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賽道融資不斷,商業化還遠嗎?

2019年,車市寒冬依舊,自動駕駛泡沫破碎,進入靜默期。從過去幾年自動駕駛的發展來看,發展自動駕駛不是一時的投入,而是長期的投入,並且短期內無法從自動駕駛中獲利,資本家們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因此越發謹慎。

自動駕駛賽道融資不斷,商業化還遠嗎?

  但2020年開局似乎打破了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的定性。全國遭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侵襲,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影響。但自動駕駛領域不僅沒有斷水斷糧,反而在此期間茁壯成長,接連不斷的融資也讓整個行業如沐春風。難道自動駕駛真的逆勢而行,迎來春天了嗎?

  迎各路資本青睞

  自動駕駛還面臨著商業化難,社會化道路自動駕駛落地難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它經歷了超過十年的發展,到如今還沒有為汽車世界帶來哪怕一分錢的盈利。然而,它卻在汽車行業近乎停擺的時期,迎來了各路資本的青睞。

  2月26日,在國內疫情依然嚴峻,汽車行業繼續停工停產之時,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獲得了來自豐田的4.62億美元融資。這筆融資也是目前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同日,馭勢科技也獲得博世、深創投、中金資本等資金方的 B 輪加持,早前已經宣佈他們在寶駿基地和香港國際機場的無人物流項目,到今年4月份都將成為常態化運營項目。

  3月2日,自動駕駛技術龍頭公司Waymo宣佈獲得一筆總額22.5億美元的融資。作為從谷歌獨立出來的自動駕駛實驗室,Waymo分拆4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獲得外部投資。

  3月4日,白犀牛宣佈獲得辰韜資本的追加投資;3月5日,慧拓智能宣佈獲得凱輝基金的投資;3月11日,新石器宣佈獲得理想汽車的投資。

  另據最新消息,去年8月正式從滴滴出行分拆出去的滴滴無人車,也即將獲得孫正義旗下軟銀3億美元的融資。

  為什麼自動駕駛會在汽車產業集體低頭的時刻,獲得資本的高度青睞?其中原因從這次疫情防控情況中可以窺見一二。

  此次疫情發生之後,廣州某醫院率先使用機器人精準給病人送餐;各無人飛機不分晝夜將醫用物資運送到環境惡劣的地方;各類型的AI產品、人臉識別、無人酒店、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相繼問世。這些都促使無人駕駛產品體現出了非常大的利用價值和優勢,在業務上有突破,在融資上獲認可。

  另外,疫情導致國家在新基建的投入非常巨大,尤其是在5G、充電樁等方面,而這兩個基建的投入對無人駕駛發展非常重要。

  發展環境轉好

  這些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為何如此吃香?這不僅與他們自身的技術實力和戰略規劃有著密切關係,與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整體大環境也密不可分。

  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概念興起後,我國就一直積極跟進,並進行全面佈局。國家層面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從法規、資金等多個環節為自動駕駛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國內科技互聯網巨頭、汽車廠商也加快投入,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落地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日前,國家工信部等11部門又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這一戰略的提出,為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和更加明確的指導,對於行業來說是一大新的利好。

  除了政策的支撐外,也有需求的支撐。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單一汽車市場,未來有望成為主要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畢馬威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四,較去年提高七位,中國推出多項新規並在全國擴大自動駕駛測試推動了市場的發展。同時,由於市場規模巨大和5G等新技術的推出,也促使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之一。

  另外,就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而言,中國也是遙遙領先的。據全球知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此前的一份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認為全自動駕駛非常重要的比例高達49%,比較之下德國和美國僅16%的消費者認為全自動駕駛“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麥肯錫認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預計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

  而從企業層面來看,由於研發投入巨大、商業化落地緩慢、法律體系較為滯後等原因,近兩年來全球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逐步進入了理性階段,“單幹”的少了,“說大話”的也少了,各大巨頭以及初創公司都更加精打細算、更為注重資本和技術等層面的合作。這對於各企業的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商業化進程如何?

  自動駕駛在業務上有突破,在融資上獲認可,那麼,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如何?可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疫情促使自動駕駛板塊被看好,低速自動駕駛有望商業落地。

  由於多方面因素制約,自動駕駛商業化至今依然成績有限。不過,這一次的疫情期間,低速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備受業內關注。

  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必須減少不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甚至是人與物體之間的接觸,也就是實現“零接觸”。為此,低速無人駕駛車輛在物流、配送、清潔、消毒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度和應用能力。例如,京東在湖北武漢使用L4級自動駕駛配送車運輸醫療物資,上海投入自動駕駛消毒車進行自走式噴霧消毒等。

  根據研究機構預計,未來3至5年內,低速自動駕駛技術有望更快實現商業落地,相關的頭部企業或得到更多融資機會與市場機會,在此基礎上,成長出幾個“獨角獸”企業與國外“大佬”打擂臺也並非不可能。

  另一方面,隨著投資增加,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加速發展,並因此推動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已經提速,加之產業環境轉好,雖然還面臨著法規等方面的問題,但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相對此前有明顯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