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賺錢效應削弱?一季度基金銷售“虎頭蛇尾”

股市賺錢效應削弱?一季度基金銷售“虎頭蛇尾”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今年一季度全球股市過山車般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賺錢效應的削弱,也使得基金髮行市場短短數月經歷了從發行潮到賣不動的尷尬場面。

整體來看,一季度基金新發規模突破5000億元創下新紀錄,但這主要得益於年初科技行情大好,相關權益類基金得以大賣。隨著海外疫情的不斷擴散,科技主題等基金淨值大幅回撤,套住一部分資金的同時,也令眾多資金望而止步,一季度中後期有部分基金陷入募集延期和失敗的窘境。

不過,萬綠從中仍有紅,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等板塊在3月份保持了較好的上漲趨勢。步入二季度,股市能否帶來賺錢效應,基金髮行市場是否還會出現爆款?

1 再創紀錄,單季發行破5000億

一季度基金髮行市場再創新高。Wind數據顯示,共有292只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到5160.46億份,平均發行份額達17.7億份。5000億份的發行份額也創下了公募基金史上新紀錄,同比2019年、2018年和2017年一季度分別增長超150%、70%和100%,同時,這也是第四次單季度發行份額突破5000億。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有4只基金首募規模破百億元,均屬於權益類基金,其中還包括1只ETF,這與去年發行市場截然不同,去年成立規模破百億的基金大多屬於純債基金和債券指數型基金。

首募規模破50億元的基金達到數十隻,除個人系公募泓德基金髮行的泓德豐潤三年外,其餘基金均屬於大型公募旗下。此外,共有40餘隻基金僅用一天便完成了募集。

2 賺錢效應不再,銷售遇冷

海外疫情讓股票市場變幻莫測,這也使得眾多場外資金在等候觀望,3月中下旬,北上資金曾一度出現持續淨流出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已經很難看懂行情走勢。在此背景下,火熱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延續整個季度。

3月20日,某科技創新基金宣佈延長募集時間,延期至4月份,預計募集時間接近一個月。3月28日,又有一隻科技創新基金髮布延長募集公告,延期至6月中旬,預計募集時間達到3個月。

實際上,基金延長募集本屬正常,但上述兩隻延長募集的基金與之前一天就閉門謝客的科技創新基金相比有些意外。數據顯示,今年3月初以前,多隻設定了10億元募集上限的科技創新主題基金,在開賣首日便宣佈售罄,有些則因為資金流入過多,不得不按照比例來配售。

此前,科技創新基金的發行火爆除了與年初科技行情密切相關外,去年末賺錢效應顯著的科技主題基金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購買此類基金。數據顯示,前兩月電子板塊上漲19.69%,領跑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但到了3月份,海外疫情使得美股市場大幅震盪,特斯拉、蘋果等行業龍頭股價大幅回落,國內科技板塊就此突然熄火。整個3月份,電子板塊下跌超20%,跌幅排在所有行業指數之首。

除了科技創新等基金延長募集外,還有3只定開債基金宣佈募集失敗。從火爆到遇冷,基金髮行市場只用了3個月。據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份延長募集的基金數量共有10只,已經超過前兩月的總和。

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基金髮行市場離不開賺錢效應,一旦市場存在賺錢效應,投資者就會積極買入,否則,就會冷靜。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隨行業熱點,當前時點可考慮定投指數基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記者表示,二季度市場行情以震盪為主,有一定的反彈賺錢效應,但相比一季度,基金髮行市場會出現“降溫”。

3 醫藥消費復甦,後市關注哪些領域

風水輪流轉,A股市場並不缺乏投資機會,在3月份科技行情遇冷之後,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板塊開始迎來春天,併成為3月為數不多有反彈趨勢的板塊。

萬家基金向記者表示,經過2-3月份的調整,A股市場最大的風險很可能已經過去。未來,美股受經濟影響,存在繼續調整的概率,但較難再現過去兩週連續四次熔斷的情景。而伴隨國內經濟的逐漸改善,儘管企業盈利預期有可能進一步下修,但投資者信心有望向上修正,尤其是在全球央行進行了非常規貨幣寬鬆以後,投資氛圍會漸漸樂觀起來。

從跨年度的時間週期看,未來每一個季度都將可以看到企業的環比、同比增長。基建相關的修復速度快一些,可持續性差一些;消費修復速度慢一些,但修復(上升)週期可以持續2年以上。萬家基金認為,這對於投資而言,是極為難得的時機。配置上,可關注受益於政府投資的基建,受益於政策性驅動的科技,根據“一城一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望邊際放鬆的房地產及相關產業

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認為,A股市場有望出現三大板塊並駕齊驅的格局。

一是今年有望成為農業兌現年,非洲豬瘟使得行業產能大幅去化,豬肉供給缺口巨大,並將帶動替代性動物蛋白價格景氣,農業板塊上漲將得到兌現;

二是今年將是科技深化年,5G通信建設將進一步深化,智能手機迎來換機潮,相關產業重回景氣週期;

三是今年或是消費分化年,消費升級的趨勢正在形成,創新藥維持長景氣週期,汽車有望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回升,白酒頭部效應集中,存在波段性機會。

萬家基金認為,目前市場仍潛在風險,全球疫情的最高點還未到來,國內也有可能面臨輸入型病例帶來的二次疫情風險。同時,疫情對於企業盈利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顯現出來,這些都是投資者需要警惕的。

楊德龍提出50%消費、30%券商、20%科技的配置比例。這種配置方式屬於相對保守的一個配置策略。因為消費的業績較好,股價波動較小,可以拿一半倉位配在消費股上,包括白酒、食品飲料、醫藥、家電、旅遊酒店等板塊。科技板塊雖然股價彈性大,上漲時有較好的收益,但是由於風險較高,業績支撐不強,所以配置比例不要超過20%。

股市赚钱效应削弱?一季度基金销售“虎头蛇尾”

年報披露ETF背後“金主”:險資熱衷寬基,散戶偏愛行業主題

本月最大反轉!科技股黯然失色,消費引基金扎堆關注

《國際金融報》金融中心等你來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