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幫扶企業、龍泉驛築牢生態環境的“鋼鐵防線”

成都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的生產設備運行正常,工作人員嚴格執行‘五專’原則,操作符合規範……”近日,為確保疫情期間醫療廢棄物及垃圾滲濾液得到及時、妥善處理,龍泉驛生態環境局對成都市垃圾滲濾液處理廠、成都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等長安靜脈產業園重點企業開展專項檢查。

行動中,工作人員深入一線,現場檢查相關設備運行維護及各項臺賬記錄,並啟動無人機,對成都市垃圾滲濾液處理廠滲濾液暫存池和成都固體廢棄物衛生處置場固化飛灰填埋區進行高空巡查,從而排查環境隱患,確保環境安全。

“此次檢查,同時也是龍泉驛生態環境局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採取多項措施,防控疫情、幫助轄區企業、保護區域環境,築牢龍泉驛生態環境‘鋼鐵防線’的一個縮影。”龍泉驛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科學研判積極作為

“七步走”工作制讓防疫落到實處

1月22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次專題會,對排查整治、內部管控、規定落實、外出報告、知識學習等工作進行部署;1月26日(正月初二)起,黨員幹部帶頭主動放棄休假,奔赴疫情防控的一線……

疫情發生後,龍泉驛生態環境局迅速響應,嚴格落實中央、省、市、區相關部署,第一時間掌握困難訴求,做到心中有數;第一時間研判解決方案,做到腦中有策;第一時間整合資源優勢,做到手中有糧;第一時間落實治理措施,做到腳下有力,精準有效服務戰“疫”一線。

龍泉驛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及時、有序、高效、安全地做好疫情防控環境執法工作,該局集思廣益,總結推行第一步“看”重點單位;第二步“問”管理情況;第三步“查”設備運行;第四步“核”數據臺賬;第五步“記”檢查內容;第六步“判”問題類別;第七步“報”工作動態的“七步走”工作制。

具體工作中,該局組織5個巡查組,採用“技防”和“人防”模式,對成都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東風渠飲用水源地、各汙水處理廠及轄區醫院、衛生院等36家單位全天候開展嚴密監管;充分利用視頻在線監控和水質自動監測技術手段,對飲用水源水質情況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醫療廢棄物處置的過程中,為避免汙染二次傳播,該區生態環境局制定了“三個專人負責責任制”和“五個獨立處置機制”,確保醫療廢物及時收集、及時轉運、及時安全處置,這也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瞭解,在承擔全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任務的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龍泉驛生態環境局嚴格落實處置機構專門負責人、生態環境局日常監管責任人、業務科室專門人員24小時駐企監管責任制,確定每日將染疫醫療廢物接收量、處置量及監管情況按時上報,同時迅速研究制定“獨立處置預案”、“實施獨立運輸”、“實施獨立焚燒”、“實施獨立的消毒程序”、“落實獨立保障”五個獨立處置機制,確保染疫醫療廢物依法依規及時有效處置。

與此同時,龍泉驛生態環境局積極對接該區衛健局、水務局等部門,第一時間瞭解定點收治醫院和集中醫療觀察點醫療廢水處理設施運行和廢水去向等情況,共商相關點位醫療廢水消毒方案,落實專人監管、信息互通。該區環境監測站也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監測預案,確保醫療廢水消毒到位,達標排放;督促指導城鎮汙水處理廠加密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監測頻次,確保出水水質全面達標。

走訪企業解決難題

主動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我們復工復產遇到環評問題,希望你們能來指導一下,幫助我們儘快投產。”“好的,我們馬上就安排專人來協助你們!” 2月7日一大早,龍泉驛生態環境局就接到了成都市衛生材料廠的求助電話。

原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成都市衛生材料廠準備利用原有的無塵操作間投產口罩,以滿足醫療機構、重點防“疫”單位和廣大消費者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剛性需求。“但按照常規流程,企業想要生產口罩,需要相關的擴建環評手續,從籌備到環評編制,再到報告審查等相關程序走完,要花費很長時間。”成都市衛生材料廠工作人員說。

掛斷電話,龍泉驛生態環境局立即行動,安排專人主動上門服務,指導企業準備資料、網上填報申請表格……僅半天時間就幫助企業辦完手續,為企業口罩項目的及時投產創造了良好條件。

