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歷史你瞭解過嗎?閩南“戚家軍”——長泰高安軍

有關高安軍的抗倭事蹟。我從1999年起,在原縣長助理張力的重視下,開始調查長泰一支已消失了400多年的民間抗倭部隊,一支靜默躺在史冊裡的高安軍來龍去脈,通過許多資料查實它應是閩南抗倭的“戚家軍”。當年國家文化部得知情況後,也指示調查長泰高安軍的事蹟。現將部分材料提供給專家學者探討。

  歷史的記憶自洪武朱元璋開明以來,日本海盜集團倭寇經常對我國沿海地區登陸騷擾。至嘉靖年間,由於朝廷專制腐朽,東南海疆,倭患更加頻仍,千里海防處處告急。據《中國通史綱要》記載:“一五四七年春,倭寇跟豪紳,奸商、海盜勾結起來,加劇了對我國浙江、福建沿海等地進行搶奪。朱糹丸奉命提督海防軍事,整頓了防務,捕斬了引導倭寇入侵的內奸,卻得罪了有關官紳,被迫自殺。因此,朝廷上和地方的官吏都不敢再議論海防之事,任憑倭寇日益猖钁。”五五八年十月十六日,倭寇數千人從同安人攻長泰恭順裡山重社。在此聚營十五曰,而後倭寇更加瘋狂對長泰廣大村落進行了燒、殺、淫、掠。洗劫長達七年。

長泰巖溪長隆《謝氏族譜》中記載:“癢生筆峰公(縣學秀才謝世勳)於嘉靖45年丙寅秋,親筆寫下‘敘戌虜兵荒記’一文”記述他所見所聞倭寇入泰的暴行和始末(從嘉靖三十七年十月起倭寇入泰至嘉靖四十年春正月倭患結束)。有具體時間、作戰地點參戰人數、殲敔數量,英雄人物等事蹟文約5000字。是一篇寶貴的文獻資料。它對於研究倭寇入侵閩南地區提供依據。其中寫道倭患橫行時“士廢於學,農廢於耕,兒女廢織,商賈罷市,兼以春田旱殃,平洋枯槁,飲竭溪澗之泉,粒米無望,十室九空。食盡山林之藿,啼飢號寒,愁苦之聲震於野”。此時百姓為了求生,“百寨俱興,每鄉各有一寨,人多則為大寨,一二百間。人少則為小寨,三四十間,是以家人有所藏身而豬羊未各鹹歸於寨”。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倭寇’為患最為嚴重的時期。危難的時刻中國出現了傑出的軍人一一戚繼光。他代表著官方軍事力量。大量消滅倭寇主力部隊,抑制了倭患的進一步氾濫。富有愛國鬥爭傳統的長泰人民,激於民族義憤,曾經奮起組織武裝,不惜浴血捐軀,痛殲入侵之敵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殊死戰鬥中,湧現了揚漳泉、震懾寇膽的戰鬥集體高安軍,它代表著民間民族反侵略反壓迫的力量。攝影/黃雲輝2高安軍崛起在抗倭名將戚繼光、譚綸、餘大猷的影響下,此時長泰善化裡高安地(今枋洋鎮林墩社),一支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抗倭隊伍一—長泰高安軍在這裡崛起,揭開了整個長泰人民的抗倭序幕。

