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放了這個“小東西”,從此和WiFi保持距離!

心臟放了這個“小東西”,從此和WiFi保持距離!|ACC 2020

裝上ICD,遠離WiFi和手機...

因COVID-19疫情原因,美國心臟病學會2020年科學年會/世界心臟病大會(ACC.20/WCC)遺憾宣佈取消線下會議議程,改為線上直播會議,並向全球臨床醫生免費開放。

在眾多新發表的研究和報告中,一篇關於無線耳機、智能手錶和WiFi路由器是否會通過電磁干擾影響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功能的研究吸引了筆者的注意。

有了ICD,心源性猝死終於有得治了……

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各種心臟原因引起的突然發生、進展迅速的自然死亡,死亡發生在症狀出現後 1 小時內,且多發生在院外、難以搶救——有調查報告顯示,SCD發生後,搶救成功率在發達國家僅 5%,在中國甚至還不到1% [1,2]

換句話說,SCD一旦發生,患者幾乎必死無疑……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SCD嗎?

值得慶幸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讓SCD的院外預防在 21 時機初期取得了跨越式的進展,這主要得益於便攜式治療設備—— ICD製作工藝、遠程監測、循證證據的完善。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圖1 ICD植入示意圖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圖2 這個比手掌小一圈的東西就是ICD的主體

大量的臨床證據表明,ICD是對SCD高風險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律協會(HRS)以及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CSPE)、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所發佈的指南共識中,紛紛針對ICD的使用做出明確推薦 [3]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避免猝死,但需要小心電磁風險……

臨床上ICD的使用範圍非常廣,CPSE發佈的《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中,羅列了包括既往發生過室速、室顫的倖存者、不明原因暈厥的患者在內的 22 類可以使用ICD進行治療的患者(見附錄1)。

而接受了ICD治療的患者雖然降低了SCD風險,但生活中也多了一些不方便——ICD植入患者術後在日常生活中應遠離強電磁場區域或有電磁輻射的物品,例如不可在高壓電站、無線電發射站附近逗留,應該在ICD植入對側接聽手機、保持手機與ICD脈衝發生器距離 15 釐米以上、避免進行磁共振檢查[4]……

敏銳如大家,應該已經發現,ICD植入患者最大的“天敵”就是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電磁輻射——因為電子產品和強大的磁場可能會產生電磁干擾(EMI),從而觸發ICD裝置的不適當電擊,

手機、無線耳機、無線網絡(WiFi)……這些讓現代人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的設備會不會對 ICD植入患者造成傷害呢?

ACC.20/WCC大會上公佈的這項研究幫助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圖3 研究結果在ACC.20/WCC大會上公佈

耳機手錶放心用,WIFI、手機要保持距離!

研究者們在人體模型中依次放置 3 個帶有標準電極的ICD(分別來自不同的生產商),並檢測其與Bose無線耳機、Apple智能手錶和Linksys WiFi路由器的相互影響。

為了探索極限情況下這些電子設備對ICD的影響,研究人員將ICD設定為檢測的最高靈敏度後,將電子產品放在人們日常使用的距離上,並通過每個ICD製造商的監測儀器觀察了3類電子設備對ICD的影響。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圖4 WiFi路由器引發了EMI

結果發現,無線耳機和智能手錶在日常使用距離中(包括使用時和靜置在 ICD 裝置上)不會引起EMI,但WiFi路由器在距離人體6英寸(約15釐米)的範圍內與放在 ICD 上時,均會引起EMI,增加ICD異常放電的風險。

研究者表示:“植入ICD患者可以正常使用無線耳機和智能手錶,而無需擔心電磁干擾。但植入ICD患者應與 WiFi 路由器保持 15 釐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這不僅意味著ICD患者要慎重選擇自家WiFi路由器的安裝位置,在公共場合也必須第一時間瞭解WiFi路由器的位置,以避免ICD裝置的異常放電。

心脏放了这个“小东西”,从此和WiFi保持距离!|ACC 2020

我是一條完美的分割線……

附錄1:

I類適應證:①非可逆性原因導致的室顫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持續室速,引起的心臟驟停存活者;②合併自發持續室速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③不明原因的暈厥患者,電生理檢查誘發出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持續室速或室顫;④心梗40 d以上,LVEF。<0.35,心功能Ⅱ或Ⅲ級患者;⑤心功能Ⅱ或Ⅲ級,LVEF、<0.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⑥心梗40 d以上,LVEF。<0.30,且心功能I級患者;⑦心梗後非持續室速,LVEF≤0.40,電生理檢查誘發出室顫或持續室速。

II a類適應證:①不明原因暈厥患者,伴隨明顯左心室功能障礙和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②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續室速患者;③伴隨1個或以上SCD主要危險因子(心臟驟停史、自發性持續性室速、猝死家族史、不明原因暈厥、左心室壁厚度>130 mm、異常的運動後血壓反應、自發性非持續性室速)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④伴隨1個或以上SCD主要危險因子(心臟驟停史、室速引起的暈厥、廣泛右心室受累的證據、左心室累及、存在多形性室速和心尖室壁瘤)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⑤服用B受體阻滯劑期間有暈厥和/或室速史的長QT綜合徵患者;⑥等待心臟移植的非住院患者;⑦有暈厥史的Brugada綜合徵患者;⑧沒有引起心臟驟停,但有明確室速記錄的Brugada綜合徵患者;⑨服用B受體阻滯劑期間有暈厥和/或記錄到持續室速的兒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患者;⑩心臟肉瘤病、鉅細胞心肌炎或Chagas疾病。

IIb類適應證:①LVEF≤0.35且心功能I級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②有SCD危險因素的長QT綜合徵患者;③合併嚴重器質性心臟病的暈厥患者,全面的有創和無創檢查不能明確病因的情況下;④有猝死史的家族性心肌病患者;⑤左心室緻密化不全患者。

參考文獻:

[1]de Vreede·Swaemakwes JJ,Gorgels AP,Dubois—Arbouw WI,et a1.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the 1990’s:a population.basedstudy in the Maastricht area on incidence,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J]-J Am Coil Cardiol,1997,30:1500—1505.

[2] 胡大一,丁榮晶.推動自動體外除顫器應用提高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J].中華內科雜誌,2008,47:533.534.

[3]2014年HRS/ACC/AHA對臨床試驗中未包括的患者人群接受ICD治療的專家共識解讀[J].中國循環雜誌,2014,(z2):72-7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4.z2.018

[4]《心臟起搏問答》人民衛生出版社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