事實上,成都市衛生材料廠的經歷並非個例,疫情發生後,龍泉驛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的有關指示精神,以及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環評審批專題會議精神,從多個方面認真梳理,結合該區實際,制定了《優化審批服務保障項目建設七條措施》,通過環評服務提前介入、審批服務專項保障、審批流程優化升級、疫情防控優先保障、小微企業豁免管理、強化服務中介管理、加強學習提升能力等七大措施,全力促防控,保民生,穩企業。

“特殊情況下,我們共克時艱,同企業一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汙染防治攻堅戰。”該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疫情期間,他們採取靈活有效方式推進環評審批工作,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接觸,認真做好個人防控,統籌好工作方法,促進企業加快投資復產。截至3月20日,指導完成重大項目審批4個,網上審批項目18個,共涉及總投資188674萬元。此外還接收了不見面審批項目37個,目前審批工作正有序推進。

堅持執法與服務並行,助力企業解決環保訴求,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該區生態環境局同時進一步深化轄區網格員同復工復產企業間的聯繫,重點了解企業困難、問題和主要訴求;進一步深化執法機構同復工復產企業間的聯繫,重點做好相關服務和業務指導,幫助企業研判問題,制定解決方案;進一步深化和協調好復工復產企業同第三方治理單位及相關機構間的聯繫,重點做好各方面的統籌協調工作,推動相關工作方案落地和企業訴求得到有效解決。

據介紹,截至3月20日,該局工作人員共聯繫走訪企業200餘家次,收集企業反映的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危險廢物貯存壓力大及環境監測能力不足、企業信用修復等問題和困難25個,並通過聯繫相關專家、專業機構幫助企業加以解決22個,3個正在推進中。

空氣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0天

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高質量收官

在龍泉驛區戰“疫”的同時,該區還打好了另一場戰役——2019-2020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龍泉驛區實現了高質量收官。“2020年1月1日-3月20日,龍泉驛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67天,同比增加10天。冬季戰役期間,未發生重汙染天氣。”龍泉驛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去年11月,在2019至2020年龍泉驛區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專題工作會上,該區就對冬季戰役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冬季戰役中各部門、街鎮的工作任務和職責,部署了在建工地揚塵管理、錯峰生產、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等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成都市龍泉驛區2019-2020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成都市龍泉驛區2019-2020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督查方案》賡即出臺,明確了工作內容、責任單位、督查時間等,為打響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制定了詳細周全的“作戰圖”“任務書”。

為確保冬季戰役各項工作得到全面落實,在省、市大氣專項督查的基礎上,該區建立了冬季戰役巡查督查機制,對冬季戰役工作開展了全面巡查督查,按照各自職責,該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組建了8個部門專項巡查組,分別對各行業工作情況開展不間斷的督查;各街鎮成立了街鎮巡查組,對本轄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巡查。

在霧霾易發高發的冬季,龍泉驛區始終積極響應成都市大氣汙染防治應急預案,全力“鬥霾”,為群眾健康呼吸保駕護航:加大工業企業汙染綜合治理督查,出動執法人員906人次,車輛82臺次,對磚瓦行業、重點產廢企業等落實情況開展巡查、夜查,充分發揮走航車巡查作用,對重點區域進行走航監測;加大移動源監管,按要求進行場檢、路檢,並加大柴油貨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加大工地及道路揚塵綜合治理,加密了主要幹道、綠池的沖洗保潔工作;加大面源汙染控制,嚴查隨意焚燒、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汙染,強化網格化監管巡查力度、執法力度和文明勸導。

“從督查巡查情況看,相關企業均按要求落實了錯峰生產,環保設施正常運行。”龍泉驛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季戰役期間,該區在強抓大氣汙染防治的同時,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強化企業服務保障,推動綠色發展。

據介紹,冬季戰役開展後,該區生態環境局分批次組織涉氣企業進行了冬季戰役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專項培訓會,通過講清省、市、區的部署要求,講清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講清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具體事項,派出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進行檢查指導,為企業做好冬季戰役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該區還聘請大氣汙染防治專家對陵江山川、雲內動力、金時印務、成都炭素等涉氣企業進行了現場指導,幫助指導企業進一步做好大氣汙染設施設備升級治理相關工作,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回應群眾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