《長泰縣誌》記載:善化裡高安,地方團練丁壯千餘人自守。時倭寇充斥,所在殘毀,各寨堡崩潰,村落化為瓦礫,獨高安軍且守且戰不為動。為了撩開高安軍這支神秘部隊的面紗,我曾30多次下鄉到林墩社實地調查。調查中,我得到林墩下林後裔的熱情支持,他們也成立了高安軍“調查小組”協助調查。認為這是他們祖宗的榮耀,積極配合我的作。高安地現包括林溪、喬美、石橫、江都美宮5個村,今古代地名在此地庵廟,祖祠還遺留著一些用“善化”、“化裡”、“高安”、“林墩”作為出句和對句的對聯。如林口宮內石柱上陰刻:“順天澤化裡,糧豐畜旺,正氣振高安,人傑地靈。”“順修廟貌香火通明安善化。正大神威,英靈顯赫佑高安。”下林林氏祖祠柱上對聯“林山環勝地羨世業重光、虎距龍蟠宗上黨,墩邑革人文卜後昆蔚起、蛟騰鳳舞振高安。”三十年代初,下林有人在廈門市灌口鎮開煙行,還把“高安”二字用於產品上。為顯示煙質高優生意興隆。故在菸絲的包裝上印下“葉選高安小署露。”字樣作為廣告宣傳。今抗倭遺物還可見林墩寨、江都寨、寨仔內的寨牆寨門、槍眼、石臼等。並保存髙安軍團長林承休操兵時用的刀柄(現埋在林墩財政辦公樓水泥柱中),及保存著承休長子林梧的色棺木。此地林姓為主,林姓約佔1.2萬姓分為上林、下林兩大族系。上、下林祖祠建於寬闊的“九.三埔”操場。面積約6畝,兩座祖祠平行而立。高安軍指揮部設在下林林氏祖祠內。操兵練武場就在“九。三埔”廣場。它的組織是以高安地組建抗倭隊伍而命名高安軍,又名古元軍,軍旗為紅色。隊伍以姓林為主體,吸收各姓丁壯參與。它們組成一個團,隊伍發展到1300多人。設團長副團長,下屬機構設團防,一個團防一百個丁壯,任百長一名。戰鬥時還設有前鋒勇士開路、後位勇士擋路。這支隊伍約佔當時全縣總丁壯(男人中的青壯年)人數的三分之。高安軍白天種地,夜間習武、苦練本領在抗倭中,他們自帶糧餉,英勇頑強,用兵如神。史料記載:“山海之賊,聞我克敵之勇,則曰:勢不可輕犯,皆死於高安兵之手。”可見這是一支精兵強將,一支精銳的革命隊伍。

古代評論曰:“自倭奴得志於內地也,當事者召集客兵蟻聚蠶食,見賊望風奔潰,且剽掠為患。獨高安兵團結自守,不煩饋餉,所至輒破賊,屹然為全漳保障。假令出於客兵,功賞已不資矣,而未有一言及之者。故特表之,以見召募官健之。不如訓練土著也(高安兵)。” 3 高安軍主要事蹟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倭寇三千餘人,突入善化裡地方焚劫。四月倭萬餘逼城,在縣城保衛戰中,團長林承休及子林梧率兵800人參戰。知縣蕭廷宣率眾固守,召集士民、議城守事宜十二策,疏竣城濠,多造烏銃,備火藥、鉛彈,申請道府借用慣習銃手六十人,分助堵垛,城內米穀皆投入城中,使野無所掠。城牆上設巨石滾木,以防蟻登。壯士林君和揮刀砍登雲梯賊數人,並採用灑石灰、灌鐵汁,發彈弓,抽雲梯,毀斷橋,使賊火器無所施。殺賊數百人,城賴以全。嘉靖三十九年三月,倭寇千餘焚劫髙安等處。九月十二日,寇剽掠小鸕鷀,社練長林時新,林承達帥兵往援,擊斬賊首三人,賊遁散。十二月復剽掠旌孝裡。嘉靖四十年三月倭寇二千人焚劫人和裡董溪頭、京園等處。四月復寇石銘裡塔兜洋山,五月復寇人和裡鄉兵與戰死者二十餘人,同月攻張欽翼土堡,鄉兵斃賊三人,六月海寇同本處橫洋賊數千,屯住,逼城,勇士林周夫等突人賊營,砍折其旗,城中居民乘之,賊眾潰。八月十四日,寇千餘屯安溪劉倉社。率壯丁救之,合戰殺賊帥張總管四人,破其營,斬獲甚多。九月初九日,賊許新老眾二千餘,掠龍溪縣埔西林柄。去縣十餘里,蒙縣檄,直逼賊壘,生捉賊首蔡真丁老等五人,斬首四十級,餘相蹂,溺河死。九月二十四日,寇千餘復殘安溪劉倉,求援往救戰數次,連敗之,追至例嶺,盡殲其後隊。十一月二十,寇千人突到安溪縣石埔。巡海道檄召,會剿賊。遙望髙安赤幟,不戰而遁。揮眾奔陣,刺死賊首四人,餘悉就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