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好的教育方式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把他變成更為優秀的人,但是往往父母不恰當的教育,卻有可能讓孩子成長為父母不希望成為的那一個人。

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案例:

中國很多父母由於自己的經歷,總想把最好的一切送到孩子的面前,總是想著自己多為孩子做一點,孩子就會少做一點,那麼孩子就會幸福一點。

恆恆是一個“幸運兒”,媽媽非常細心,把兒子照顧得細緻入微,什麼都為孩子打理好。在早上上學之前,媽媽會把書包整理好,把這一天吃的用的都安排妥當,這樣媽媽才放心。這樣一個看似勤快的媽媽,卻在一點點毀掉孩子。這個暑假,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夏令營,恆恆懵了,自己基本的生活一點不會打理,還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

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覺得媽媽們應該聰明一點,適當地“懶”一些,讓孩子自己多嘗試,多幫助家裡人做點事,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這都是可以伴隨孩子一生的。

如何做一個“懶”媽媽呢?

1、自己能完成的就讓孩子自己做。

讓孩子做完全力所能及的事,給孩子灌輸這個思想,不需要媽媽幫助的事別老指望媽媽,自己下定決心做好,養成習慣。

2、適當給孩子小獎勵。

我們不能指望孩子完全自覺,所以媽媽要多鼓勵,當孩子自己做成了一件事,及時給他鼓勵和認可,孩子的主動性就越來越高了,能力也會慢慢變強,他們會享受自立的感覺。

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3、可以讓孩子多嘗試。

有很多事情是孩子做不太好的,媽媽怕孩子弄亂東西,搞的家裡很髒,幫倒忙等,這就限制了孩子。比如孩子想幫大人倒一杯水,只要不讓他接觸到開水,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就讓孩子自己去做,倒灑了也無妨,我們多收拾一下,讓孩子多一點鍛鍊的機會。除了鍛鍊了能力,孩子還學會照顧他人。

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4、媽媽們收起自己的玻璃心。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錯,但是有的媽媽就怕孩子受累受委屈,為孩子遮擋了所有的風雨。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的,看到了他們的進步之後,媽媽們才會真正感謝自己的堅持。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到外邊去鍛鍊一下,給他創造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受點苦,媽媽們只要確保孩子平安健康,就可以懶一點。

做個“懶”媽媽,是家裡的福氣,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總而言之,父母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該懶的時候不妨懶,把操心、關注默默地放在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