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國在如今的哪些國家?

低調76052


蒙古人實行幼子繼承製度,除了以元朝為宗主國以外,還有服從於蒙古大汗的四大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伊爾汗國。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由於朮赤之子拔都的大帳使用金頂,所以又稱金帳汗國

欽察汗國:東起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區;西到俄羅斯西北部、烏克蘭及多瑙河的下游;南到哈克斯坦巴爾喀什湖西部、裡海北部、黑海、土庫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極圈。

欽察汗國同時還是東歐各國的宗主國,也是四大汗國中疆域最為遼闊的。

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鼎盛時期領土包括:烏茲別克斯坦河中地區,哈薩克其他南哈州,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土庫曼斯坦北部地區。

窩闊臺汗國

窩闊臺汗國並不是有窩闊臺建立的,而是由窩闊臺的後裔海都建立的,是一個夾在其他汗國與元朝之間的小汗國。

窩闊臺汗國包括蒙古高原西部以及新疆北部,最要是成吉思汗分封給窩闊臺的私人領地。

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但是蒙古本土領地卻是由託雷繼承的,窩闊臺去世後傳位給自己的孩子貴由,貴由去世後蒙古大汗之位由託雷後裔蒙哥繼承。

此時窩闊臺一脈的海都返回窩闊臺的領地,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伊爾汗國

伊爾汗國又稱伊利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建立最晚的,蒙哥去世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忽必烈為了獲得支持,分封自己的兄弟旭烈兀,並允許其建立伊爾汗國。

伊爾汗國包括今伊朗、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阿富汗部分地區以及印度西部等地。


風吹下的洛夜


如今變成如下這些國家:

1、蒙古國。2、中國。3、朝鮮。4、韓國。5、哈薩克斯坦。6、土庫曼斯坦。7、吉爾吉斯斯坦。8、塔吉克斯坦。9、烏茲別克斯坦。10、阿富汗。11、伊朗。12、伊拉克。13、阿塞拜疆。14、亞美尼亞。15、格魯吉亞。16、巴基斯坦。17、印度。18、以色列、19、約旦。20、敘利亞。21、俄羅斯。22、烏克蘭。23、摩爾多瓦。24、白羅斯。25、波蘭。26、匈牙利。27、保加利亞. 28、沙特阿拉伯。29、奧地利。30、土耳其。31、阿曼。32、也門。33、卡塔爾。34、科威特。35、阿聯酋。36、約旦。37、 摩爾多瓦。38、羅馬尼亞。39、捷克。40、斯洛伐克。



老何看天下


察合臺汗國建立時間非常早,建立於公元1222年,當時成吉思汗還沒去世,而察合臺汗國的建立者正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由於察合臺戰功顯赫,成吉思汗就把他負責打下的領土作為封地,疆域大致是今天的中亞地區和中國新疆地區。

察合臺汗國一共傳承了23代可汗,到了公元1346年因內部權力鬥爭,分裂為西察合臺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前者延續了5代可汗,直到公元1370年因權臣帖木兒篡位而亡,變成了著名的帖木兒王朝,後者延續了30代可汗,直到公元1680年被準格爾汗國滅掉。

金帳汗國建立於公元1242年,建立者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長子拔都。拔都是出色的軍事統帥,主要負責征服北亞和東亞地區,最遠去到跟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歐洲國家交戰,其建立的金帳汗國極盛時期疆域非常遼闊。

金帳汗國一共傳承了43代可汗,到了公元1502年,強勢崛起的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三世(後世尊稱伊凡大帝)起兵滅掉金帳汗國,從此俄羅斯人崛起。

窩闊臺汗國建立於公元1251年,因為建立者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孫子海都,海都為紀念其祖父就定國號為窩闊臺汗國,其疆域是四個汗國當中最小的,僅僅是中亞和北亞的交界部分。海都是最不滿忽必烈的正統汗位,因為他是窩闊臺的孫子,窩闊臺五子合失的長子,他要奪回本該屬於祖父一系的正統汗位,所以跟忽必烈交戰也是最激烈的。

窩闊臺汗國僅僅延續了兩代可汗,就是海都及其長子察八兒。公元1310年,察八兒無力抵抗大元王朝,放棄了父親海都希望奪回正統汗位的遺願,窩闊臺汗國也因此被大元王朝和察合臺汗國瓜分而滅亡。

