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幻想,希望自己得絕症,醫生宣告你的生命期限,然後嘆口氣讓你好好享受生活。

我就不止一次有這種幻想,就剩幾個月好活了,那我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什麼責任都不用負地去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比如行竊搶劫這種,開玩笑的了,其實我想說殺人放火啊之類的事情。

因為誰也不能去責怪一個沒幾天生命的人,因為反正都是一死,而且是馬上要死,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裡就描述了這樣的一個場景,並且這個場景還發生在精神病院。

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她生活中的一切沒有任何變化,青春一旦逝去,就意味著將一天不如一天,老年期便會開始在她身上打上它不可逆轉的印記,疾病來了,朋友們離去了,總而言之,繼續生活下去不會增添任何新意,相反,忍受痛苦的可能性卻大為增加了。”

——這是維羅妮卡自殺的原因之一,對枯燥生活的恐懼。

這讓我想到很小時候的一種恐懼,當時父母每天上班把我鎖在家裡,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時間久了就會特別無聊,每天我都會抱怨他們為什麼要上班而不能陪我玩兒,當然,為了賺錢,可那時候我心中就默默產生了一種恐懼,非常害怕自己有一天也必須每天按時上班、按時做三頓飯、按時睡覺,過著每天都一樣的生活。

對這件事的恐懼是那麼真真切切的存在過,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少出現,當現在自己就過著這種自己曾經害怕的生活,還是不時會想起小時候的感覺,然後提醒自己不能這樣下去。

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除了被判決得了絕症的維羅妮卡,這個故事還描述了住在精神病院裡的三個“正常人”,每個人都有一段簡單卻致命的故事,而每個故事都能讓我聯想到一種phobia(恐懼症),如果維羅妮卡讓我聯想到的是對單調的生活的phobia,那麼第一個女病人的故事可以說是對狂熱的愛的恐懼。

她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年輕的時候瘋狂的愛上一個人,可惜沒結果,抑鬱了一段時間後開始了新生活,結了婚有了孩子,似乎一切都進入了正軌,突然一個導火索讓她又想起了那個人和那一段感情故事,然後天甭地裂,她想方設法找那個人,每天悶在家裡不出門,最後看醫生,進醫院。

於是我不得不覺得狂熱的愛是一件可怕的事,為什麼要愛一個人愛到骨子裡,愛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呢,或許淡淡的愛情更加美好吧。

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第二個男病人是一個年輕人,因為自己的追求不符合父母的期望而被精神分裂。

父母對孩子期望的描寫讓我想到自己上學時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跟父母走在一起碰到熟人然後被誇學習好,不知道為什麼,我是多麼恨別人假惺惺地彷彿不是在誇我而是在誇我爸媽的一個東西,也恨被誇的時候爸媽露出的一絲絲喜悅,更恨自己因為被下了定義而不得不去裝一個好學生。

雖然我相信父母的愛不會因為我學習好不好成不成功而改變,但那種家長特有的期望似乎一直讓我很害怕。

有一次同事討論生小孩,我就頭頭是道地勸說一個已婚女同事領養小孩不要生小孩,領養總比親生的會淡然一些吧,因為太愛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都是不快樂的源泉,你愛的人或東西不合你意或得不到,你該怎麼辦。

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第三個描寫到的女病人原本是個律師,後來莫名其妙的患上恐懼症,有時就突然動不了或者喘不過氣。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隱喻吧,現在是一個到處phobia氾濫的時代,什麼密集物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恐色症,似乎你不恐點什麼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

但其實更是一個人人都要單打獨鬥什麼都不能怕的時代,每天看到各種雞湯文讓人要內心強大,誰都得會幾個雞湯句型勉勵別人加自勉。或者正是因為這種什麼都不能怕,讓人更加無助,才需要找點其實並不可怕的東西恐懼一下,不失為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

抑鬱、焦慮折磨現代人,如果生命只剩幾個月你會做什麼?


最後想說那個強大的醫生,所謂不想當騙子的精神病醫生不是好的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醫生給維羅妮卡一個生命的死期,她也不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會讓周圍那些人想要離開精神病院追求新的生活。

那個醫生相信大腦裡的一種物質讓人有精神問題,若不是理智的小人每天對抗著psycho小人,每個人都可能隨時發瘋,因為誰都有各種放不下的憂鬱和克服不了的恐懼,或者這樣那樣離奇的想法,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psycho,歸根到底,治癒的方式還是自己看待生命和生活的態度,當你那麼清楚死亡在即的時候,誰都會珍惜生活了吧。

總之,Live as if you will die tomorrow,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