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

01

當地時間28日,美國伊利諾斯州公共衛生局局長恩戈齊·埃茲克表示,芝加哥一名嬰兒在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死亡。

伊利諾伊州公共衛生部門負責人艾奇克表示,美國之前未出現過嬰兒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這名嬰兒的死因正在調查當中。她呼籲人們,“我們必須盡所有努力防止病毒蔓延,不只為保護自己,也要保護身邊的人。我希望所有人認真對待新冠病毒。如果你還沒有引起重視,也許這件事能讓你警醒。”

美國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0萬,死亡人數超過1700人。其危急程度已經甚於中國疫情高峰時期的情況,美國面臨著疫情不斷惡化的嚴峻挑戰。

川普的那句名言,“也許這就是人生吧”,根本無力化解這糟糕的現狀!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


1520年3月,一個天花病毒攜帶者——弗朗西斯科·德艾圭亞到達墨西哥。

當時,中美洲沒有火車、公共汽車甚至驢子。然而到了12月,天花疫情摧毀了整個中美洲,約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這時,沒了驢子,汽車高鐵飛機比驢子快的多。病毒從世界的這個角落,到那個角落,蔓延的太魔幻!

病毒不分膚色,不分制度,不認國界!

以生命為代價,警醒當局的怠慢和無力,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這一次,可是一個嬰兒的生命,一位小天使為疫情敲響的警鐘,太讓人痛心了。

請多一點對生命的憐憫!

全世界的人都生死與共,不要給病毒可乘之機。

當災難引起的“想象”比災難本身更可怕!

人活著,應時刻保持清醒。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


02

“我慶幸著又度過一個昨天……

我愛這世界……

我有許多心願。

予生,

就是給予新生。”

這是包珍妮在她的詩集《予生》寫的。

包珍妮,2001年出生,週歲後突然無法站立,經醫生診斷患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醫生曾“宣判”她活不過4歲,但她幾次勇闖鬼門關,現在已18歲。

這個只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全身只有右手大拇指能動的姑娘,面對命運的殘酷,卻憑著頑強的生命力創造出《予生》、《故鄉遊》等40多首高品質的詩和歌詞。

予生是她對生命的希望,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她對命運的吶喊!

包珍妮,在命運的殘酷下,還幸能拼盡全身力氣,去吶喊生的渴望!

可是這個被病毒奪走生命的小天使,本應該生活在童話裡!被病毒打擾生病了,本應該是被王子吻醒復活的!這個病毒的惡龍本應該能被美國騎士擊敗的!

然而,真實的世界並沒有童話那麼美好,“也許這就是人生吧”,對他來說太沉重了,也太殘酷了,他的人生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紐約曼哈頓西奈山醫院一名護士近日接受採訪時質問,當地醫護人員為何無法像意大利和中國的醫護人員一樣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她說,“我們的防護設備遠不如他們,但每天不斷接觸病人。除了生命,我們已沒什麼可失去”。

在疾病、失業、失戀、騙局面前……每個人活著都是一場考驗。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


03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過一段名言: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這句話用來描述美國的當下,尤為貼切。

在病毒侵襲的日子裡,有人袖手旁觀,有人隔岸觀火,有人緊張,有人怠慢。他們又智慧又愚蠢,又信仰又懷疑,又希望又失望……在光明又黑暗的戰鬥中經歷著生離死別,見證著悲歡離合。

在日本的寺廟的告示欄中,有這樣一句話:

“除了死亡,一切皆是擦傷。”


你我皆凡人,所能做的,只有接受。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我們只能認真地活,努力地活。

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這長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無比豐盛。

對於千千萬萬普通人而言,世界上確實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很喜歡周星馳《喜劇之王》裡的一段經典對白:

當柳飄飄說,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尹天仇對她說:“天亮後會很美的!


此時此刻,疫情給這片土地暫時蒙上了陰沉的烏雲,但請相信:

這場病毒的侵襲終將被擊退,等熬過了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光,光明和健康,會如期而至。

願陰霾盡去,霽虹如畫;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

文:芒小果的森林,一顆簡單純淨的心,在文字的心靈裡探索,願與你同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