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的煙火氣裡柔軟的溫暖最長情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6176587/

收到人文社寄來的小說《美順與長生》,從包裝袋裡拿出來捧在手裡的那一刻,粉色的封面、厚實的質感,一襲溫暖柔軟浸潤心坎,比起前不久看到的電子版的更多的是帶著溫度的飽滿觸感。

人文書評 | 日子的煙火氣裡柔軟的溫暖最長情

《美順與長生》毛建軍

毛建軍,一位在醫院推氧氣瓶的新生作家,用他最接地氣的生活感悟,白如開水的筆墨,書寫了一段看似不可能的婚姻中世間最溫暖的愛。白開水,淡而無味,但白開水最能解渴,也是療毒的最佳飲品,生病了,醫生不都囑咐我們多喝白開水嗎?

我這是個比喻,毛建軍的文字語言近乎草根俚語,正是這樣的語言敘述讓普通百姓倍感親切。人物沒有跌宕起伏、轟轟烈烈的命運之爭,描寫的就是在國家改革攻堅的近二十多年來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縮影、小人物們的命運起伏,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說叫接地氣!

雖然白日裡工作繁忙,但還是不能抗拒濃濃的紙香,利用晚上的時間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合上書卷,望著窗外居民樓的點點燈火,雙眸滿滿地升騰起濃濃的霧氣,這是一條在時空裡波瀾微驚的小河,觸摸到一段柔軟的情愫——溫暖。

當你在怨恨命運的不公時,命運也正給你送去公平。這是合上書本後我對故事的整體感悟。

貧窮能關閉人所有的希望,貧窮也能讓人去叩開希望之門。劉美順,這個生長在東北山村裡的十六歲的小姑娘,就在她每天踩著陽光、趕著羊群,沉浸在無憂無慮地唱著山歌的生活中時,命運提前催促她去完成作為一個女人的使命——為別人傳宗接代,她還沒嚐到戀愛的滋味。

這是命運的安排,也是父母的安排。美順的父母,一對老實巴交的山裡農民,所犯愁的便是美順的兩個哥哥,面對給兒子們找媳婦的鉅額成本,即使在美順即將要嫁給本地對象的時候,父母接到了一位來自北京舅姥爺的信,權衡了利益的最大化後,決定犧牲閨女的“幸福愛情”,把她“嫁”給北京的一個小夥子——趙長生。

這個只有一年級文化水平的姑娘被嫁得糊里糊塗,初到首都北京,舉目無親,像一隻流浪的小貓,許多天了連婆家的門牌號都沒記住,就是自己男人的臉是什麼樣子她都沒敢看過,因為心裡只有恐懼!她想過逃跑,可是不知東南西北!更是有一個聲音時時在耳畔迴響,那就是父母的叮囑,還有兩位哥哥對她期待的眼神,這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嫁到北京人家的使命,為別人續香火,也是為自己孃家續香火,她承載了家裡人所有的希望,於是在命運面前流幾行屈辱的淚水,便安安生生地與北京的這個叫長生的男人過日子了。後來有了兒子牛牛,公公、婆婆、丈夫都歡天喜地,甚至對她感恩戴德,長生更是不讓她幹任何家務活。美順,用女人的柔軟之美塗抹了命運冰冷的清灰色彩。

美順“順承”了勤勞自強的傳統美德。大山裡出來的娃,無論男女,都有像大山一樣的骨氣。為趙家添了人丁,趙家上下對她感恩戴德,不讓她感任何家務活,但她不願被婆家人白白養著。她認為女生生孩子有什麼嬌氣的,在老家,女人生過孩子要不了幾天就下地幹活,沒那麼嬌氣!

在公公的幫助下,美順在廠子的食堂裡找了一分烙餅的工作,跟著一個叫英姐的女工學習烙餅技術,勤勤懇懇,實實在在地靠力氣掙錢吃飯。後來,由於廠子改制承包,她不幸下崗,由於不識字,又沒有別的一技之長,在多次找工作失敗後,終於找到了一份送報紙的工作。送報紙,要一個個小區跑,一棟棟樓房向上爬,為了能為家裡掙點兒錢,即使薪水少得只有可憐的八百塊,她也樂此不疲,一天下來,腿累的抬不起來了還說沒事,鍛鍊鍛鍊就出來了。這是扭斷命運脖子的倔強!

