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組圖」在國際愛鳥日徜徉盈江“鳥類天堂”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鳥作為人類的親密朋友,不僅維持著生態平衡,還有助於農業生產,更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靚麗的色彩。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是祖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在這裡,流傳著許多人與鳥的故事。

築鳥巢

生態好轉鳥先知,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是生態環境好壞的晴雨表。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家園 孫曉宏 攝

近年來,盈江縣整合了1.5億資金,強化重點區域生態修復,並每年安排1000餘萬元扶持發展經濟林木,五年修復生態林地196萬畝,森林覆蓋率從73.9%提高到76.06%。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中國犀鳥谷 尹以祜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秘境盈江 鄭山河 攝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鳥類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據統計,盈江境內發現鳥類710種,佔國內的51%,為全國之最,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雙角犀鳥的愛情 尹以祜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黃嘴河燕鷗求偶 朱邊勇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捕食瞬間 尹以祜 孫冬軍 攝

護稀鳥

“砍樹如同砍‘人’、毀林就是毀家,砍了杜鵑花、森林警察把你抓。”這是盈江縣街頭巷尾傳唱的一首山歌。近年來,盈江縣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優先位置,愛鳥護鳥意識深入人心,眾多珍惜鳥類在盈江現身。

盈江縣通過多部門聯合,對國內僅棲息於大盈江流域的國家II級保護動物黃嘴河燕鷗開展跨區域、跨行業搶救守護行動,種群數量由2018年的7只增長到今年的13只,成為生態保護的典範。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黃嘴河燕鷗 供圖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黃嘴河燕鷗 尹以祜 攝

2020年初,國內僅發現過13只的黃嘴河燕鷗再次現身盈江。此外,花冠皺盔犀鳥、雙角犀鳥、白頭鵙鶥、紅腿小隼、猛隼、灰孔雀雉等眾多珍稀鳥類也紛紛在盈江亮相。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花冠皺盔犀鳥 盈江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白頭鵙鶥 盈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眾多珍惜鳥類造訪盈江,在盈江安家落戶,這是盈江保護環境,“愛鳥護鳥”深入人心的體現。

賺鳥錢

為了打好“觀鳥”名片,盈江縣多次舉辦中國盈江國際觀鳥節、中外生態旅遊發展論壇,在全縣形成“觀鳥旅遊”大環境。統計數據顯示,全縣每年接待觀鳥愛好者3萬餘人次。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攝鳥人 曾祥樂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攝鳥人 尹以祜 孫冬軍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攝鳥人 曾祥樂 攝

不僅如此,盈江縣還積極鼓勵群眾到鳥類監測點當志願者,從事餐飲、住宿等服務,當“鳥導”、吃“鳥飯”、賺“鳥錢”。當地群眾在觀鳥旅遊中嚐到了“甜頭”。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春節花海旅遊節 朱邊勇 攝

「高清组图」在国际爱鸟日徜徉盈江“鸟类天堂”

花海 何海燕 攝

在人與鳥和諧相處的路上,盈江縣有太多“鳥故事”,盈江縣探索出來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共贏的路子,為廣大地區提供了參考的經驗。懂得與鳥類相處的正確方式,讓愛鳥護鳥成為一種習慣,或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希望“愛護鳥類”這不僅只是一句話,也不只是4月1日一天而已。

雲南網記者 黃磨西 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