伊利汗國建立於公元1256年,建立者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六子旭烈兀。旭烈兀也是一位極其出色的軍事統帥,主要致力於西征,即征服西亞和非洲,著名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就是被旭烈兀在公元1258年所滅,這時候他剛建立伊利汗國不久。

伊利汗國自建立以來,長時間稱霸西亞地區,是四大汗國裡面國力最強大的一個,一共傳承了15代可汗。公元1355年,因為各種各樣的統治問題,被同根同種的金帳汗國所滅。


早早雨觀


蒙古四大汗國就是欽察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他的孫子們時最後定型,以中國的元朝帝國為大汗轄區,另外,還有服從大汗宗主權的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後來的英聯邦有點類似於這種情況。

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對於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包含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

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

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既為歐、亞兩洲文化薈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樞紐。居民民族成分複雜,主要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於帖必力思。境內農業發達,商業和手工業也很繁榮。與元朝關係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後,子阿八哈繼襲汗位(1265—1282),政權進一步鞏固,1270年曾率軍擊退了察合臺汗八刺對呼羅珊的進


香洲謝霆鋒


首先,感謝能夠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見解。

欽察汗國 成吉思汗長子朮赤 是現在的俄羅斯

伊兒汗國 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 波斯、敘利亞那邊

窩闊臺汗國 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 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的南蠻舊地

察合臺汗國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 今鹹海以西里海以北的欽察 花剌子摩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 畏兀兒

擴展資料

蒙古四大汗國就是欽察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他的孫子們時最後定型,以中國的元朝帝國為大汗轄區,另外,還有服從大汗宗主權的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後來的英聯邦有點類似於這種情況。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對於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包含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既為歐、亞兩洲文化薈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樞紐。居民民族成分複雜,主要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於帖必力思。境內農業發達,商業和手工業也很繁榮。與元朝關係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後,子阿八哈繼襲汗位(1265—1282),政權進一步鞏固,1270年曾率軍擊退了察合臺汗八刺對呼羅珊的進攻。


閒吟鶴


四大汗國的區域幾乎涵蓋了整個亞洲,(不包括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這是成吉思汗子孫不斷征伐的結果。

全球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裔達五千多萬。

分佈在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巴基斯坦,高加索三國,東歐國家中!

蒙古人的腳步在東歐平原停了下來,原因是汗位掙奪。


水溶溶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蒙古四大汗國主要是指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走向分裂後,在蒙古帝國基礎上建立的幾個主要汗國。

蒙哥魂斷釣魚城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在滅金以後,再也不願意掛帥親征了,天天沉溺於酒色之中。終於在1241年冬,窩闊臺射獵於諤特古呼蘭山時,縱情酒色至深夜,最終導致中風,不久就死去了。

窩闊臺死後,其長子貴由成為了蒙古國第三任大汗,不久也死在了西征的路上。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之嫡次子拔都和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遺孀最終推舉拖雷長子蒙哥成為了蒙古國第四任大汗,蒙古帝國的統治權從此由窩闊臺家族轉至了拖雷家族。由於皇族內部的分裂,這也為後來蒙古帝國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蒙哥即位後,窩闊臺家族不承認其汗位的合法性,冷酷無情的蒙哥一不做二不休,對反對他的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將貴由的皇后海迷失投入河中溺死; 窩闊臺的第三子失烈門也被牽連其中,被處死; 連貴由年幼無知的兒子們也先後死於非命。

蒙哥“沉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元史》),他不僅是一位嚴厲公正的管理者,又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勇士。他完全恢復了祖父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強權,成為了蒙古帝國強大的君主。公元1254年,蒙哥派出的四弟忽必烈攻克了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大理國滅亡,雲貴高原併入大蒙古國版圖。公元1253年,蒙哥派出的五弟旭烈兀發起對了今伊朗、巴格達、敘利亞的西征,先後滅了盧爾人政權、木剌夷國、阿拔斯王朝、阿尤布王朝,並攻佔了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

蒙哥親率主力大軍從陝西迂迴,進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不久就兵臨釣魚城下。釣魚城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蒙哥在這裡遇到了宋軍最頑強的抵抗。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蒙古大軍久攻不下,氣急敗壞的蒙哥身先士卒,在陣前又被宋軍拋石機扔出的巨石擊中,一代將星聚然隕落。

