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電視劇《完美關係》早已大結局,其間頻頻上熱搜,其中有一條叫“邦尼媽媽”。

是的,那個曾經不招人待見的“樊勝美媽媽”又一次不負眾望的演活了“邦尼媽媽”。再加上隔壁《安家》裡的房似錦媽媽,不出所料,讓大家把視線再次轉移到了“原生家庭”的話題上。

1

除了對劇情裡的“重男輕女”給予關注外,我們還應聚焦一個點:他們都有兄弟姐妹,他們的分歧、爭吵、矛盾點大多來源於兄弟姐妹。

劇中最膈應人的一句話就是“他是你親弟弟,幫他是應當應分”。


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什麼叫“應當應分”,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哪條法律規定兄弟姐妹也有這種義務?

這種“綁架式的關係”無疑就是流氓行徑。


這讓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2


庚子年初的這場疫情,把人們丟進了情緒的漩渦裡,有膽戰心驚、有死氣沉沉,也有群情鼎沸。在大家瀕臨崩潰的同時,長時間和家人呆在一起,似乎也成全了好多事情:

身為老師的我要提前回津隔離,竟比他走的還早,這是七八年來頭一遭。出發前,他幫我整理行李箱,儘管我一直在囔囔路上拿這麼多不方便,但五花八門的吃的還是被他塞得滿滿;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有一天晚上,體溫突然升到了37.5℃,雖然不太嚴重,但全家人還是緊張了起來,他扔給我從自己屋拿來的一堆藥,還安慰說,不用擔心,吃了藥,一會就能活蹦亂跳;

閒暇時,無病呻吟地寫了幾篇文章,幾經拒絕後,終於迎來了一個平臺的用稿通知,文章發表當日,我把鏈接給他發了過去,本意只是不想閱讀數量太難看,再查看時,他竟然給了打賞;


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放假剛回家時,隨口說了一句“電腦太卡了”,某天下午電腦就被進行了改造,他得意的說,給它按了個內存條,還諷刺的丟一句“現在誰還用這種規格的電腦”。

他,就是僅小我兩歲的親弟弟。

按以往,我倆每年見面的時間加一塊不超過一個禮拜,而2020年這個春節,竟彌補了之前的些許遺憾。

那些點滴小事,那些他為我做的小事,讓人感覺暖暖的,有種久違的感動。

顯而易見,我弟帶給我的是“福氣滿滿”。而有些人卻是愁雲慘淡。


3


同學A,在上大學時,爸媽給她生了個弟弟,現在八九歲了,上小學。

她最忍受不了的就是爸媽把撫養弟弟的太多任務都推給了她。

耳邊天天充斥著“去給你弟輔導功課”、“你弟又打架了,你去處理一下”、“去給你弟開家長會”……

她爸媽甚至把弟弟上學、結婚的大事都交代給了她,理由是她是姐姐,等父母不在了,總得有人幫他操持這些。

雖然她從小到大也沒受到過父母的任何怠慢,雖然兄弟姐妹間相互幫襯無可厚非,雖然她也很喜歡那個半途出現的“小可愛”,但那種理所當然、與生俱來的責任感,那種不由分說“你就得照顧他”的邏輯有時真讓她窒息。


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同學B,已結婚生子,她對象有個小十歲的妹妹,剛上大學,天天為了給妹妹發零花錢的事情吵鬧。

儘管房貸、車貸、養娃的壓力讓夫妻倆喘不過氣來,但每個月還是會定時給妹妹發一兩千的生活費。

同學B只是提了一句“要不等咱們孩子大了,手頭寬裕點,再給發零花錢”,她老公就急了“她是我妹妹,花點錢怎麼了?”好一個理直氣壯。

比強加的責任感更可惡的就是這種“逞強”的責任感。

這種我的妹妹我就得疼愛她的義無反顧,其實有時讓身邊的人很受傷。

不難看出吧,兄弟姐妹間主要的問題一般集中在“大小之分”上,且年齡差距越大,相處越難,越容易麻煩不斷。


4


其實同胞之情如果好好經營,就像“春暖花開,清風徐來”一般,會帶給你至純的美好。畢竟你所擁有的,是獨生子女一輩子求而不得的。

好的同胞情誼來自於你情我願,不強迫。

陌生人之間尚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更何況是從小的朝夕相處、相依為伴,但凡兄弟姐妹有需要,其他人出於本能,必不會袖手旁觀,定會傾囊相助,前提是彆強行施加壓力。

好的同胞情誼不能有他人干預,尤其是不能有父母的強制干預。

沒有絕對的公平,父母的介入只能讓一方曲解為“你有意偏袒另一方”,畢竟每位兒女都希望自己是最被疼愛的那個。

好的同胞情誼需要“君子”般的相處之道,勤溝通、多理解、懂分寸、知進退。

別以為兄弟姐妹間就不需要客套,就可以肆意吐露“真性情”,就可以為所欲為,往往你擁有的最後都被你親自摧毀,一定要做到“不作不鬧不矯情”。

好的同胞情誼是建立在“相互扶持”上的,單方面的付出和單方面的享受都只會把這份感情衝的越來越淡,甚至不及陌生人,甚至成為對立面。有來有往,才能情誼綿長。


兄弟姐妹帶來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提到這,不免又要顯擺一下。

我的第一個平板是我弟用實習工資買的。

他用到現在的電腦是我用獎學金買的。

我研究生期間考駕照,所有費用都是我弟出的。

他發短信說剛工作壓力太大,下了班我就訂了去他城市的火車票。

看吧,和愛情一樣“蕩氣迴腸”的還有親情,而且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


5


感情講求一個定律:付出多少=收穫多少。如果你期待的是三分,ta卻回饋你五分,好好珍惜ta吧.

畢竟在這個社會上,滿足“給予>所求”這個公式的一類人,也許只有親人。

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收穫濃濃的親情。

希望古稀之年的你還能幸運地見到那個ta,並再現兒時的打鬧,哪怕是無理取鬧。

希望“為兄、為弟、為姐、為妹”的你此刻能對那個ta,說一句“有你真好”。

畢竟那種骨子裡的默契是無人超越的。

畢竟ta們是這輩子陪伴你最久的那個人。

畢竟兄弟姐妹帶來的,終究是福>禍。


作者簡介:劍氣簫心,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大學老師一枚。


本文圖片來自Pixabay


往期精彩回顧


下一站幸福沒有告訴你的4個殘酷的真相?


湖北紅十字會有錯嗎?億萬網友說了算!


李文亮醫生,我們尚且苟活於人間,你怎麼就走了呢?


把時間交給海角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