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馬基雅維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歷史學家、軍事家、劇作家,他的一生,有很多傳奇的著作問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君主論》。《君主論》是他一生政治理想、治國理想的真實寫照。

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君主論》的內容和寫作目的

《君主論》一共有26章,一本很薄的小冊子,可以說是專門為君主撰寫的一本教科書,書中闡述了國家的分類、君主的類型、如何獲得政權、建立軍隊、維持統治、君主應該具有何種道德、能力等為君之道。

其中,前22章論述了君主怎樣得到和維護自己的統治,馬基雅維利強調,國家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後盾,國家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否則很容易為他國取代。援軍、混合軍、僱傭軍都是不可靠的。他們是國家走向災難的一個重要隱患。同時,君主應該具備有獅子的兇殘和狐狸的狡猾,通過殘暴的手段和狡詐的訛詐在激烈的權謀爭鬥中取勝。

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中間3章論述了國家的基礎是本國軍隊,只有擁有強大的可控制的軍事實力才能鞏固國家政權,沒有軍隊,就沒有獨立的說法。這與毛澤東的“槍桿子出政權”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的22章是全書精華之所在,它詳盡地闡明瞭君主的統治之術,主張為了政治、國家利益,在必要的時候應該不擇手段,捨棄某些道德,以達到以最小的犧牲做到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善用暴力來加強統治,以鞏固國家統治。

書本的最後一章《奉勸意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放出來》表達了作者的著書目的,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為君主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治國權謀手段,建立一個由君主領導的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統一君主專制國家,結束意大利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使得意大利能有一個長治久安的局面來促進國家社會的永久發展。

《君主論》的書寫特色

雖說這本書雖是幾百年前馬基雅維利寫給君王的一本教科書性質的讀物,可是由於語言卻是極其簡單易懂,加之調理清晰明瞭,使人閱讀在時,絲毫沒有感覺到由於時空的阻隔而產生閱讀障礙。

觀察書本的目錄就可以知道,每一個章節都是以提問或者論述的方式為題,如《君主有多少種類?用什麼方式來獲得?》《論慷慨與吝嗇》。每一章的寫作方式差不多都是通過提問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然後舉例子論述方法的可行性、最後得出結論。告訴我們君主遇到什麼問題該用什麼方法對付,並且在歷史上這種方法是有據可循的,絕對可靠,不是作者胡編杜撰哄騙他人的。而且方法簡單暴力易操作,使人一看就懂,很容易理解,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君主論》的寫作目的和背景

一本小冊子,囊括了西歐歷史上眾多的君主,舉例豐富典型,生動而又形象具體,體現了作者厚重的史學功底,也可以看出作者為此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研讀史料,方能從中概括性地總結史上君王的成敗之道,正如作者所說,“假如他們讀到這一部書,他們會看到,在這十五年間我一直在研究治國之術,我沒有睡大覺,也沒有玩樂,誰都會樂於使用一個從他人犧牲中獲得大量經驗的人。”

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君主論》是時代的產物,是馬基雅維利在意大利政治動盪、四分五裂、權力更迭迅速的大背景下寫出的大著作。當時的意大利,各個諸侯國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長期處於敵對狀態,教皇既無力量結束這一局面,也無意解決這一局面,加之法國、西班牙、德國的虎視眈眈和長期騷擾,意大利內憂外患極其嚴重。在此情況下,馬基雅維利,認為人性是本惡的觀點,認為人民天生是“忘恩負義、容易變心的,是偽裝者、冒牌貨,是逃避為難,追逐利益的。當你對他們有好處的時候,他們是整個兒屬於你的。正如我在前面談到的,當需要還很遙遠的時候,他們願意為你流血,奉獻自己的財產、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這種需要即將來臨的時候,他們就背叛你了。”面對這樣人性本惡的人民,作為君主,“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地位, 就必須知道怎樣做不良好的事” 。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在政治上只應考慮有效與有害,不需考慮正當與不正當,為了達到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擇任何手段。”君主的政治行為不應該受到道德規範的束縛而應完全以實效為原則,而是更多考慮是否有利於國家和政權的鞏固,必要時可以使用一些世人認為不道德的手段。

《君主論》的歷史貢獻和侷限性

這樣,原本高高在上品德高尚猶如神一般存在的君主,就被拉下了神壇。他們和我們許多普通的人一樣,同樣是卑鄙無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不再是以往君權神授的形象,這體現了當時文藝復興前期,人文主義者對人的發現,他們逐步認識到人的力量,重視人的力量,而不是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寄託在一個虛無縹緲的神靈上,是時代進步的一個表現。也是馬基雅維利對歷史的一大貢獻,不愧為“政治學之父”。否認“君權神授”這一個自古以來的“真理”,衝破神權和宗教的桎梏。他認為“君主行事道德的標準是為政治服務,代表國家而非單純個人 ”。

一本教你怎麼學壞的小冊子,怎就成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

《君主論》民國時期李宗吾的《厚黑學》竟然有驚人的相似,都是在教一個人學壞,不過《厚黑學》更主張在良好道德的偽裝下不擇手段,一個人做壞事卻不為他人知曉,而為他人稱道為好人一個,同時還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不得不說《厚黑學》比《君主論》更勝一籌,所謂過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結果,也許就是《君主論》《厚黑學》的最好闡釋。

但是,君主論是在一個特殊的時代的作品,馬基雅維利排斥道德,崇尚武力與陰謀,只是特殊時代的特殊手段,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我們看問題不能一成不變,道德作為社會秩序的重要橋樑,在道德漸漸滑坡的市場經濟時代,更不應該捨棄,重建道德,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參考文獻

《君主論》 馬基雅維利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北京

《厚黑學》李宗吾 汕頭大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馬基雅維利中的國家管理思想解析》 陳棟,鞏建華 陝西行政學院學報 2010年8月第24卷第3期

《君主之鑑——獻詞隱義的分析》陳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