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媽媽”不容易

在中國,做一個好媽媽真是很不容易。首先,你沒得到過“好媽媽的愛”,現在,你卻要給自己的孩子,這多少有點象無源之水,必須要做很多努力才行。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每個人的心就像是一個罐子,罐子裡有了很多愛,被盛滿了,才能自然地倒出來,而假若罐子的水很少,就很難倒出來。

其次,你若做一個及時滿足孩子的種種需求並與孩子有情感互動的好媽媽,整個家庭的成年人都和你作對。譬如,你若按照孩子的需求進行哺乳,他們會說你會慣壞孩子;假若你尊重孩子的感覺,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世界,他們也會怪你溺愛孩子……

再者,你若成為好媽媽,家裡其他人也會退行到共生期,都來找你要母愛。以我的瞭解,大多數中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飢渴而受傷的小孩,平時的麻木狀態下,他們可以扮僵硬的大人,但有條件時,他們會退行為“不講理的小孩”。所以,如果一位新媽媽努力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她會發現,她得將其他大人也視為小孩,而她因為覺醒了,就不能再無覺知地扮演麻木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了。

對媽媽來講,覺知到自己有“壞媽媽”的一面,幷包容這一面,而不是單純壓制它,和發展自己“好媽媽”的一面,同樣重要。永不可能只有好而沒有壞。

實際上,嬰兒的最早的一個重要功課,就是學習到自己的媽媽有好有壞,自己也是有好有壞。這種整合,是寬容的開始。

關鍵是好媽媽的部分夠多,夠多,就可整合。

客體關係心理學的重要創始人、英國心理學家克萊因經過多年對嬰兒的觀察發現,所有嬰兒在三個月前都處於偏執分裂期。所謂偏執分裂,即認為好只能是好,壞只能是壞,好與壞不能並存。

具體而言即,對沒有自我照料能力的嬰兒來講,媽媽有兩個,一個是好媽媽,能及時滿足嬰兒的種種需求,並與嬰兒有豐沛的良性情感互動,且能看到嬰兒的存在。一個是壞媽媽,忽略、無視嬰兒的種種需求,看不到嬰兒的情緒與情感,更談不上能看到嬰兒的存在,甚至,攻擊嬰兒。

對三個月前的嬰兒來講,要麼是好媽媽,要麼是壞媽媽,不存在中間狀態。當好媽媽存在時,嬰兒就有全能感,啊,我有這樣一個需求,立即就被滿足了,我有那樣一個聲音,立即被聽到了。由此,就成功地構建了一個強壯而健全的母嬰共同體。

母嬰共同體的追求,是嬰兒的心理狀態導致的天然追求。即,嬰兒覺得,自己與媽媽是同一個人,是處於未分化狀態。若媽媽能看到嬰兒並及時與嬰兒互動,就構成了一個整體強大的共同體。這是自信的開始。

相反,若沒有媽媽的陪伴與敏感互動,嬰兒就會不斷被可怕的無助感所襲擊。他有一個需求,但得不到滿足;他有一個情感渴望,但沒有回應。如此一來,嬰兒就會覺得自己的世界坍塌了,這就構成了一個無能的母嬰共同體。

可以想象,對嬰兒來說,若無媽媽,任何一個負性刺激都會導致可怕的無助。譬如,一個蚊子的騷擾,嬰兒完全無能為力。

所以說,壞媽媽的存在,會讓嬰兒體驗到可怕的無助。

但是,無論媽媽怎麼努力,又怎麼好,壞媽媽的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

關鍵是,好媽媽的部分足夠多,壞媽媽的部分不要成為佔統治性的存在。這樣一來,進入三四個月後,隨著孩子初步具備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孩子就可以發現並承受一個事實——原來好媽媽與壞媽媽是同一個人。

並且,因嬰兒的天然自戀本性,但好媽媽存在時,嬰兒會對應地形成“好我”,當壞媽媽存在時,嬰兒對應地形成“壞我”,而好媽媽與壞媽媽的整合,也意味著“好我”與“壞我”的整合。

所以,媽媽不是要成為一個完美媽媽,給嬰兒提供絕對完美的空間,而足夠好就可以了。

做個“好媽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