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在新中國剛解放的那段時間裡,處於盛產著名文物地的人總是容易撿到各種各樣的文物。1954年春,上嚴兒村一個叫何招弟的姑娘剛滿十七歲。她這年紀在家中要幫忙幹很多的活,因為家裡養了豬,所以還得去山上割草。這樣的事兒,何招弟也做了不少時間了,這一天,卻註定要有一個意外發生。因為需要的草比較多,所以何招弟走遠了些,割著割著,忽然發現自己的鐮刀碰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

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她撥開草一看,是一個青色的瓷器,在泥裡顯得有些髒。這個東西看起來比較漂亮,形狀也不像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一艘完整的船型,於是何招弟就把這個物件帶回了家。當時的農村大多數人都沒有文物的概念,洗乾淨之後,何招弟的母親也只是感覺這東西像是個寶貝,打算留著當傳家寶使用。

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都知道,在農村一件小事都會傳得很快,更何況是撿到寶貝這樣的大事。何招弟家撿到寶貝的消息越傳越快,有年紀大的老人就表示。這個寶貝好好收著,以後說不定能當傳家寶使用,然而事情卻傳到了龍泉鄉的文物管理部門耳中,有一位專家好奇就打算去看看。因為當時專家是村長帶過來的,何招弟當然是立馬就把寶貝拿了出來。這個專家也有點水平,一看就感覺何招弟撿的不同尋常。

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再一看就驚訝了,猜測或許是南宋時期的物件。宋朝的瓷器發展得十分的繁榮昌盛,一般來說宋瓷被分為六個窯系。北方有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而南方則是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和龍泉青瓷系。宋瓷成就是最高的,這名瓷就更不用說了。而龍泉青瓷恰好就是龍泉的特產,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這是中國乃至世界離歷史上燒製年代最長,產品質量要求最高的青瓷歷史名窯之一。

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龍泉青瓷又分為哥窯還有弟窯,其中的哥窯被譽為宋代五大名瓷。弟窯也不遜色,輝煌了數百年,在世界範圍內都受到瓷器愛好者的喜愛。假如說何招弟撿的真是龍泉青瓷那價值還有意義就高了,不過奇怪的就是瓷船在當時看來比較特別。大多時候兩宋的瓷器大部分都是碟、罐之類的,瓷船很少聽說過。

女士撿到“傳家寶”,專家:不捐是犯罪,無償捐出後,成鎮館之寶


仔細觀察了之後肯定這是一件文物,專家就跟村長溝通了一番,隨後離去。何招弟本以為沒事了,他們也不好直接問專家這到底是不是寶貝。誰知村長接著就留下了他們,跟他們說專家鑑定了這是真的文物,不過可能比較名貴,建議交給博物館,不然就是犯罪了。一聽這話,何招弟母女自然是積極上交的。

她們想的是無償捐贈,但文物部門還是給了68元獎勵,這筆錢在當時算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了。而她們上交的那艘瓷船就是元龍泉窯舟形硯滴,經過更仔細的鑑定,這是元朝的文物。是一件十分難得的龍泉青瓷精品,硯滴主要作用是給硯臺磨墨添水,但它製作得極為精緻。胎質細膩潔白,釉層肥厚、色粉青。輾轉之下被送去了浙江省博物館,成為了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