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01《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刻意練習最核心的要點在於:要走出舒適區;訓練時要專注;不斷得到反饋,不斷進行糾正。這三點,那一點都不容易,所以做到的人,人們往往以為他們很有天賦。


02《結構思考力》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這本是享譽全球的《金字塔原理》的漢化版,是一位專門做金字塔原理培訓的培訓師寫的,裡面的主要觀點和許多案例都來自原書,雖然如此,這本書還是值得大家去讀一讀,主要因為三點:

1.這本《結構思考力》寫得比原書更通俗易懂。

2.這本書寫得更適合中國讀者,裡面補充了許多中國企業的案例,還有些培訓學員的作品。

2.整本書的結構就是遵循金字塔原理構建的,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金字塔原理的案例,值得好好學習。


03《血疫》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溫馨提醒,本書不太適合吃飯時看。

現在我想起書中關於病人感染病毒到死亡的描述,還能立馬感到喉嚨發緊。作者的描寫真的是太生動了。

看完這本書,覺得新型冠狀病毒沒有那麼可怕了。


04《園丁與木匠》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一位發展心理學家寫的有關育兒觀的書,所以這本書的觀點都有進化論的以及心理學實驗的支撐。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父母不應是木匠,按照心中的模子有意識地把孩子培養成某一種人,而是應該成為園丁,為孩子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供孩子去探索。

書中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第4章關於孩子模仿能力的描寫,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驗來說明孩子高級又高效的模仿能力。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具體的機制。讀完這章,我更相信,父母的身教勝於言傳。


05《清單革命》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這是一本醫生寫的書。

人人都會犯錯。在知識日益複雜體系日益龐大的今天,無論我們進行多麼細緻的專業分工和培訓,一些關鍵的步驟還是會被忽略,一些錯誤還是無法避免。

此時,我們需要的其實只是看似笨拙的一份清單,幫我們的大腦把把關。


06《尚待商榷的愛情》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第一次讀到這種形式的小說,由三位主人公輪流向讀者口述同一場愛情。你會發現,同一件事,在不同當事人看來,竟有如此大的差別。


07《傲慢與偏見》

因疫情宅家的2月,我讀了7本書

這本是經典回顧,聽完了有聲書,順便還看了BBC2005版的劇,BBC版的達西先生是我心目中的達西了。

現在越來越喜歡有聲書了,洗漱時可以聽,吃飯時可以聽,眼睛疲勞時最適合聽,不知不覺,一本書就聽完了。不過聽到精彩段落時,還是想找書看看好好品味一下。

好啦,這就是二月份讀的書啦,三月繼續加油(ง •̀_•́)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