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汪精衛又名汪兆銘,國民黨元老人物;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1925年,蔣介石利用中山艦事變將汪精衛趕下了臺,汪精衛被迫於同年五月以就醫的名義出走法國。九一八事變以後,汪精衛主動與蔣介石再次合作,蔣介石讓他擔任行政院院長。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由於政治上的一味妥協的習慣和對於日本的恐懼讓他遠走越遠,1938年,汪精衛終於做出了決定,叛國投降,1939年5月31日,汪精衛從上海飛赴日本談判。1940年,汪精衛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在南京成立了汪偽政權,汪精衛擔任國民行政主席。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1944年年3月,汪精衛病重赴日治療,11月不治而亡,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的醫院裡,兩天之後,由日本軍部派飛機“海監”號將他的遺體運回南京。

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大反攻階段;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1945年底,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奉命前往南京負責南京及中山陵的接收事宜。八年抗戰期間,中山陵陵園遭到了空前的破壞,許多房屋被毀,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可是在距中山陵不遠的梅花山上,卻冒出了一座新的陵墓,旁邊還有一座祭堂。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1946年1月21日深夜,一小隊人馬登上中山陵附近的梅花山,隨著一聲巨響,這座陵墓堅硬的混凝土外殼被炸開露出了一具楠木棺材,揭開棺蓋,裡面躺著的正是大名鼎鼎汪偽政府主席—汪精衛。那麼深夜炸燬汪精衛陵墓究竟是誰下的命令呢?炸墓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原來日本投降後,1945年9月9日起何應欽率領陸軍總司令部就常駐南京了。到了1946年1月15日這天,何應欽召開緊急會議,會上何應欽講到:委員長還都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拜謁中山陵,可是現在中山陵旁邊竟然還有個汪精衛的墓,和這個大漢奸弄到一塊,到時候委員長髮現肯定要大發雷霆的,那時我們就不好交代了;所以我們要趕緊把這個墓給處理掉。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埋藏汪精衛的地方,原來叫做“吳王墳”;據說東吳大帝孫權就安葬於此。孫中山安葬於中山陵後,這裡栽種了數千株梅花,到了抗戰時期,已經形成了一片梅林。每年二月梅花盛開,爭奇鬥豔,美不勝收。據說汪精衛對於此地的景色讚不絕口,才一心想在此長眠。汪精衛死後,他的妻子陳璧君按照汪精衛的遺囑,在梅花山上為他修建了陵墓。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1946年1月21日,何應欽派人把汪精衛的墓炸開後,在汪精衛遺體衣服的口袋裡搜到了一個小紙條,上面是陳璧君的字跡,寫到:“魂兮歸來”。這是因為汪精衛是死在了日本。按照中國人的習俗,陳璧君害怕汪精衛的鬼魂回不到中國,所以陳璧君就寫了這麼幾個字,希望汪精衛能夠魂歸安息。後來,就在當天晚上,何應欽派去的人一把火就把汪精衛的這個棺材和屍體一起就給燒掉了。

汪精衛死後被葬於中山陵:1946年何應欽下令將“汪墓”炸燬

自此之後,有關“汪墓”的事便不再有人提起,很快在“汪墓”的舊址上,出現了一座新的廊亭式建築,名叫“觀梅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