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平如美棠》,一段细水长流的人间烟火

书评人 | 潍县刀笔吏

评论 《美顺与长生》


人文书评 | 北京版《平如美棠》,一段细水长流的人间烟火

故事开篇从美顺家里收到一封信开始,美顺踏上了去北京的路,一个十六岁少女自此开启了一段特殊命运,一个北京家庭的特殊婚姻从此缔结。

正如文中所写一样,“日子就像小溪水,波澜不惊地缓流,从不间断”。美顺与长生也过着平淡的日子,结婚、生子、上班,日子看似平淡,却也透着几分甜蜜。自打美顺到北京以后,长生在美顺不知情的情况,每月都给美顺家里寄两百块钱,雷打不动。这不是人情世故,这是责任和担当以及长生对美顺的爱。美顺知道以后,就在长生兜里放两百块钱,后来三百。这是美顺的反馈,也是疼爱,细微之处见真情。厂里的冯永经常欺负长生,美顺恨得不行,告诉婆婆,婆婆去找冯永理论,被骂的狗血淋头。后面长生被打,美顺揣者翻烙饼的铁铲就去找冯永理论,冯永把躲在门后的长生拽出来辱骂、殴打,美顺像一头怒豹,一头撞向冯永。冯永的拳头砰砰地落在美顺身上,长生像发疯了一样,双手攥拳,二目怒睁,整个人扑在冯永身上,又打,又掐,又咬,疯了一般。长生是真的疯了吗,当然不是,他是想保护美顺,保护他的女人。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长生在幼儿园背会的第一首童谣,也是日后长生在生活中经常哼的一首童谣。当时长生背不全,长生妈很气。但姥姥却弯腰抱起长生,并亲了一口它。儿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童年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极大。父母怎么对你,在长大以后你就会怎么对别人。姥姥的这一举动,或许就在长生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种子。

这本小说清淡、质朴,通篇都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爱情观:包容、担当。从美顺父母对她的话里我们可以窥见一二,“不容易呢,一个人让着一个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容易,回回让就不容易,一辈子更不容易,做不到”,包容是婚姻生活的金钥匙,美顺和长生很好的掌握住了这把钥匙。“都没说,他就知道我和你娘也得有个手机,你好和我们说话,他用眼睛看到了,打从心里想到了”,长生看到了并想到了,并做到了。别人说他“傻”,他傻吗?看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怎么说,美顺爹说:“想想,你俩谁傻?哪个把他当傻子哪个才傻!长生这样的人,就是你对他一百,回给你一百一。”美顺爹一针见血说出了农民质朴的价值观,做一个善良且懂得感恩的人比耍小聪明的人更真实、更可靠。

小说的文风,自然清新,可以用李白的一首诗来诠释其中意味,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个人认为毛建军的《美顺与长生》和饶平如的《平如美棠》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一,文风都干净、质朴,没有半点杂质,有点汪曾祺的味道。文字行云如流水,不着痕迹。其二,都写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似乎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有代入感,但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我们的心也随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起伏。比如美顺替长生出头质问冯永,长生为美顺痛打冯永。其三,都是以细节取胜。《美顺与长生》从结婚、生子、上班、经历非典,孩子早恋等都十分精彩,孩子早恋,家长送去做心理辅导这一点,特别真实,从婆婆和美顺的疑问,到牛牛的抗拒,再到公公和牛牛敞开心扉畅谈,送牛牛去做心理咨询,再到第二次去做心理咨询,中间种种,都代表着当代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的真实认识,十分真实。

我想引用本书编辑王秀云老师的话来结尾,“美顺和长生一家的故事,像不起眼的泉眼里细细汩汩流出的泉水,澄澈、晶亮、满身力气,一切的不如意都不能摧毁他们的自重”,也恰恰是这澄澈、晶亮和满身力气,才让我对美顺与长生的故事痴迷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