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數位將領遭難,只有他得以善終

導語:

朱元璋登上王位後,陸續殺掉了很多功臣。而朱元璋的所作所為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是有多麼的實在。就是朱元璋殺盡功臣時偏偏獨留一人,那個人就是

湯和,朱元璋為何獨獨留下這個信國公湯和呢?

當初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夥計,幾乎被他斬盡殺絕,徐達、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葉升等人紛紛落馬唯獨信國公湯和得以善終,這其中大有玄機。


明朝初期,數位將領遭難,只有他得以善終

初入軍營,拉攏朱元璋

湯和出身於窮苦的百姓家庭。小時候的湯和便表現出了領導才能,與其他孩子玩鬧的時候,總是作為指揮的老大,帶領他們騎馬射箭。長大後的湯和身高七尺有餘,性格穩重,更善於謀略。之後湯和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中,以出色的才能被上級看重,很快便升為千戶之職。其得知朱元璋當了和尚之後,便親自寫一封信,讓他還俗從軍,直到後來朱元璋成為湯和領導郭子興的警衛員。

朱元璋雖然是郭子興的警衛員,但比起湯和的身份地位還差很多,當時的湯和是千戶,但是湯和每次與朱元璋走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走在朱元璋的身後,這讓很多將士表示無法理解湯和這一行為。湯和卻不在意這些人的眼光,湯和知道朱元璋並非池中物,總有一天會輝煌騰達,現在拍好馬屁,以後日子會更好些。果然時間給湯和證明了他的判斷極為正確


明朝初期,數位將領遭難,只有他得以善終

皇帝登基,功臣被降級

朱元璋入伍後,立下戰功升職,很快被封為鎮撫,身份地位在湯和之上。

1353年,湯和跟隨朱元璋進攻大洪山,在攻破滁州之際,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軍營的總管。後來他又跟著朱元璋去攻打和州,當時跟隨朱元璋的將領大多都是同輩人,不服氣朱元璋的指揮。湯和比朱元璋大上三歲也是軍營中唯一恭敬聽朱元璋指揮的將領,這種相處的模式一直維持到朱元璋登基。

1368年朱元璋登基,準備大封功臣。身為朱元璋身邊最親近的將領,湯和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被封為公,反而故意被降了一級為候。湯和很善於觀察朱元璋的心思,既不貪攻也不發牢騷,勤勤懇懇地為朱元璋做事。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了眼裡,幾年後湯和被封為“信國公”


明朝初期,數位將領遭難,只有他得以善終

眾將領遭難,湯和得以善終

朱元璋年紀越來越大,他心裡也越來越不願意諸將領統治軍隊,還沒采取措施,身邊的湯和便意識到朱元璋要對這批開國老臣下手,為了避免被朱元璋的封殺,在諸多將領中湯和是第一個卸甲歸田交出兵權的人。他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對朱元璋說:“臣年事已高,不能再帶領軍隊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希望能返回故鄉,以便將來死去有一片容身之地”。這對正在想辦法如何除掉諸位將領的朱元璋來說真是個好消息。他立馬撥款賞賜湯和,又在湯和的故鄉替他蓋樓建宅,許他告老還鄉。

你以為告老還鄉朱元璋就會發過他,那你就錯了。

湯和辭官回鄉後,朱元璋並沒有就這樣放過他,派出不少暗探每天監視著湯和的一舉一動,每天都會有人上報朱元璋湯和還鄉後的情況。湯和每天遊山玩水,喝酒下棋,還娶了不少老婆,每天沉浸在醉生夢死中。從來不去結交地方的鄉紳,也從不在談論國事。漸漸的這些現象迷惑了朱元璋的雙眼,朱元璋知道後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隨後朝廷上諸位將領不斷的出事,直到開國功臣只剩下湯和一個。湯和病重的時候,朱元璋來看望他,二人回想著當初一起打天下的往事,說著說著君臣二人淚流滿面,朱元璋已知到他時日不多,就再沒有難為他。幾年後湯和病逝,享年七十歲高齡,也就比朱元璋早死三年,被追封為“東甌王”得以善終。


明朝初期,數位將領遭難,只有他得以善終


總結:

縱觀湯和這一生,在功成名就之際,位極人臣之時也能夠放棄權利歸隱鄉村。不得不說湯和是非常的睿智,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他為人謹慎、待人親和、知進知退,任勞任怨這使他成為明朝初期極少數善終的一員大將。這也是湯和為官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