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每日分享20200325魏恩伯格:第二、二十一號交響曲 (2019)


會員每日分享20200325【古典】Mirga Grazinyte-Tyla - 魏恩伯格:第二、二十一號交響曲 Weinberg_Symphonies Nos. 2 & 21 (2019) [24-96]


會員每日分享20200325魏恩伯格:第二、二十一號交響曲 (2019)


專輯英文名:Weinberg : Symphonies Nos. 2、21

專輯中文名:魏恩伯格:第二、二十一號交響曲

唱片條碼:0028948365661

唱片公司:DG

樂 團: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海克萊曼室內樂團)

指 揮:Mirga Grazinyte-Tyla (米爾嘉.葛拉齊尼提 - 泰拉)

發行時間:DG 2019/05/03 臺版 2019/06/06


========================================================


關於Mieczysaw Weinberg(米奇斯瓦夫·魏恩伯格 1919-1996)


猶太血統的波蘭裔俄羅斯-前蘇聯作曲家,鋼琴家。早年在華沙音樂學院學習,1939年德軍入侵後全家被屠殺,他逃到蘇聯,先在塔什干工作。1943年,所作《第一交響曲》得肖斯塔科維奇賞識,移居莫斯科。1953年,因是猶太人被蘇聯當局以莫須有罪名逮捕,幸而斯大林去世,被釋放。後一直居住在莫斯科。


魏因貝格是一位風格保守的多產作曲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受肖斯塔科維奇的影響,但風格更加平靜深刻,較少諷刺性,仍常帶有明顯的政治和民族色彩。


2019年,德國留聲機唱片公司(DG)迎來創立120週年第一位簽下專屬合約的女性指揮家,來自立陶宛的Mirga Grazinyte-Tyla(米爾嘉.葛拉齊尼提-泰拉)。


米爾嘉1986年生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奧地利的格拉茨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畢業後,繼續在萊比錫、波隆納、蘇黎世等地學習,2012年贏得雀巢薩爾茲堡音樂節青年指揮大獎。2013年米爾嘉被任命為瑞士伯恩歌劇院首席指揮,並在2012-13樂季擔任杜達美在洛杉磯愛樂的助理指揮,2015年獲選為薩爾茲堡市立劇院的音樂總監。同年7月,米爾嘉擔任伯明罕市立管弦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在雙方愉快並激盪不少火花的合作之下,伯明罕2016年9月宣佈米爾嘉繼拉圖、歐拉摩、尼爾森斯之後,成為該團第十二任音樂總監。


米爾嘉在DG的首張專輯不挑軟柿子吃,選了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樂迷關注的波蘭猶太作曲家魏恩伯格兩首交響曲。魏恩伯格早年在華沙音樂院學習作曲,後來因為戰爭緣故輾轉遷移到蘇聯,後來受肖斯塔科維奇高度賞賜,成為蕭亦徒亦友的莫逆交。作品受肖斯塔科維奇影響,風格較為保守,有著深刻的情感與抒情性,非常值得加以推廣。


專輯收錄魏恩伯格早期為絃樂團譜寫第二號交響曲,以及1992年完成的第二十一號交響曲「猶太禱文」,也是作曲家最後一首交響曲。第二號米爾嘉指揮由小提琴克萊曼所創立的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第二十一號交響曲附有小提琴獨奏及聲樂唱段,小提琴特地商請克萊曼擔綱,樂團則合併了伯明罕與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米爾嘉認為魏恩伯格是一位被嚴重低估的作曲家,希望能大力推廣他那令人深深著迷的音樂。


繼西蒙·拉特爵士,薩卡里·奧拉莫和安德里斯·尼爾森的足跡之後,MirgaGražinytė-Tyla於2016年2月被任命為伯明翰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Gražinytė-Tyla為世界各地的特邀指揮帶來了振奮的聽眾。在歐洲,她與立陶宛國家交響樂團,貝多芬樂團波恩,德國廣播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電臺合唱團,MDR交響樂團,廣播交響樂團以及維也納室內樂團,丹麥民族交響樂團合作。


樂團,莫扎特音樂團和薩爾茨堡相機博物館,以及柏林Komische Oper樂團。在Kremerata Baltica,Mirga與Gidon Kremer進行了許多歐洲之旅的動態合作。她曾在海德堡,薩爾茨堡,柏林的Komische Oper和伯爾尼(Berne)擔任過歌劇演出,在那裡她曾擔任Kapellmeister的演員。在北美,她曾與西雅圖和聖地亞哥交響樂團合作,並在紐約與茱莉亞樂團進行了首次演出。


在洛杉磯愛樂樂團工作期間,格拉曾尼特·蒂拉(Gražinyt-Tyla)是2012-13賽季的達達梅爾研究員,兩個賽季(2014-2016)的助理指揮以及2016-17賽季的副指揮。Gražinyt-Tyla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薩爾茨堡州立劇院的音樂總監。她曾獲得2012年享有盛名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年輕指揮獎,隨後她與古斯塔夫·馬勒青年樂團在薩爾茨堡音樂節的交響音樂會中首次亮相。


她2017/2018賽季的重頭戲包括與CBSO一起在歐洲巡迴演出(德國,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博物館,比荷盧經濟聯盟和瑞士),並返回立陶宛國家交響樂團和洛杉磯愛樂樂團。她與法國巴黎愛樂樂團,柏林DSO,羅馬聖塞西莉亞,萊托里諾,費城樂團和大都會歌劇院樂團一起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


Gražinytė-Tyla於2009年4月被德國指揮論壇(Deutsches Dirigentenforum)發現。她出生於立陶宛維爾紐斯,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


在蘇黎世音樂學院學習之前,她曾在萊比錫音樂學院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和意大利博洛尼亞音樂學院學習。她畢業於奧地利格拉茨音樂與美術大學,獲得合唱和管絃樂隊學士學位。Mirga參加了許多大師班和指揮研討會,並與許多知名指揮和教授合作,例如Christian Ehwald,George Alexander Albrecht,Johannes Schlaefli,Herbert Blomstedt,Colin Metters和Kurt Masur。


[01] Symphony No. 2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30 : 1. Allegro moderato

[02] Symphony No. 2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30 : 2. Adagio

[03] Symphony No. 2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30 : 3. Allegretto[04]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1. Largo

[05]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2. Allegro molto

[06]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3. Largo

[07]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4. Presto

[08]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5. Andantino

[09] Symphony No. 21, Op. 152 &“Kaddish“ : 6. Len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