後來在小區辦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一家門面,開始經營烙餅生意。有了自己的門店,大小是個老闆,美順幹勁更大了。由於貨真價實味道好,誠實經營,為人實在,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超負荷工作,以至於累到肩膀酸腫也咬著牙堅持。美順用一個女人的柔軟闡釋著自強不息。

美順教會了男人什麼叫不畏強暴,敢於抗爭。美順的丈夫趙長生,外人看來有點兒腦袋不好使,也就是有點兒傻,常備人作為取笑逗樂的對象。廠子裡有個叫馮永的二流子,由於以前與長生的父親有過節,在父親倒臺之後,馮永便開始把報復之心用在長生的身上,常常惡欺負他。別看他五大三粗力能扛鼎,但他的心理卻是鄙怯懦弱的。二流子馮永欺負他,他不敢還手,美順受不了他被人當傻子來耍弄,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抄起鐵鏟拍在了馮永的臉上。馮永惱羞成怒,抓住美順的頭髮朝她身上砰砰地打,還抓掉了美順的一把頭髮。美順沒有掉一滴眼淚,在絕望之際喊了聲:“長生,我是你媳婦呀,來救我!”

小媳婦的一聲呼喚,就像一把鋼刀插在了他的心上,他的反抗欲被喚醒,叫了一聲小媳婦,便一拳擂翻了馮永,咬掉了馮永的一隻耳朵,把馮永打個半死!美順用一個女人的柔軟喚醒了男人的勇敢。

之所以把女性比作大海,是因為女性有一顆包容心。在得知公婆不跟她辦理北京戶口的原因,是怕她半道離開長生,她沒有聲張,採取了隱忍的態度,在心底默默努力,改變自己在公婆眼裡的形象,逐漸贏得公婆的信任。

當大姑姐偷偷把她和長生的價值五百萬元的二居室房子賣掉逃回美國,她雖然心疼如刀絞,但是後來還是原諒了大姑姐,並陪著公公去了一趟美國,親自擁抱了大姑姐長莉。公婆心裡內疚,把一生積攢下來的養老金一百萬給她作為補償,她拒絕了,說她和長生還年輕,可以再掙。這個事件徹底征服了公婆,贏得了公婆對她的信任和敬重。

她用女人的柔軟改變了人世的俗情。

重情重義,一個弱女子不輸貌似堅強的硬漢。在對恩師、朋友方面。英姐是美順來北京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同時也是教會她烙餅的師傅。後來師傅英姐與前夫因為爭房,憤怒之下砍傷了前夫,坐了一年半的牢。在英姐坐牢後,她一直給予英姐最踏實的精神支柱,默默無言卻暗地為她著想,終於成功為英姐介紹了一個忠厚老實的對象。

她幫朋友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就是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出手相助,用心給朋友溫暖。面對曾經的對象栓住和閨蜜英子兩人的感情,她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勸解。但是,栓住進了北京後,稍有了幾個臭錢,為了能得到一個北京戶口,便忘記了結髮夫妻的情誼,與英子離婚娶了有三套房的北京女人露姐,成了陳世美。

面對這位曾經的對象,美順憤怒地罵道:“就為一套房,一個啥也不是的北京戶口,可以不要自己的閨女,不要為你生下兒女的女人呢,你還分誰?我家長生,頂天立地!別說這輩子呢,下輩子,我還嫁他!”

美順這樸素的話語給人的卻是響徹寰宇的驚雷,一個普通卻光芒四射的女性形象立於天地之間,讓人敬佩,當今時代太缺少這樣的女性了。她的眼裡和心裡,沒有大的慾望,有的只是讓這個家日子過得平平安安。至於房子,那是靠自己掙,不是坑蒙拐騙,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但是想想當代,不知道有多少夫婦為了一套城裡的房子恩斷義絕!至於北京城市戶口,美順更是一句“啥也不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是真。

一個傻子卻做出了聰明人難以做到的大義!趙長生,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父母都是紅旗下長大的知識分子,父親是技術科長兼廠長,母親資深會計。這樣充滿知識書香的家庭,這樣優越的生存環境,怎麼不能在北京找一個媳婦呢?原因是長生有點兒傻!

