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去耕耘,莫問前程!這些結婚之後還追求夢想的人,都成功了呢


但去耕耘,莫問前程!這些結婚之後還追求夢想的人,都成功了呢


讀過的關於寫作的書,除了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兒》,對我啟發和鼓舞最大的,就是剛讀完的《寫作課》,作者是美國女作家艾麗斯·馬蒂森。


關於寫作的種種感受及“乾貨”分享當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分享的關於堅持的意義,更能鼓舞人。


艾麗斯曾獲得過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又曾在耶魯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教授寫作課程,後來在本寧頓學院藝術碩士班執教22年至今。


但是她的職業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碩士畢業後,她曾經在一所學院教授寫作課,為了丈夫的事業發展,他們搬家離開了原來生活的地方,她失去了原來的工作,而且為了照顧年幼的大兒子,她留在了家裡做職業主婦。


她是怎麼開始寫作的呢?


30多歲之後,她想寫詩,可是孩子還小,根本沒有時間,怎麼麼辦呢?


孩子一歲後,她想了一個辦法,請了個年輕的女孩來照顧孩子,每週兩次,每次兩個小時。在這四個小時寶貴時間裡,她帶著便攜式打印機來到地下室的洗衣房寫作。


在這裡,她能聽到兒子在樓上跑來跑去的聲音,而且衣服洗了,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寫作,她很滿足。​


這是女性才會更心有慼慼焉的時刻,想要一舉多得,就必須既聰明又堅決地做出更多決定。


但去耕耘,莫問前程!這些結婚之後還追求夢想的人,都成功了呢

艾麗斯的寫作之路,雖然開始了,但並不算是“光榮之路”,甚至並不順暢。


即便她是哈佛大學的碩士,即便是她如此投入執著地寫作,並不代表她一定就能成功——她花了很長時間才發表了一首詩,之後又經過三年,才發表了第二首,但那又如何呢?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想寫,​而且願意為了寫作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體力,甚至“我從未奢望成為一名成功作家”。這樣的心態和不遺餘力的付出,最終讓她慢慢趟出了自己的路。


“地下室時光改變了我的生活,文學創作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開始地下室寫作,到出版詩集,用了好幾年,那時候她已經40歲了。


而在41歲之後,她決定專心寫小說,幾年之後陸續發表作品,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以及長篇小說。至此真的成了一位作家,而且是頗有名氣的作家。


而在這之前,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她做的是什麼?


只有努力耕耘,只有埋頭付出,為自己的夢想付出,為自己的熱愛投入。


這樣努力下去有意義嗎?以後我會成功嗎?如果不成功怎麼辦?我現在的取捨是正確的嗎?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會問自己這些問題。大概,艾麗斯也問過自己,但卻都抵擋不住對這件事的熱愛,無論如何也要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動力。


完全放棄想要成功的念頭當然也不現實,但是要理智客觀地認識這件事,如果它本身就能給你帶來快樂和愉悅,相比較而言,物質的收益和俗世的成功就是附加品了,就不會在意到焦慮的程度了。


如果你喜歡一件事,到了可以“賭上房貸”的程度(打比方,不是真的),那麼就一定全力以赴去做,否則一定會後悔。


但去耕耘,莫問前程!這些結婚之後還追求夢想的人,都成功了呢


許多人總是覺得,夢想這件事,是年輕人的專利。


年紀略大一點了,不但人變得世故了,而且拖家帶口的,就不太適合談夢想了。


艾麗斯開玩笑說她比較自私自我的,孩子稍微大一點能去日間看護所的時候,她經常在週末的時候安排丈夫去那裡照顧三個孩子,而自己則躲在家裡寫作。一個有三個孩子的母親尚且能做到這種“忙中偷夢”,何況其他人?


​村上春樹也是在結婚之後,才走上的寫作之路。


他大學休學結婚,和妻子想開爵士酒吧,拼命打工掙錢,後來靠貸款、借款和積蓄,開了一家小店。每天都很忙,忙到村上春樹甚至到很久以後才回去大學補完課程,拿到學位。


偶爾一次,他心血來潮寫了一篇小說,投稿給了雜誌社,沒想到就被選中,拿了新人獎,就此出道。但是寫作的收入並不高,前途也不算明朗,萬一只是的靈光乍現運氣好呢?再說了爵士酒吧收入穩很不錯。


權衡之下,他繼續開店,凌晨兩三點在餐桌上寫作,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年多,一直到他的作品穩定產出並且大受好評,才將酒吧關閉,專職寫作。


拖家帶口,壓力山大,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和理由,但是有的人想辦法解決,有的人想辦法拖延。


老舍先生之前也是類似的情形。他寫《駱駝祥子》時,還在大學教書,他一直有專職寫作的想法,但是朋友們勸他不要輕易辭去教職,寫作前途不明收入動盪,他怎麼養活一大家口子人?


他一邊教學,一邊調研寫作,最終寫出了這部名著,也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

莫問前程,並不是讓大家不要抬頭看路,只是一味地往前衝就好了。


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真正想做的事,去努力,去耕耘,去投入,將內心的焦慮,外界的質疑,那些嘈雜的聲音隔離開,不被它們影響,全神貫注去付出。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是,每個努力的人,都將會收穫更好的自己,這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