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经常有家长跟我感慨,每天监督孩子学习,比上班还累,身心俱疲。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开始看电视,然后吃饭,慢吞吞的吃完之后,才开始不情愿的拿出作业来写,有时候甚至还要写到晚上十点之后;每次放假,不到最后一天,作业永远写不完;买了很多课外书,从来都没主动看过。

这些让家长头疼的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孩子学习不主动,总是磨磨蹭蹭,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格太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自制力,其实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不爱学习,他们或许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但是兴趣是要培养的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1、逼迫孩子学习

没有哪个优秀的孩子是被家长逼出来的,孩子之所以学习积极性差,正是因为父母每天的逼迫,就算孩子本身对学习很感兴趣,但是每天面临着家长的逼迫孩子很难承受得住,渐渐地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从而降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那么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1)学习并不是单一地指学生在学校上课学习知识,它有很大的一个范畴,在家里看书、学习洗衣服、在校外观察昆虫、探索新鲜事物,都是学习。

(2)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能够"看到"未来的成就感,在教育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时,也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

(3)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好处,比如告诉孩子在将来考上大学之后,可以见识到更多没见过的事;找工作也比别人有更大的机会;能遇到更多成功人士和异性朋友。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2、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这里说的“做”,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是不让孩子做家务、做自立的事,可能有时候孩子是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但是家长就会以学习更重要为借口,什么都不让孩子插手。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第二是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爱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家长却只想着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机器,孩子失去了自我,自然对任何事都没了动力。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学习与玩?

"玩的时候尽情玩,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

让孩子寻找到有效使用时间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的任务,并且是高效和准确的完成。这样,他就有机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了。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3、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太重,成绩下滑就指责

不要用恶劣的态度对待他。否则,会使他们产生恐惧感,倘若以后,在面临一些考试或者是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父母的指责,他们就会害怕,这样就会越来越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甚至还有可能反抗,家长。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家长如何正确面对孩子成绩下降?

建议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到过程,家长该做的是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产生结果的原因,并将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放在能导致孩子下次有一个好结果的过程上。

或许,一句最为简单的话:“加油!”,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温暖。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面对孩子的学习,想必大多数家长内心都会有很多的疑问:“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呢?”“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能提高呢?”“孩子什么时候会认真学习呢?”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如果想要找到答案并解决,推荐给大家一本很受欢迎的书,叫做《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和详细的指导方法来引导我们怎样培养孩子自主的学习。88个简单、有效的技巧与方法,确实是受益匪浅。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兴趣,二是责任。要想孩子不用督促自主学习,就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当然就不用老师和家长们担心孩子学习的事情了。当孩子对学习有了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意识就会增强,必然要努力获得成功。

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这些行为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想要解决,那就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优惠价的图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