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加速度” 幹出“新氣象”

3月31日,位於廣陽區萬莊鎮的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制梁場內熱火朝天,鋼筋切割、綁紮、存儲、運輸有序進行,制梁場西側空地上整齊碼放著一排排巨型的“床板”——倒梯形成品箱梁。

站在場內鋼筋預綁臺座上放眼望去,多臺數控剪切設備高速運轉,密密麻麻的鋼筋籠上,工人們抬料、安裝、捆綁鋼筋,忙個不停。“2月26日開始,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全線復工後,我們全員以‘加速度’、高效率的態勢穩步推進。”中鐵十局集團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站前5標項目指揮部黨支部書記田海濤指著施工現場說。

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位於北京大興區與廊坊市境內,是京津冀區域城際鐵路網中最內部一條半環型聯絡線,建成後,它將北京兩大機場及副中心串聯起來,形成北京副中心的快速客運通道。

該工程起自廊坊東站以東京冀省界出,經廊坊市廣陽區、北京市大興區,終至北京新機場以南京冀省界,設廊坊東站、空港新區站、新航城站和新機場站等4座車站,在廊坊境內設動車運用所1座。鐵路等級為雙線城際鐵路,設計速度200公里每小時,計劃工期4年。

“人材物合理搭配才能保障工期!”田海濤告訴記者,項目全面復工後,利用自駕、包車、“點對點專車”等方式,已到崗進場800餘人,滿足了各工點前期施工需要。復工以來,共完成橋樑樁基施工1300延米,橋樑承臺6個,路基碎石墊層施工6000立方米,鋼結構支撐體系安裝120砘,鋼筋加工550砘,混凝土澆築3800立方米,改良土拌和站建設已完成。

中鐵十局負責的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站前5標段,主要工程有“一站兩橋”,即廊坊東站、廊坊東站站前特大橋、廊坊特大橋和6處特殊孔跨結構工程。

上午11時,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其中一處特殊孔跨結構工程——跨京滬高鐵轉體梁施工現場,不遠處的京滬高鐵每隔不久就會有一趟列車呼嘯而過;高鐵左側8米深的基坑下,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伴著“刺刺”聲響,一根根鋼筋慢慢被固定。“京滬高鐵左側基坑轉體梁承臺正進行底層施工,緊接著將是上臺施工,我們將全力以赴保安全抓質量搶進度。”項目副經理王龍會介紹。

工程質量是百年大計。中鐵十局集團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站前5標項目廊坊制梁場總工程師孟耀通說,從原料進場開始,他們堅持全程把控質量關。對每批鋼材進行檢驗,質量合格方能進入鋼筋加工區,同時還要對鋼筋籠進行焊接實驗,合格方可使用。

鋼筋綁紮間距控制在10mm,混凝土墊塊梅花型佈置1平方米不少於4個,水平分段、斜向分層一次性澆築成型……技術員吳紹森介紹,按照嚴格的質量把控體系,技術員和質檢員全程在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等各施工現場指導工人施工。

“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抓好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我們實行工人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全力彌補因疫情影響的施工工期,堅決完成年度施工生產投資計劃,全力保證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按期開通運營。”田海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