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導語

當你在聖誕夜路過街頭看到點點聖誕櫥窗下的家人團聚,當你在除夕夜時從陽臺上遠望遠處,看到安詳的萬家燈火,此時此刻你會感到家的溫暖。

因為這是一個個團圓的家庭,一個個全員都真正意義全部出勤的家庭。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但你是否想過,全中國沒有團圓的家庭,沒有全員出勤的家庭又是怎麼樣的一番景象呢?

這裡的缺勤是指一種名義上的未喪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喪偶。以上的家庭,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稱之為"喪偶式"婚姻的"傑作"。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目前中國喪偶式婚姻的現狀吧。

一、喪偶式婚姻的解析

1、什麼是喪偶式婚姻?

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樣的夫妻間的漠視是正常的。

而喪偶式婚姻的學術定義是:喪偶式婚姻是一種形容婚姻生活不美滿的描述,一般指夫妻一方冷漠對待家庭,無視家庭義務,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喪偶。

喪偶式婚姻裡並不會出現真正的寡婦,鰥夫,但認真來說,經歷喪偶式婚姻的夫妻中,和當寡婦和鰥夫並沒有多大區別。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2、喪偶式婚姻的現狀及成因

據2017年普查顯示:全中國60%的家庭都在經歷喪偶式婚姻。

這是一組非常嚇人的數據。揭示了超過一半的家庭都在遭受著喪偶式婚姻的困擾,根本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而在喪偶式婚姻裡,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夫妻,而是孩子。

喪偶式婚姻中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所謂的各自為戰。夫妻在家庭感情生活中全部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各忙各的工作,各自看各自的書籍,各自過著各自開心的生活。

其二是對於約束的抗拒。許多夫妻在結婚後仍然是自由散漫習慣了,毫不顧忌家庭的約束性,認為家庭充其量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式,簡要的可有可無的空殼子罷了。對於家庭的那些無形規矩,例如需要共同解決家事,輪流接送孩子等熟視無睹。

其三就是早出晚歸。很多丈夫朝九晚五的工作,妻子在家裡操持家務,兩人一天當中見面的時間可能還不超過一小時,這是非常殘酷的現實。

這樣的喪偶式婚姻組成的家庭是十分不利的,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為此,對於家庭的幸福,特別是孩子的幸福來說,我們要做到全員參與。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二、全員參與對家庭幸福的重要性

1、利於家庭幸福堡壘的構建

我們可以把幸福的家庭想象成一個堡壘。

而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一個全員參與的家庭,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會擰成一股繩,堆砌成最堅固的城牆來進行防禦。

反之一個沒有全家參與的家庭,就好像守城戰少了弓弩,少了遠程武器,少了指揮官一樣,缺失了非常大的守城要素。

這樣當小三,甚至是父母長輩干涉家庭事務時,缺乏男主人存在的家庭會變得失去陽剛堅韌之氣,失去女主人存在的家庭會變得混亂不堪,毫無整齊性和內部關愛性。

這樣的家庭,往往很容易變成第三者攻擊的對象,因為在這樣的家庭堡壘內部,就不夠團結。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2、利於家庭中孩子幸福感提升

家庭的重心和唯一衍生物就是孩子。

沒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是孩子完全遭到冷漠忽視的家庭,很難被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家庭。

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來人們對於丁克的不理解的主要原因了。

而全員參與的家庭,必然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縱觀社會上的那些犯罪分子的家庭背景,將近一半都是成長於一個貧窮,底層的家庭。而在這樣的家庭裡,貧窮是一方面的犯罪促因,但是為什麼其他貧困人家的孩子沒有走上犯罪的道路?

答案就在這裡,在這些家庭中,貧窮是雙面的貧窮即物質貧窮,和精神貧窮。

精神貧窮是更可怕的貧窮,對於孩子來說。而一個家庭的孩子的精神貧窮,很大程度歸因於家庭成員的缺勤。

所以,通過這樣的反面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家庭中要孩子幸福,就必須做到全員參與。

只有全員參與的家庭,才能讓孩子得到一個全面的雙親的愛,既有陽剛之氣又有柔和之氣,才能獲得一個更加健康的心靈,才能更加幸福地成長。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三、如何參與到家庭幸福中?

1、共同活動是關鍵

事物只有找到共性,才能相互吸引。

1)、著眼於家庭協作性

協作性的要旨在於一項活動內容必須要大於等於兩個人才能完成。而其中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不同的基本等量的工作,還必須對活動的完成和他人問題的解決進行付出。

先說什麼叫等量性,比如一家三口是開倉庫的,那麼當一家三口搬貨時就需要準確合適地分配工作了。所謂等量並不意味著每個人的工作量一樣,而是要著重每個人做的事情等於其各自的能力量化。

比如孩子由於力氣較小就可以負責登記貨物單號,父親因為較有力氣就可以負責搬運貨物,而母親則可以作為一個輔助父親搬運貨物的助手,這樣的分工就是所謂的等量性。

還是搬貨的例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對把貨運到車上的這個目標完成付出了有相互聯繫的努力,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這就是協作性。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2)、著眼於家庭事務的具體性

很多時候,共同活動必須著眼於具體的事情。

家庭生活和戀愛生活不太一樣,家庭的感情生活更加趨於日常屬性,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都不願意全員參與的家庭形同虛設。

所以,在家裡,我們可以督促對方共同進行大掃除,共同做一次飯,共同去郊遊一次,共同去小區做個公益,對於孩子來說還可以共同陪孩子看看其喜歡的電視或參與親子活動。這些都是具體家庭事務的正面典型教材。

2、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

家庭觀念,貫穿家庭活動的全過程。

1)、樹立付出回報意識

在很多家庭裡,缺乏全員參與的原因主要就是夫妻二人對家庭感情的懶惰和坐享其成。他們認為:反正這個家我有份,我不需要主動做什麼,肯定有人為我做事情。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惰性,更何況在家庭婚姻裡,家庭婚姻裡生活的壓力是很大的,在這樣的生活壓力下,很多伴侶都會不太願意做更多的事情,所以當然對方也不願意。

你不願意付出,我也不願意付出,這是今天家庭缺乏全員參與度的死衚衕。

所以我們要樹立家庭中有付出才有回報的意識,先嚐試自己主動為家庭做多一點事再說。

2)、樹立心懷他人意識

一個家庭裡,至少有兩個人。這就決定了這樣的關係中,必須心裡頭有別人的地位。

而有了孩子,更是如此。

當孩子未出生時,夫妻間要相互理解對方,相互包容對方的非原則性錯誤,相互為對方著想。

孩子出生後,更要把自己的精力分多一份,不要只顧維繫夫妻感情而忘了孩子的存在和感受,要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有了孩子的家庭,不再是夫妻二人的蜜月世界,而更是一種家庭責任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家庭前瞻性和思想昇華度。

拒絕“喪偶式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員參與,尤其是孩子的成長

綜上,喪偶式婚姻引發了諸多家庭生活的不幸福。而一個家庭要幸福就必須全員參與,這樣有利於家庭抵抗外界衝擊能力的增強,以及對於孩子的幸福成長來說也是極大的好處。我們要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家庭的共同活動的參與,心懷家庭意識。

結語

喪偶式婚姻是當今婚姻家庭不幸福的一個巨大殺手,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必須引入全員參與式家庭的概念。只有這樣才能讓家庭更加溫暖,而家庭裡面最脆弱的,最核心的,也最需要溫暖的恰恰是孩子,這也是對孩子家庭幸福感的一種保障。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