蒙哥的意外陣亡,讓蒙古大軍不得不放棄對四川的進攻,護送蒙哥的靈柩北還。正在鄂州與宋軍作戰的忽必烈為了爭奪汗位與留守和林的六弟阿里布哥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奪。

就在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在世分封的諸王,選擇支持不同的陣營,最後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不同蒙古汗國,這就是著名的蒙古“四大汗國”。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黃金家族”,雖然是獨立的國家,但由於彼此血脈相連,仍奉入主中原的元朝為“天下共主”。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的版圖遼闊,東起額爾齊斯河西部,西到斡羅思(今俄羅斯)西北部、烏克蘭,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爾喀什湖西部、裡海北部、黑海,土庫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地方(包括諾夫哥羅德)等地。這是曾裡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因這裡是欽察草原,所以被稱為“欽察汗國”,又因為朮赤的汗帳遠遠望去,金光閃閃,所以又稱為“金帳汗國”,都城設在薩萊(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

拔都與兄長斡兒答相處融洽,在朮赤死後,斡兒答擁護拔都繼承了朮赤封地的管轄權。而斡兒答分到了今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的大片領地,形成了欽察汗國之內的白帳汗國。白帳汗國雖然說是欽察汗國的附屬國,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汗國。白帳汗國最後一位君主脫脫迷失,在1382年,控制了欽察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欽察汗國大汗,兩汗國合併。20年後,脫脫迷失兵敗被殺,白帳汗國從此化為烏有。

朮赤的幼子昔班在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時,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征服了匈牙利。故拔都將南烏拉爾地區封給他,作為他的封地。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青帳汗國”,它和“白帳汗國”一樣,都是“金帳汗國”的附屬國,奉拔都為宗主。白帳汗國脫脫迷失崛起後,將“青帳汗國”和白帳汗國”合併起來,自稱金帳汗國大汗,從此青帳汗國不復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在15世紀上半期,昔班的後裔阿布爾海爾在西伯利亞和錫爾河之間建立了一個遊牧國家,這就是“烏茲別克斯坦”的起源。

脫脫迷失時代以後,金帳汗國呈現衰敗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爾、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逐漸從金帳汗國中分裂出去。公元1480年,金帳汗國第四十二任君主阿合馬聯合立陶宛進攻莫斯科公國,原因是為了讓其給自己繼續納稅。時值天寒地凍,不僅補給跟不上,立陶宛又未能如期出兵援助,阿合馬無奈從俄羅斯邊境撤退,導致聲望大跌,很快被西伯利亞汗國的伊巴克汗刺殺。從此,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控制力。

十八年後,金帳汗國滅亡。

俄羅斯人幾乎全盤接受了金帳汗國的疆域,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金帳汗國早期奠定的基礎,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很難也沒有“理由”延伸到遙遠的亞洲遠東地區。

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最盛時其疆域東至吐魯番、羅布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爾巴哈台山,南越興都庫什山,包括阿爾泰至河中地區(河中地區特指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大片地區),都城設在阿力麻裡(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裡縣境內東北端)。察合臺汗國是由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建立的。

窩闊臺後死,窩闊臺家族聯合察合臺家族一致反對蒙哥繼承汗位,所以,在蒙哥成為大汗後,就把河中地區交給朮赤的兒子拔都管轄,僅留下察合臺東部地區。察哈臺嫡長子木阿禿幹自幼機靈好學,深受太祖鐵木真喜愛,可惜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戰死沙場。所以,察哈臺去世前,留下遺囑,讓木阿禿幹之子哈剌旭烈繼承汗位。蒙古第三任大汗貴由和窩闊臺之五子也速蒙哥關係密切,廢黜了哈剌旭烈,冊立也速蒙哥為可汗。

蒙哥繼位後,支持哈剌旭烈回察合臺汗國奪取汗位,可惜還沒有抵達府邸,就在途中夭折了。哈剌旭烈之妻兀魯忽乃按照蒙哥汗的旨意,抵達汗國後,殺死也速蒙哥後,統治了察合臺汗國,長達10年之久。