長生有個姐姐叫長莉,卻是聰明絕頂,讀到了碩士,還去美國留了學,可謂人生得意,父母三千寵愛於一身,但後來她的聰明也讓她的利己主義發揮得爐火純青。至於長生,從小父母都不待見,由姥姥把他撫養成人,並教會他一手好廚藝,有了生存的一技之長。

長生與美順結婚後,瞞著美順每月定時給美順父母寄一百塊錢;美順二哥來北京做生意,他慷慨解囊,小舅子賠了錢他也沒有責怪,視金錢如糞土。

姐姐長莉騙了他的房產,他權媳婦不要去要了,“姐姐一個人在那邊不容易!”這樣的姐弟情誼,真是讓自以為聰明的長莉無地自容,也給了當今那些為了財產而兄妹成仇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他不爭,其實他爭到了所有——幸福!真真是給那些機關算盡反誤終生的人一個極大的諷刺,正如美順自己所說:“我家長生,頂天立地!別說這輩子呢,下輩子,我還嫁他!”

小疼大愛痴痴的愛才是真愛。結婚後的日子裡,長生一句一個小媳婦地叫,讓美順及臉紅又溫暖。他對她的疼愛不是你儂我儂的花言巧語,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美順上班回來累了,他給她揉肩捶背,端洗腳水;下了班不顧自己的勞累,幫美順到各個小區樓上樓下去送報;想方設法給美順做合口的美味,把自己的廚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工資除了給母親一部分,剩下的全部交給美順,還揹著美順每個月給她孃家寄一百元錢!這無聲的行動才是好丈夫好男人的標準,怎能不讓美順感動?這不正是當今女孩們想要的對象嗎?

愛妻如命舐犢情深讓傻男人豁出去了一切!當美順為了替他出氣與二流子馮永打架,被惱羞成怒馮永抓住頭髮朝身上砰砰地打,還抓掉了他的一把頭髮,小媳婦一生呼喚,他心如刀絞,奮起把馮永撲到,咬掉了馮永的一隻耳朵,把馮永打個半死!

兒子與同學打架,面對同學家長仗著財大氣粗,糾集地痞流氓來報復的時候,長生毫不畏懼,勇敢地把兒子護在身後,大聲說:“這是我兒子,誰也不能動他!”用他的鐵頭震懾住了來犯之敵。

一個男人若真愛你,便是默默地愛,當你幡然醒悟方知愛原來是不需要說出的。他是妻兒最可靠、最踏實的肩膀。

美順和長生的恩愛也是城鄉兩家人的紐帶。從鄉下美順的家庭,到北京大都市長生的家庭,沒有階級成分的隔閡。鄉下的親家來北京,美順的公婆找了最好的飯店熱情招待,知人善用為美順的二哥謀得一個銷售的好差事;某年過春節,美順的父母邀請城裡親家來鄉下,美順的公公欣然答應,用溫暖人心的話說:“上哪兒咱們也是一家子!”倘若所有家庭的父母都如此開明豁達,當今還有小夫妻們為在誰家過年而鬧離婚的嗎?

叩問現代的婚姻道德,我覺得人生所追求的無非兩樣東西:生活的平安,愛情的幸福。拋卻天大的慾望,迴歸到綠草茵茵的大地,平平安安;捨去空乏的花容月貌,迴歸到堂前灶間的人間煙火,知冷知熱。

偉大的藝術總是能從一種新的廣度和深度上揭示生活。小說緊扣時代發展的命脈,小說在國家改革攻堅的大背景下,以近乎草根俚語的敘述,描寫普通百姓的生活。難得毛建軍作者在這個浮華的時代裡保持如此冷靜的頭腦看當今時代,以純粹的寫實手法給公眾呈現一部純真的文學作品,相比那些虛空縹緲的網絡小說,無疑讓讀者從虛幻拉回到了現實,直面真實人生存在的意義。

對於讀者們,每個看後的評論者的評論,角度都不一樣,感悟也不同,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不管評說得有多好,都不如自己親自讀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