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加速入场,医生创业真的迎来了春天?

2020 年注定是让所有诊所人「措手不及」的一年。

从疫情爆发,多地诊所被紧急叫停;再到 2 月 17 日,国家卫健委纠正「一刀切」式的停诊,各地诊所逐步恢复开诊。

第一季度已经踏空,第二季度也不容乐观。虽然疫情防控进入解禁阶段,但有专业人士表示,预计要到 6 月份才能大致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和营业现金流。

面对一连数月的入不敷出,私立医疗机构该如何挺过?

聚基层·破壁垒·新生长

诊所行业盛会,再启航

因疫情导致的现金流危机,正在加速行业结构性变革。2003 年非典后,体检行业发展突飞猛进,17 年后新冠疫情,将线上问诊、慢病管理、基层检测等行业推到急剧变化的风口。

疫情后,国家的公卫服务、分级诊疗体系、鼓励社会办医等政策将会更加强劲推行。

活下去是当务之急

持续发展,还要长远布局

疫情后,诊所管理者和创业医生们短期要考虑眼下的「生存」,更要长远思考疫情后获得长期生存发展空间,本次大会将带领大家重点关注:

  • 分级诊疗深化,基层检测诊断能力如何提升;
  • 社会办医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如何盘活资源,对接多元合作;
  • 用户求医购药习惯改变,如何快速打通线上结合线下新模式;
  • ......

短期的挑战不会改变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企业需要积极对应,利用好现阶段的「空窗期」,转「危」为「机」。

社会办医加速入场,医生创业真的迎来了春天?

2019 第二届中国诊所发展大会实拍图

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疫情风波」将是中国基础医疗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 分级诊疗深化,基层检测、诊断能力将得到提升

2020 年 2 月 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要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

在未来,基础医疗机构将在防控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将有助于深化分级诊疗,检验及诊断能力将受到重点关注和提升。

2. 求医购药习惯改变,加速打通线上闭环

另外,在「居家隔离」的情境下,在线问诊完成了一次全面的用户教育。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第二战场」的互联网医疗呈现爆发式增长,多方平台数据显示在线问诊量激增,投资机构对在线医疗概念股的追逐也呈扎堆之势。

政府认识到互联网诊疗在分流患者上的积极作用,预计将加大支持力度。比如 2020 年 3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进行疫情防控。

另外,疫情推动「长处方」政策的放开,这将对药企以及基础医疗机构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慢病患者的就医习惯逐步改变,慢性疾病管理将会是未来基础医疗的潜力股。

3. 非公医疗进一步明确定位,夯实能力

此次疫情中,中国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仍然显著,有能力的非公医疗机构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未来政府鼓励社会办医补充公立系统的方向不会改变。

社会办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任务。

——国家卫健委

关注新机遇,迎接新生长

疫情之后,所有的挣扎、自救、救他的举措,都将帮助企业更快复苏、更快转型,找到下一个增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