忽必烈繼位後,哈剌旭烈的兒子木八剌沙登上汗位。忽必烈為了將察合臺汗國牢牢把持到自己手中,就又委派了哈剌旭烈的侄子八剌共同掌管察合臺汗國。一山難容二虎,更何況自懷心思的兩個人。八剌後來者居上,又是奉忽必烈之命前來,所以,他在忽必烈暗地的授意下,聯合察合臺汗國貴族,發動了政變,奪取了察合治汗國的汗位。

八剌的兒子都哇繼位後,和窩闊臺汗國的察八兒因為疆域問題發生爭執,這正是元朝統治者願意看到的結果,在這個時候,元朝公開支持都哇,察八兒被迫屈從了都哇。從此,窩闊臺汗國被併入到了察合臺汗國的版圖。

蒙古人向來沒有中原王朝“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宗法制度,所以,都哇死前,宣佈小兒子怯伯為新的繼承人。怯伯繼位不到一年,就讓位於自己的哥哥也先不花。但是,不久他又反悔了,就在親信的支持下,又宣佈復位,並把都城從阿力麻裡遷到了撒馬爾罕。從此,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

1370年,怯伯建立的西察合臺汗國被突厥化的蒙古貴族帖木兒所滅。又過了130多年,朮赤幼子昔班的後裔來到了這裡,趕跑了帖木兒的後人,在西察合臺汗國故地建立了烏茲別克汗國。

就這烏茲別克建國不久,東察哈臺汗國也被葉爾羌汗國所取代。

縱觀整個察合臺汗國,他們統治了河中地區百餘年,建立的是蒙古人,最終還是讓蒙古人滅掉,不僅令人深思。

伊兒汗國

伊爾汗國,又稱伊利汗國或伊兒汗國,由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其疆域大致以波斯為中心,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阿拉伯海,都城設在低廉(今伊朗大不里士)。

在蒙哥繼承王位後,就命自己的五弟旭烈兀發起對了今伊朗、巴格達、敘利亞的西征。就在旭烈兀一路高歌的時候,後方傳來了蒙古大汗蒙哥陣亡的消息,悲痛欲絕的時候又傳來了自己四哥忽必烈和六弟又陷入了爭奪汗位的內戰。旭烈兀決定率主力東歸,助四哥忽必烈一臂之力。

當他率領大軍走到波斯時候,東方傳來了忽必烈勝利的消息,他決定不再東進,就地紮營在這裡建立了伊兒汗國。伊兒就是附屬的意思,表示他將永遠臣服於蒙古大汗忽必烈。

伊兒汗國的第七代大汗合贊繼位後,進行一系列改革,清除積弊,制定稅率,整治驛站,鼓勵農桑,統一貨幣及度量衡,加強法制,提倡文治,是汗國最盛時期。不僅如此,他接受了當地的文明成果,尊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帶將自己的大汗的汗號廢除,而改稱蘇丹(伊斯蘭教中類似總督的官職),從此,落腳此地的蒙古人漸漸被伊斯蘭化。

窩闊臺汗國

窩闊臺汗國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封地,但窩闊臺汗國創建人卻不是窩闊臺,而是其後人海都建立的。疆域在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也迷裡城。

窩闊臺之子貴由死後,大汗之位從窩闊臺家族轉到了拖雷家族。從此,窩闊臺家族與拖雷家族矛盾與日俱增,而拖雷家族的蒙哥和忽必烈也不遺餘力的對窩闊臺家族進行打擊。

海都是窩闊臺之孫,他牢記成吉思汗曾經說過的話:“只要窩闊臺有一個吃奶的後代,都比其他人優先繼承!”因此他不斷反忽必烈。而忽必烈在與之的戰爭中,遭受了一輪又一輪的挫折,最後也不得不承認了海都對中亞的實際統治。

海都死後,他的兒子察八兒與察哈臺汗國的都哇發生了領土糾紛,因此遭到了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的暗算。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七月,元軍海山所部軍隊首先發動攻擊,策動察八兒軍中的蒙哥之子明裡帖木兒叛變,腹背受敵的窩闊臺大軍頃刻瓦解,察八兒后妃、營帳和數十萬部眾均為元軍所獲。察八兒只得向都哇請降。

至此,窩闊臺汗國被併入到了察合臺汗國的版圖,建國58年的窩闊汗國在蒙古汗國中率先謝幕。

後記

就這樣,蒙古人在中國領土之外的四大汗國消失了……


旅行者說文史


蒙古四大汗國就是欽察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他的孫子們時最後定型,以中國的元朝帝國為大汗轄區,另外,還有服從大汗宗主權的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後來的英聯邦有點類似於這種情況。

