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灣鎮李紅民:大山深處養蜂人 走出一條甜蜜致富路


毛家灣鎮李紅民:大山深處養蜂人 走出一條甜蜜致富路

在大山深處,在毛家灣鎮朱家村,有這樣一個村民,他叫李紅民,他不善言談,一說話臉就紅,但是說起養蜂技術就侃侃而談。說起他來,方圓幾十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前些年,李紅民是有名的可憐人,在年輕學木工的時候,大拇指被電鋸割斷,再加上文化程度低,沒有別的手藝,吃的就靠三畝半地莊稼,花銷就靠十幾只雞生雞蛋賣錢。與此同時,他結婚時東拼西湊的債務,父親生病以及去世的時候留下的欠款,十幾年了都還沒有還清,一家人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貧賤夫妻百事哀,他和妻子的婚姻在日復一日地吵鬧中走向了終點,這一年,大兒子12歲,剛上初一;小兒子7歲,才上小學一年級,看著哭天抹淚的兩個兒子,看著破破爛爛的家,李紅民眼圈紅了,從沒有過的沮喪、委屈、窩囊湧上心頭,他不知前面的路怎麼走。

天無絕人之路

2014年,生活窘困的李紅民在得知國家扶貧政策後,主動申請並經過評議公示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個大男人,帶兩個孩子,飢一頓,飽一頓,怎麼讓這個悲觀的男人站起來,成為家中的頂樑柱變成了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心頭大事。在下鄉走訪中,村幹部和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邊幫他收拾家務,一邊與他談心交流。扶貧先扶志,工作隊和村“兩委”不斷鼓勵他,給他加油鼓勁,在發展生產、增收創收等方面幫他積極想辦法。漸漸地,他對生活的熱情被點燃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願望悄悄在他心中萌芽。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014年註定是李紅民奮鬥的一年。

大山深處來了一位養蜂人,在蜜源充足的朱家安營紮寨,李紅民和他成了朋友。在不斷的交談中,李紅民豁然開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朱家地理環境特別適宜建立蜂場,尤其是李紅民所處的北灣溝,西北面有蜜源植物槐花樹、荊棘林,背風向陽,院子前面地勢開闊,陽光充足,且院子周圍有稀稀疏疏的小樹,夏天免遭烈日,是理想的建蜂場地。李紅民重新撿起自己的木匠手藝,就地取材,用山上的廢舊木頭,自己做起了蜜箱。

他從鄰居家借了錢,養蜂事業就這樣開始了。為了將養蜂技術學到位,李紅民把外地養蜂人安置在自己家裡,與他同吃同住。他在學習養蜂過程中,被蟄得鼻青臉腫,多少次想撂挑子不幹了,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想,那些外地養蜂人,不遠千里到這窮鄉僻壤來養蜂,我一個本地人,只要肯吃苦,勤鑽研,不拋棄不放棄,怎麼能幹不成呢?憑著一竿子扎到底的韌勁,他的養蜂事業逐漸有了起色,甜蜜的生活向他敞開了大門。

李紅民的養蜂規模逐年壯大,從最初的5箱、9箱,到30箱,再到60箱。收入也從原來的3000元到3萬元,再到現在的5萬元。李紅民撲下身子,埋頭苦幹,查蜂、認王、搖蜜、並群、換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在這養蜂事業中嗅到了小康的味道。

從養蜂知識的空白到如今的養蜂技術“大拿”,李紅民經歷了許多曲曲折折,想過放棄,想過另覓生路,但是憑藉對家庭的擔當和對養蜂的濃厚興趣,他堅持到了最後,他嚐到了人生的第一滴“蜂蜜”。現在回想起來,對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

致富路上與你同行

從2014年開始,為讓李紅民更好地養蜂,朱家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多種渠道幫助他,村“兩委”為他報了養蜂培訓班,駐村工作隊幫他蒐集養蜂技術、投資成本、協議風險分析、發展前景等資料,並幫助他兩個兒子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大兒子李林峰享受了“雨露計劃”助學金,小兒子李江峰享受了“兩免一補”、北京福星公益教育資助,初中畢業後到太原慈善學校學習廚師專業。從2016年開始,幫扶單位幫李紅民銷售蜂蜜,打開銷售市場,因產蜜來自深山,無汙染無添加,晶瑩剔透,屬純天然蜂蜜,到他家買蜂蜜的絡繹不絕。

“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幫助引領下,李紅民終於擺脫了固步不前、猶豫不決的思想包袱,甩開膀子,投入到致富門路中去,2017年底,李紅民全家終於脫貧致富,2019年,他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充滿幹勁。他堅信,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有自己的不懈努力,養蜂事業必將越來越好,下一步,他有信心在致富路上帶領更多群眾大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