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

很难想象,社会上层人物,家财万贯的富翁,和在贫民窟长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会混在一起,这两类人会以怎样的形式和平共处呢?《触不可及》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与真人事件改编的故事,像我们描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菲利普是一个病号,高位截瘫的他已经站不起来,虽然财富能够让他幸福的度过一生,可对他来说,金钱已经不能增加幸福感,有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内心的煎熬。拒绝了许多专业的陪护专家,菲利普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个刚刚从监狱出来的黑人小伙子德希斯,因为在这个黑人的身上,菲利普看到了那种众生皆平等的态度,对他没有一丝的温柔,德希斯的这种对人的态度,恰巧是菲利普现在最需要的。

《触不可及》: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

我们看到一些可怜人,总是会泛滥自己内心的同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怜的人不一定能够接受别人同情的眼神,就很容易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触不可及》就给人了一种非常温暖的答案: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全世界有非常大一批残障群体,当我们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一眼就能看得出他们在生活上的窘迫以及无奈,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想做些什么,所以出现了很多以怜悯和同情为基础,去帮助他们的志愿者,以志愿者的身份介入他们的世界,无偿的付出也会让人感觉内心充满正义,但是对残障群体来说,他们每天都在经历什么呢?"你平时生活不方便吧?""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是让我来做这件事吧,你做起来太吃力了!"这样的问题每天都响在他们的耳边,很容易让他们自己感到"我是个废物吗?"

《触不可及》: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

菲利普便是被这样的想法充斥脑海的一名残疾人,一直以来别人都在对他施以同情和怜悯的目光,可他却不是一个需要在温室中待着的人,所以曾经伸手可得的自信和尊严不复存在,所有人都想让他待在温室中,避免在外面受到伤害,像菲利普这样的残障人,他们想要的最为简单,不是细心的呵护,也不是同情的目光,更不需要一大堆的志愿者围在身边,能够把他们当成一个正常人一样对待,哪怕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不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内心上的安抚,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明白了,这部分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触不可及》: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

菲利普在对生活丧失信心之后,同样的学会了一些负面思想,生日聚会的时候很透彻的看清一些人的真实目光:"他们来参加聚会,主要是来看我是不是还活着。"可尽管如此,菲利普仍然还是装作一副惊喜的面容,皮笑肉不笑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真实的情感,也避免了双方之间的尴尬。德希斯虽然没有过陪护的经历,也不知道怎么去照顾人,可是他恰巧懂得如何与菲利普和平共处,在他的眼中,菲利普是一个正常人,他也赐予了菲利普享受一切正常人的待遇,这是让菲利普最高兴的事,并且在每一次菲利普难过的时候,德希斯都会保持距离,避免走进对方的心里,这叫爱的距离也叫爱的默契,对于别人的痛苦无能为力的时候,该给对方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决定自己这个时候到底是需要安抚还是视而不见。

《触不可及》:对他人温柔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众生皆平等才是真理

整部剧都在用幽默而且轻松的方式去诠释两个人这种极端的生活,并且用这种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去关注残障群体,电影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帮助他们重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比援助他们的生活更重要,德希斯对待菲利普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相信每一个残障人士都会想要得到这样的待遇,因为这能够让他们找到自己失去的正常生活的权利。有人认为同情和怜悯同样也是爱的一部分,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称之为错,的确,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一定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可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发,每个人说的都有对的理由,就连坏人有时候做坏事也是有理由的,无缘无故去做丧尽天良之事,这种坏的纯粹的人,生活中又有几个呢?大家对《触不可及》这部电影有着怎样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