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醫道(2)—— ‘血癥論’大家

唐容川(1846-1897),四川人,清代醫學家、經方家。是中西醫匯通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1884),最有名處是對血證的論治有突破見解。

逝去的醫道(2)—— ‘血癥論’大家_唐容川


(39歲)1884年著有《血證論》8卷。受楊西山《失血大法》影響。

唐容川小時候,由於父親體弱多病,在學習四書五經準備科舉之餘,也就自學醫書為自己的父親治病(可能是在當時他周圍實在找不到自己的好大夫治自己父親病)。但自己治療一段時間後,父親病情惡化。先吐血,後有下血,這是他從沒有在書上看到的內容。於是,只要遇到有關血證的記載,便反覆琢磨,聽說本鄉楊西山寫的《失血大法》而門人藏起不傳,唐容川便多方購求,好不容易得一覽。但他看後大失所望,未能精詳,用它治病,也少有成效。

因此大失所望後,轉而向經典著作求,讀《黃帝內經》《傷寒論》觸類旁通,有了感悟之後,用於臨床療效較好,療效比較好。但是他父親因血證病而死,成了他一生的痛。而他妻子不料又得了血證。他便親制方劑,最後把他妻子的血證治好了。由此,他深深感到,‘不為良相,則為名醫’,所以為了彌補在血證研究上的所得,他專門寫了血證的專書。

逝去的醫道(2)—— ‘血癥論’大家_唐容川


他為本書可以以後能救後世血證患者而感到自慰,以彌補他未能救治父親的傷痛。

(44歲)1889年中進士,授禮部主事。開始做官生涯。但是卻嗜好醫學,主張“好古而不迷信古人”。既讀醫書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否則還不如不讀。

(47歲)1892年著有《中西醫匯通醫經精義

認為西醫長於“形跡”,中醫長於“氣化”,西醫所擅長是從形體去解剖研究人體,看到即時實體。

在內科的治療方面,中醫的優越性確為西醫所不能及。主張中西融合,並試圖用西醫解剖、生理等學科知識來印證中醫理論的正確性,對之後中西醫匯通學派影響較大。



(48歲)1893年另有《本草問答》兩卷,議及本草學理論,比較中西藥學之異同與短長。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9卷 《傷寒論淺注補正》7卷 則是對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和《傷寒論淺注》兩書的刪補、正誤,併合中西醫之說而成。

逝去的醫道(2)—— ‘血癥論’大家_唐容川


以上五書合稱《中西醫匯通醫書五種》。唐容川在維護中醫,融合西學的同時,認為宋元以後的醫學水平不如《傷寒論》以前。

可以看出

1:唐容川因為父親的病而學醫,可能是是他找不到好大夫只能把自己把成好大夫。

其實很多大家都是因為治療自己親人病才學的醫。

2:短暫開掛的一生。唐容川先生52歲卒。雖然去世比較早但是一生為後人留下了太多的經典。

3:主要貢獻,詳細彙總和闡明瞭血癥這一類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屬於填補了前人沒有的空白

4:論證了三焦經的走向。以前我們都知道有三焦經但是不知道在那是什麼?

“西醫不知腎系即是命門。生出板油連網,即是三焦。腎開竅於二陰,故前陰縮而大便秘。三焦經繞耳”

前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