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漢廣》,是遊女真的出嫁還是樵夫想象自己能餵馬駕車?

秋陽讀線裝經典


《詩經》是中國首部詩歌總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漢廣》出自《詩經·國風·周南》,顧名思義,漢水何其廣闊,水何漫漫,就像主人公和心上人之間的距離。《漢廣》講述了一位樵夫在滄波上目睹了女神的身姿,從此展開了一場無望的逐愛之旅。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原始的先民們相信萬物有靈,山川菏澤皆有神明守護。長江有巫山神女、黃河有洛河女神,湘江有湘水女神,漢江也有漢水神女。漢水上游一帶,橫貫陝南。正在江邊砍伐喬木的淳樸樵夫,竟然有幸遇到了一位順水浮游的女神。她是如此清麗脫俗,讓岸上的樵夫一見傾心。他要游泳追去,奈何江面橫闊,狂波拒人,總追不上。他想放筏追去,奈何江流縱長,遠水連天,終不可及。

樵夫一心愛慕女神,卻終究難以得到女神的回應。他明白自己和遊女的距離,就如同廣闊的漢水、迢迢的長江,永遠無法泅渡。可是那又怎樣呢?樵夫開始忙碌,砍伐荊條、收割蔞蒿,如果有幸能夠把女神娶回家,就要用這些把她的馬兒餵飽。然而樵夫心中明白,這距離是無法跨越的,所以詩的最後,他只有反覆吟唱:漢水這麼寬廣啊,怎麼能游泳到對岸;漢水這麼湍急啊,木筏怎麼能過江?

樵夫一心愛慕女神,卻終究難以得到女神的回應。他明白自己和遊女的距離,就如同廣闊的漢水、迢迢的長江,永遠無法泅渡。可是那又怎樣呢?樵夫開始忙碌,砍伐荊條、收割蔞蒿,如果有幸能夠把女神娶回家,就要用這些把她的馬兒餵飽。然而樵夫心中明白,這距離是無法跨越的,所以詩的最後,他只有反覆吟唱:漢水這麼寬廣啊,怎麼能游泳到對岸;漢水這麼湍急啊,木筏怎麼能過江?

《漢廣》開頭連用四個“不可”,這幾乎斷絕了樵夫被愛的希望,然而,追尋所愛有多難,去愛的衝動就有多烈。求不得,也舍不下。如此的錐心刺骨,深情不悔,在樵夫的口中只是化作了望江河而悲嘆的感傷。

《漢廣》這首詩有著引人遐思的留白,表面上講述了一個求而不得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則是釋放了一種深刻的善意。樵夫算不得聰明絕頂,但正是他的質樸純真,讓他遇到的不僅是女神,不僅是愛情,還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Forest祥子醫生


應該是幻想。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複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痴情的幻境:有朝“遊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遊女”有朝來嫁我,餵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痴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


阡陌有故知


我聯想到三國曹植的《洛神賦》,與《漢廣》講述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稍後對比。(附《漢廣》原文)

首先

《漢廣》開頭表述“喬木不可休,遊女不可求”,從“不可求”三字來看,想象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另一方面分析

《詩經》記錄的其實是民間歌謠,只是流傳後世僅剩歌詞罷了,歌詞有什麼特點?就是重複,在最能表達情感的地方重複!使聽眾能直觀感受到唱作人的心境。

詩經很多詩都有重章疊句的特點,比如同被收錄在《風》中的《桃夭》、《樛木》等,還有最重要的、此問題中的《漢廣》。整首詩每段後四句表述相同且包含“不可”兩字,加上前四句,總共出現了八個“不可”,由此推斷,也加深了想象的可能性。

再探一層,對照《洛神賦》

漢代傳授《詩經》的四大學派:齊、魯、韓、毛。除《毛詩》外,其餘三家均認為詩中提到的“遊女”為漢江之濱的神女,認為此詩記錄的是《韓詩外傳》中同《洛神賦》相似的人神互慕的美好故事。

《洛神賦》敘述了曹植被洛神吸引,想解玉佩相邀,以表心意,但最終愛而不得的神話故事。《韓詩外傳》亦描繪了名叫鄭交甫的男子偶遇神女,求得女子玉佩後,發現皆為一場空的夢幻傳說。所以,從三家講解來看,想象這一觀點也能說得過去。

最後

聯繫《詩經》裡類似《漢廣》的詩,如《蒹葭》、《關雎》,都表現了對心儀之人可遇、可見、可念、但不可求的愛情思想。

綜上,我認為《漢廣》裡遊女出嫁是樵夫想象的。

附 《漢廣》 原文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