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斷骨英雄”張保英

疫情防控期間,

我們閉館不停展;

清明祭祖時節,

我們致敬英雄!

蘭州解放,隴原新生,仁人志士,莫不有功!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穿過歷史的雲煙,回望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身影,他們的故事,滿懷一腔真誠向他們致敬。

今天的【致敬英雄】,陶志敏為您講述蘭州戰役狗娃山戰場上的“斷骨英雄”——

【致敬英雄】“斷骨英雄”張保英

“斷骨“這兩個字,光是聽一聽就覺得很痛苦,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有這樣一位英雄,經歷了這慘痛的斷骨歷程,被國民黨馬家軍打斷了四根肋骨,僥倖保住性命,但他斷骨不斷志,更加刻苦的鍛鍊殺敵本領。由於作戰勇敢,兩年後一路從普通士兵到排長、副連長,並特製了殺敵神器,讓敵人血債血償,他就是人稱“斷骨英雄”的張保英。

1947年的隴東戰役中,被任命為班長的他奉命在華池縣二將川阻擊馬繼援騎八旅,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從右肋穿進,在左肋爆炸,4根肋骨被炸斷,腸子瞬間就流了出來,所幸,子彈沒有傷及要害,經後方醫院治療,他的傷雖然痊癒了,可是,斷骨卻成為了他用身體銘記的傷痛。在歷經128天長途跋涉後,他終於歸隊。和馬家軍接觸過的張保英意識到,馬家軍多以騎兵著稱,擅長用馬刀展開白刃戰,所以他要在這方面打敗馬家軍。說到做到,他想到老祖宗說過的“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於是便從老鄉手中買來一把白蠟杆,然後把軍刀綁在上面製成一把加長版的長槍,一有空就苦練技術,最後練得一手使用自制神器的好功夫。

1949年蘭州戰役打響後,這次張保英等來了自己報斷骨之仇的機會,他所在的二十八團接到了攻打狗娃山陣地的命令,當全團發起進攻時,他手裡提著自制長矛一直衝在最前面,一個敵人剛回過頭,他迎面一刺刀,嚇的另一個敵人慌忙向他開槍,但沒打中,他飛快的跨向前一步,對著敵人的胸膛用力猛刺,幾刺刀下去就結束了敵人的生命,給全團進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8月25日上午,十師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向狗娃山發起了總攻,張保英帶領一個排和工兵打衝鋒,連續打下了兩個陣地,在同敵人短兵相接的搏鬥中,他的長矛能遠能近,捅砍自如,一場戰鬥刺死了11個敵人。在與馬家軍成營成連的搏殺中,張保英的腿上,肩上,嘴上多處負傷,當戰友們將他背下山時,他一遍一遍的問“我們勝利了嗎”。戰友堅定地說“我們勝利了,勝利了......”這個血氣方剛的甘肅男兒終於用自己特製的神器讓馬家軍血債血償了。

張保英1946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大小戰鬥63次,負傷7次,失去4根肋骨,身上被穿過26個窟窿,榮獲“特等戰鬥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稱號,建國後的他又積極參加到祖國的建設中,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然而對於“斷骨英雄”這個稱號,我更喜歡稱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因為英雄的故事有結尾,可解放軍的故事從未停止過他的腳步,依舊在我們身邊熠熠生輝!

講述人 陶志敏

【致敬英雄】“斷骨英雄”張保英

自2019年大學畢業,便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加入了這支紅色隊伍。通過前輩的指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我愈發明白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性,紅色文化的傳播任重而道遠,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因此,我認真對待每一場講解,真實且全面地去講述每一次事件、還原每一位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