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對於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包含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

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

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既為歐、亞兩洲文化薈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樞紐。居民民族成分複雜,主要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於帖必力思。境內農業發達,商業和手工業也很繁榮。與元朝關係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後,子阿八哈繼襲汗位(1265—1282),政權進一步鞏固,1270年曾率軍擊退了察合臺汗八刺對呼羅珊的進


澎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他的孫子們時最後定型。因為蒙古實行的是幼子繼承製,所以以中國的元朝帝國為大汗轄區,另外,還有服從大汗宗主權的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

四大汗國在研究蒙古和元代歷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歷史學家和學者都繞不過對由四大汗國所組成的超級帝國的研究。他們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實際上又各自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四大汗國是蒙古統治者逐次在西征勝利中擴張領土的結果。四大汗國的出現,是蒙古族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對於俄羅斯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在其他汗國包括元帝國對於自己的領地的統治都出現問題的時候,金帳汗利用俄羅斯大公們之間的矛盾,統治相對穩定。直到俄羅斯英雄伊凡大帝的出現,使四分五裂的俄羅斯各城邦逐漸統一了起來。而與之相反,金帳汗國卻開始分裂為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西伯利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小汗國,最後被俄羅斯相繼吞併。

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1314年,原本讓位與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臺汗怯伯復位,把國都從阿力麻裡遷至撒馬爾罕,在河中地區提倡農業,實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則堅持遊牧傳統,汗國開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以阿力麻裡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今新疆絕大部分地區在東察合臺汗國統治之下。也先不花為東部汗,怯伯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後,西域蒙古各部各自為政,互相攻殺。1348年,統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權臣布拉吉找到一個18歲的貴族禿黑魯帖木兒,宣佈他是也先不花的兒子,並在阿克蘇擁立為汗。歷史上把禿黑魯帖木兒統治的地區稱為東察合臺汗國。禿黑魯帖術兒是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他用強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萬蒙古人改信伊斯蘭教。1363年,禿黑魯帖木兒死,東察合臺汗國發生內亂,布拉吉之弟卡瑪魯丁奪取了政權,並殘殺禿黑魯帖木兒的子女及眷屬18人。1389 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1418年,黑的兒火者之孫歪思汗,又把國都遷到亦力把裡(今伊寧市),所以東察合臺汗國也稱“別失八里國”和“亦力把裡國” 。東察合臺汗國從1348年建立,歷經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葉爾羌汗國取代,計立國166年。而西察合臺汗國在禿黑魯帖木兒死後不久,便被自己的將軍鐵木爾奪取了政權。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窩闊臺繼帝位後,將封地賜給其子貴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後,以窩闊臺系諸后王屢與作難,將封地分割,分授諸王,以去其勢。窩闊臺子合丹領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滅裡領額爾齊斯河之地,窩闊臺孫脫脫領葉密立,海都領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稱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孫不得立,先後聯合阿里不哥、乃顏、篤哇爭奪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敗走死,汗國勢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兒為察合臺系后王怯伯所敗,封地併入察合臺汗國。

伊爾汗國,又稱伊利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在合贊汗(1295-1304年)在位時,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295年6月19日,他率領將士改宗伊斯蘭教,當年11月3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號素丹。此後,蒙古貴族和伊朗貴族日益合流,伊爾汗國組建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在合贊汗死後不久,伊爾汗國便陷入混亂,1335-1378年的四十多年間,地方總督先後擁立八個伊爾汗,在爭權奪利的混戰中,建立了各自的封建小王朝:賈拉爾朝(1336-1411年),1340年建立,據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蘇爾和迪亞巴克兒;克爾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獨立稱王,據有赫拉特和呼羅珊部分地區;穆札法爾朝(1313-1393年),1353年建立,據有法爾斯、克爾曼和庫爾德斯坦,稱臣於開羅;賽爾別達爾國家(1337-1381年),這是由起義農民於1353年建立的政權,據有呼羅珊北部。1380年以後,在伊兒汗國廢墟上建立的各封建小王朝,先後被鐵木兒帝國滅亡。

