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最近,关于年夜饭在哪里吃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6万人的投票中,近5万人都选择了“当然是自己家”这个选项。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就是一个家庭最高级的仪式感。


仪式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小王子》中说:我们需要仪式,时间越是接近,我们就越高兴。


除夕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在憧憬着那顿与家人的年夜饭。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小时候我们偏爱去饭店吃饭,每次和爸妈出去,看到各色美食餐厅,眼睛都亮了。


那时去饭店饱餐一顿,是考出好成绩的奖励,是父母给我们的一次意外惊喜,是一家人难得一次的“奢侈”。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如今,我们在外打拼,工作繁忙,时间有限,吃饭大部分时候就是点外卖随便打发了。


以前嫌弃家里的饭菜吃腻了,现在才发现,不论我们走到多远的地方,最怀念的还是爸妈亲手做的饭菜,它是刻在我们记忆深处,永远无法忘掉的“小确幸”。


能够回家吃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中国人总是能用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创造出各种惊艳的美食,习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


黄磊在书中说过:记忆因为某些细节才得以清晰地留存,具体到某一天吃过的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滋味,这便是旧时光留给我们的线索。


生活中,最接地气的幸福不是“我爱你”,而是“回家吃饭”。


我们对家庭的记忆就是通过一顿又一顿吃过的饭菜积累的,最深的感受除了对彼此的爱,可能就是在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好了。


有一种幸福,叫做在家吃饭。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一家老小围坐餐桌旁,共叙天伦,倍感幸福。


“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


作家艾小羊说:节日,是愉快而美好的记忆。仪式感与风俗习惯都是为了加深这种记忆而存在的。


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每年除夕,朋友圈都被年夜饭的照片刷屏了。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北方人吃饺子,一大早就忙活着和面剁菜拌馅儿包饺子。


煮好的饺子个个晶莹剔透、皮薄馅大,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形似元宝,有“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的寓意。


南方地区的年夜饭有两样菜不可少,一是有条头尾完整的鱼,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南方俗称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


大年三十前就准备好了猪肉和糯米,搓成圆形,一一放进油锅里,炸得色泽金黄,外酥里嫩。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家菜,不论外面有多少山珍海味,只有吃到这道传家菜才知道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了。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话:


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来处。


年夜饭,吃的是喜庆,体会的是亲情,一蔬一饭的香气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中国人总是习惯把苦涩藏在心中,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一家人的餐桌上。


作家阎连科说,他不是每年过年都会回家,如果今年计划回家,会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诉母亲。


母亲会激动地拿着信,在回来路上,逢人就说,仿佛是超常的喜事。


知道儿子要回家了,母亲的计划都变了,肉要多割些,馍要多蒸些,扁食的馅儿要多剁些。


初一这天,母亲很忙,进进出出,不断把他带回家的东西送给邻居,回来时又不断用衣襟包一兜邻居给的花生、核桃、柿饼......


只要他回来了,母亲的过年准备,比任何一年都丰盛,馍装满了两箱,油货堆了五盆,走亲戚的礼肉,一条条挂在半空中......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我想起小时候年夜饭吃饺子,父母会在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时候图个好彩头。


我每次都能吃出硬币,那时以为是运气好,后来才知道是长辈们特意将包了硬币的饺子夹到我碗里的。


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我们,他们把对我们的宠爱都悄然放在了饭菜中。


闻到那熟悉的饭菜香,冬瓜火腿汤、糖醋排骨、啤酒烧鸭、番茄炒蛋......


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没有什么比得上这种踏实的安全感更能治愈人心了。


每每饱餐一顿后,浑身上下注满了能量,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和信心。我们努力的最大意义,不过是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


除夕夜我开了一瓶茅台,给父亲倒了满满一杯:“爸,今晚我陪你喝点。”


他没有说话,只是憨憨地笑,把酒瓶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我有点纳闷,以往父亲看到好酒,一定会一饮而尽。


母亲一边炒着菜一边说:


“你爸都戒酒大半年了。他上了年纪,心脏不好,医生让他别喝了。他想多活两年,替你们几个多分担一点。”


父亲辛劳一辈子,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还是挂念着我们做子女的。


时光流转,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是父母用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生活不再单调和乏味,让家里充满人间烟火味。


作家刘娜说: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爱。


《风味人间》的导演陈晓卿在出版的散文集《至味在人间》里也曾描写过他的年夜饭记忆:


“总能想起从前的春节,母亲、父亲在锅灶和案板之间做折返跑、孩子们最爱爆米花、炒花生,米花和花生仁最后还能被做成点心……”


年夜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幸福力,所有这些汇聚成了最难忘的年味!


年夜饭,爸爸戒酒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想多活两年再帮帮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