,便攔住武王的馬頭叩諫說:“父死不葬,愛及干戈,可謂孝乎牽以臣弒君,可謂仁乎牽”武王聽了伯夷叔齊的這番話,非常生氣,下令手下人殺掉這兩個不速之客。這時,武王身邊的姜子牙急忙勸阻說:“大王息怒,這兄弟二人雖說出這番話來,但他們是孤竹國君的兒子,也是互讓君位的賢義之人,不可殺害,就隨他去吧牎”武王接受姜子牙勸阻,放了伯夷、叔齊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伯夷、叔齊一番苦心勸阻武王,差點送了性命,又羞愧又委屈,就感嘆道:“今天下暗,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潔吾行。”於是便離開周地,沿渭河西上,到了砲裡的首陽山隱居起來。

幾年過去後,周武王的大軍消滅了殷紂王朝,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四方諸侯紛紛響應,歸順周朝。伯夷叔齊獲悉這些情況,心裡非常矛盾,他倆既為周朝的強大高興,又為武王的不義所憤,於是立志連周朝土地上長出的糧食也不吃了。他二人便上山採折薇菜充飢。雖然首陽山薇菜色白味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但它畢竟是山珍野菜,很難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兩人的身體日漸消瘦,面呈菜色,且出現浮腫。最終,兄弟倆疲勞不堪地歌吟道:“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那裡的薇菜。以暴臣換暴君啊,竟認識不到那是錯誤。神農、虞、夏的太平盛世轉眼消失了,哪裡才是我們的歸宿?唉呀,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留下著名的《采薇歌》,餓死於首陽山。

清代文人管同把伯夷叔齊隱居的首陽山稱為“餓鄉”,心許為理想的聖境。伯夷叔齊作為商文化的推崇者,在維護自己民族的文化上不肯低頭,他們的愛國精神非常值得後人敬仰,現今砲裡的古蹟有伯夷、叔齊廟,廟宇的存在實際就是後世人們對先賢的最好紀念。

唐朝開國功臣殷開山的莊園名曰“隕莊”,據說在砲裡北桑村和南桑村之間,傳說那是一個無與輪比的園林,當時有:“上有天堂,下有隕莊之美”。

據傳,殷開山墓也在附近,但至今誰也不知道在那了?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砲裡街道有個伯坊村,封姓人家現在大約有1000戶左右,該村地處首陽山上,北臨鯨魚溝。據傳是商朝伯夷的隱居地,伯夷死後便葬於此。伯夷的後人從此定居此地,生息繁衍。周天子為紀念他,在此處修建伯夷廟,此處從此稱為伯夷坊。此村雖距西安20多公里,但是地勢較高,無交通要道通過,非本土人士稀至。因此兩千多年來,未遭戰火侵襲,地貌經久無大變化,村中有千年古槐數株。至今,當地人十分重義,崇尚讀書。據當地老人講,清末此地有一句順口溜“上了八里坡,伯坊的秀才比驢多”(伯坊,伯夷坊的簡稱)。現代著名戲曲藝術家封至模、著名畫家封五昌便是該村人士。

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曾在具有國內統一刊號的、全國縣級報業佼佼者,陝西長安縣委機關報《長安報》任記者時,常年上山下鄉聯繫的採訪根據地就是砲裡鄉,這裡要說離西安也不遠,晚上站在炮裡塬上就能看見古都西安城璀璨的燈光,但只是相望,20多年前,每天只有兩趟的公共汽車從縣城韋曲到砲裡來回,交通很不便利,我每次下鄉,要不騎自行車,要不搭鄉政府的便車,來回穿梭,當年的印象,好像時代發展的腳步到了炮裡塬下就顯得有些緩慢了,當年那句“寧肯掙死牛,不要打住車”的宣傳口號,至今還在人們耳邊傳誦!

站在炮裡原上,向南望去,秦嶺北麓的終南山依稀可見,山勢起伏,十分壯觀。相傳,秦嶺裡的動物每年農曆六月麥收時節, 都要來此朝拜,每次朝拜都有一種動物在此地迷失方向。解放後,原上曾有豹子、狼、鹿等動物出沒,鹿出沒尤多,關於鹿的傳說很多。

每到春、夏、秋是砲裡鯨魚溝內風景最好的時節,林壑優美,風景宜人,這裡有清泉、竹林、桃林、杏林、等多種果林,溝底有條河,名叫“鯨魚溝河”其末端與滻河匯聚,此河是古鎬京的主要水源之一,古稱“長河”。周平王打獵至此飲馬時,聞此傳說即命此河為“鯨魚溝河”,從此二千年多年未變。河中游有一天然大潭,傳說是鯨魚的藏身之地。潭內魚種很多,尤以草魚為盛,最大的草魚有兩米多長。

砲裡雖處偏僻地方,但卻人傑地靈,英才輩出。1940年出生在砲裡的熊月玲,現在是新疆烏魯木齊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她十幾歲時與兄弟熊兆蘭在西安三義社學戲,後在新疆秦劇團發展,成為一位享譽西北的著名秦腔演員。曾歷任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委老幹部工作局局長、省委《當代陝西》雜誌社社長、曾任西京學院黨委書記的何安聚先生也是從砲裡塬走出去的名人。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炮裡塬上,土壤厚實,晝夜有溫差,“早穿棉襖,午穿紗”是這裡顯著的氣候特點,適宜西瓜生長,成熟瓜果汁多味美,由於地處高原灌溉條件根本沒有,西瓜種植全靠雨水澆灌,這也是炮裡西瓜甘甜爽口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了“旱地西瓜”的美譽而遠近聞名。2008年5月,炮裡為西瓜申請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標識。揭開小標籤,能看到一組16位編號,登錄農業部農產品安全質量中心的網站,就可以查出這個西瓜的身份。

近年來,砲裡依託自然和人文資源,積極發展都市休閒旅遊業,引進並建成了一批規模較大的旅遊觀光景點,成為長安區東部塬區的新經濟增長極。

砲裡距離西安市區只有不到10公里的車程非常適合週末活動,走進砲裡,你會看到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特徵千溝萬壑,這裡有幽靜的竹林,寬闊的河流,汩汩的清泉,非常種類繁多的樹木、動物、飛禽,還有氣勢如虹的瀑布,廣闊的湖面,實在是尋訪古蹟、旅遊休閒、體驗鄉村民風的絕佳聖境。(盧劍利)

(大美秦嶺)“霸上”聖境說砲裡

(盧劍利糸資深新聞人、評論人,大秦嶺文化研究專家。1992年起至今從事新聞文化事業,著述頗豐,代表作品有50萬字散文集《大美秦嶺》、30萬字雜文集《硯邊雜談》、《名人與書畫》、《三秦勝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