14世紀中葉,四大汗國除窩闊臺汗國被自己的兄弟汗國吞併之外,都與後來異軍突起的鐵木爾帝國有過交往,並都吃盡了那個“跛子鐵木爾”的苦頭:西察合臺汗國就是被鐵木爾推翻的;東察合臺汗國有五次被鐵木爾帝國攻打,喪城失地,丟盡顏面;伊爾汗國被鐵木爾帝國滅亡;欽察汗國的脫脫迷失汗與鐵木爾原本是盟友,但後來因為爭奪土地而翻臉,脫脫迷失汗攻進鐵木爾帝國腹地,打敗了鐵木爾的次子烏馬兒·沙黑,但結果被鐵木爾親率大軍一連兩次打得一敗塗地,不但丟失了很多領地,連都城薩萊都被佔領並焚掠一空。

幾大汗國在當時都處於衰落期,而作為宗主國的元帝國也被自己國內的農民起義弄得焦頭爛額,自顧不暇,蒙古帝國被這個自稱成吉思汗子孫的瘸子這麼欺負,也沒什麼辦法。可此時正在處於上升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被鐵木爾帝國弄得灰頭土臉,1402年7月20日,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率軍與鐵木爾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進行了一場決戰。戰鬥從早上六點一直打到夜幕降臨,雙方投入近100萬人參加戰鬥。巴耶塞特帶來的軍隊是從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徵集的,其中艾登、門泰斯、薩魯漢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對鐵木爾十分欽佩,在軍前紛紛倒戈。結果,巴耶塞特蘇丹和他的一個兒子一起被俘。被關在四周有鐵欄的轎中隨軍而行,這就是後來被誇張成“鐵籠”的故事。巴耶塞特一世遭此挫折和屈辱,幾個月後死於阿克謝希爾的牢中。因為此役,使得奧斯曼帝國向西的攻勢退卻,已經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國得到了多生存幾年的機會。

曾經打敗蒙古西征大軍的埃及馬布留克王朝因為拒絕鐵木爾帝國結盟,遭到鐵木爾的打擊,蘇丹法賴吉親自率兵抵抗也無濟於事,整個敘利亞的領土被佔領,名城大馬士革被焚燬。

至於已經四分五裂衰弱不堪的印度德里蘇丹國就更不在話下,被鐵木爾不費力的消滅。

在鐵木爾帝國的建立過程中,當是所有強大的帝國無一能夠迎其鋒芒,三十多年的征服戰爭,建立了一個首都是撒馬爾罕,領土從德里到大馬士革,從鹹海到波斯灣的大帝國。

鐵木爾帝國的建立者“跛子鐵木爾”被人們稱作“毀滅王子”,。從興都庫什山到地中海,從北印度到敘利亞,從天山南北到南俄草原,兵鋒所及,財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壞,工匠被帶走,人民遭屠戮,甚至殘忍地將屍體堆成山,人頭砌成塔。灌溉工程的破壞,使一些農耕地區變成了荒原。甚至是成吉思汗當年的征服戰爭也沒有如他這樣破壞嚴重。然而,他所建立的鐵木爾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卻建設得異常華美,富麗堂皇,聚集著安哥拉毛織匠、大馬士革車匠和弓矢匠、中國陶瓷匠等等當時世界上最為優秀的能工巧匠。並且工商業繁榮,中國的絲綢、陶瓷、珠寶,印度的香料,金帳汗國的毛皮,都在這裡交易,使撒馬爾罕成了重要的國際貿易中轉地。在撒馬爾罕和赫拉特的宮廷裡,聚集著大批學者、詩人、畫家和音樂家。《詩頌集》作者哈菲茲、哲理詩人札米、把中國畫法和波斯繪畫完美結合的畫家畢赫札德,等等,都受到鐵木爾和其子孫的禮遇。鐵木爾帝國時期被譽為“帖木兒文藝復興”、“波斯文學藝術的黃金時代


玉潤萬古


蒙古四大汗國就是欽察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他的孫子們時最後定型,以中國的元朝帝國為大汗轄區,另外,還有服從大汗宗主權的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後來的英聯邦有點類似於這種情況。

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對於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包含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

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

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既為歐、亞兩洲文化薈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樞紐。居民民族成分複雜,主要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於帖必力思。境內農業發達,商業和手工業也很繁榮。與元朝關係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